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7章互联网金融
    江飞宇问道:“说说,你想往哪些方面投钱?”

    张哲盛介绍道:“大概有几个方向,第一个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我认为星海金融的业务未来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打算注资不少于10亿美金下去,做大这一块的业务。”

    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直是江飞宇看好的蓝海。

    张哲盛往这方面下注,只能说是继续沿袭江飞宇定下的发展路线走。

    江飞宇问道:“星海金融现在管理的资金盘有多大?”

    张哲盛道:“按照上周的数据,约在34亿人民币左右,全部是自有资金在运营!”

    江飞宇问道:“那个互联网小贷的牌照,申请下来了吗?”

    张哲盛道:“两周前已经批下来了,第一批总共就两家企业获得,一家是我们星海金融,另外一家是阿里旗下的小额贷股份有限公司。那位马老板,一如既往地跟老板您同一步调。”

    严格来说,应该是江飞宇抄袭上辈子老马的经验。 ??.???????????????????.????????

    论怎么“噶”银行的腰子,老马才是这一行的“祖师爷”。

    后世,金融行业有7张含金量很高的牌照。

    即: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

    银行、基金、保险、证券,这四个属于传统金融领域的牌照。

    而后面三个牌照,就属于新时代的产物了。

    目前,星海金融总共拿到了两张金融牌照:

    第一张,是基于支付bao业务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这块牌照,最早是以飞宇科技的名义拿到的,相关行业标准也是飞宇科技帮监管部门订立的。

    后来,江飞宇将支付bao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星海金融,没有一起打包赴纳斯达克上市。

    这块牌照,也顺理成章变更到了星海金融名下。

    第二块牌照,就是刚刚所说的互联网小贷牌照。

    而这第二块牌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博弈。

    实际上,央-妈从2005年开始就批准在5个省试点组建小贷公司。

    不过,这些小贷业务都是基于线下开展业务,拿的也是传统小贷牌照。

    从那之后,老马领导的阿里就开始在金融主管部门那里使力,想将这个小贷牌照变成互联网小贷牌照。

    这期间,阿里经历了3年多的博弈,却一直无法让上面松口。

    后来,直到飞宇集团也因为利益原因加入了阿里的阵营,才让上面答应研究研究。

    一直到2008年,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上面为了复苏经济,终于开始大步向前跨越。

    又经历了近一年漫长的研究、标准制定、征求意见之后,今年5月份终于下发了第一批互联网小贷牌照。

    这也意味着,星海金融可以合法向中小企业、个人进行放贷。

    只要,利率和金额没有超过规定就行。

    所谓放贷,拿牌照即为合法。

    后世,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小贷这两个牌照不说烂大街,有关部门也陆续发放了几百张。

    直到2017年左右,因为大批P2P公司暴雷,监管部门紧急停止了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放发。

    各省也陆续开始了P2P平台、小额贷公司的清退工作,百分之90以上持有互联网小贷的公司倒在了那个时期。

    死了一批之后,互联网小贷牌照又变得值钱起来。

    据说,光这个牌照估值就超过一个小目标。

    至于消费金融牌照,这个据说也是最难拿的金融牌照。

    江飞宇要是没记错的话,第一张消费金融牌照的颁发时间是2017年,仅有1家获批。

    一直到江飞宇重生那会,拿到这个牌照的企业也不超过30家。

    实际上,星海金融现在最主要的业务就是以消费的名义给网购者垫付资金,并收取一定的逾期利息。

    这个,就属于消费金融的范畴。

    严格来说,这一块的业务一直处于法律空白。

    主管部门既没有发放牌照,也没有命令禁止这一块的业务。

    没有禁止,是因为还没看出有什么行业风险。

    毕竟,这一块的业务目前只有星海金融在经营。

    阿里看不上,不是因为他们清高,而是因为他们现在连贷款这块更加赚钱的业务还没玩明白。

    饭,总要一口口吃。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江飞宇一样有先知视觉,能够一步到位。

    既然有关部门没有禁止,江飞宇就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经营咯!

    江飞宇没有往这方面去拱,那是因为他知道消费金融的牌照很难拿。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消费金融的牌照这么难拿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业务权责的厘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