“这怎么能行啊?没有引荐之说,那岂不是什么鱼龙混杂之人都能参加科举了?我大唐朝堂之上,岂不得一片混乱!”
“就是,况且诗文经理,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考核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对的?我等在场之人,难道不都是读四书五经过来的?”
“你这说的什么话?有志不在年高,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是我大唐子民,有真才实学,为什么就不能参加科举,为国效力?”
“我等又没说读四书五经不对,但是,也不能只读四书五经吧?就是读圣贤书,那也得吃喝拉撒吧?至少,科举之中,总得加点儿经算之数吧?”
“武状元这个注意,俺老程第一个支持!你们这帮玩笔杆子的可以科举登天,咱们练武的为啥就不能了?打天下还不得靠我们练武的!”
“就是就是,俺老黑也支持武状元!”
“状元二字,那是文之通达。怎能让一群莽夫侮了状元的名号?”
“老鞭子,你特码再说一次?俺老程抽你你信不?”
...
这天一早。
大明宫之内,一声龙袍加身,周身尽显尊贵的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
而下方朝堂之中,文武百官三两成群的争辩、争吵。
往日的大殿之中,此时就犹如是坊间菜市场一般杂乱不堪。
纵然是此时执掌御史台,平日严格要求己身和他人的老喷子魏征,也是正和长孙无忌这个老阴辩的面红耳赤的。
看着这样的画面,上方的李世民不着痕迹的喝了一口茶。
而下面的人在看到他的动作之后,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争吵。
“诸位爱卿,你们讨论了一番之后,结果如何了啊?”
李世民这话,明显就是在明知故问。
下方这么多人撕逼了一早上了。
都差点儿干起了。
能有锤子的结果。
“陛下,老臣以为,此番列举的条例过多,一时之间无法得出一个合适的结论,眼看科举在即。老臣认为,不如先等这一届的科举过去之后,再行商议!”
“是啊陛下,我大唐学子一年盼到头,就为了这个科举能高中,微臣也以为,此时变动科举之政,恐有所闪失,伤了天下学子的心啊!”
“哼!伤什么伤?这么点儿风浪都经历不过来,那纵然是科举能中又如何?若是这么点儿闪失就受不了了。那必然也是心智不坚之人!将来就算在朝为官,面对这大千诱惑,又如何能安保己心?这种人,要了又有何用?”
“我同意房大人的说法!我等明知道科举存在如此多的弊端,还要让那些学子参加,那就是我们的不负责!对真正的人才的不公!微臣建议,延后科举!”
“陛下,不可啊!”
...
李世民的一句话,下面的人就又隐隐有了撕逼的前兆了。
说到底,问题太多了,谁也拿不出一个能说服所有人的法子来。
而且,其中很多存在的问题,都触及到了那些世家或者豪门的利益。
取消了举荐保送官员的路子之后,他们再想把自己家的人安排到官场之中,就只能通过科举了。
而如今科举豪门举荐的要求被剔除之后。
那些有才,却没有门路的人就不需要再求他们这些豪门士族引路了。
他们自然也就失去了招揽人才的路子。
这长此以往下来,这些士族的势力岂不是得大大缩水了嘛!
而习文的,普遍看不起练武的。
更别说那些经商种地的了。
要是去掉了身份要求这一项,那岂不是无形中就拉底了他们文人的身份了不是?
总的来时,这中间存在的,那是时代的问题。
“你们就没有一个人听懂朕的话吗?朕什么时候问你们行不行了?朕要的是解决的办法?办法知道吗?朕要的是你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给朕制造问题!”
李世民看着下方讨论了一个早上,一个实际点儿的点子都没有想出来的大臣们,脸色逐渐变的难看了起来。
这些人,讨论问题的时候,虽然明面上没说,但是实际上,却都还是围绕着自身的利益在纠缠。
这..就是他的朝臣啊!
“陛下,臣有事启奏!”
在李世民发火的时候,一个身着铁甲,腰间带有佩剑的男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此人,便是大唐的军神:卫国公、李靖!
“嗯!药师又何事,不妨直说。”
李世民在看到李靖站出来的时候,他微微的惊讶了一下。
李靖自从跟了李世民之后,便是四处带兵征战。
大小战役不下数十场,未曾有过一败。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军神,却近乎每个月,李世民都能收到他意图谋反或者唯恐他谋反的谏书!
而知道自己的处境的李靖,在朝堂之上,也是一直充当着透明人的角色。
不管大小适宜,他一概不过问。
今日,李世民没想到,他居然还会主动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武状元校考十分的有必要,文治武功,乃是国之重器!缺一不可!理应存在武考、强我大唐之军!并且,我大唐还可以开创兵院,培养忠君爱国,且有真才实学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