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1章 各有所见
    “只是,有些更深处的东西你还是没看透。”停顿片刻,楚天耀又将儿子亲手倒好的茶一饮而尽,“不过,这也不怪你,你能透过这事作出对孙敬一抓到底的决断就已然不错了。”

    一听到父皇评价自己还有更深处没看透,太子立马摆出一副受教状:“儿臣斗胆,望父皇能为孩儿解惑……”

    楚天耀温和一笑:“你只想到就此宽恕孙敬等逆犯的果,却没曾想到东瀛为何会出面保孙敬等逆犯的因!”

    此言一出,楚佑极瞬间恍然。

    是了,确如父皇所说,自己只想到了就此宽恕,不再追究孙敬等逆犯之后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却一直没想过,东瀛会冒着得罪天朝的风险庇佑孙敬等人的原因!

    “东瀛小国之所以会冒着得罪我大宣天朝的风险庇护孙敬等逆犯,以朕看,所图的无非是那艘由孙敬等人挟制所控的商船。”

    楚天耀面露凶光,语气阴沉道:“东瀛为海上岛国,极其重视海域主权,多年以来大力发展水师作战能力。而那艘由孙敬等逆犯挟制的商船,是当年宣工侯洛重祥以战船标准严制而成的产物,说是独属于我天朝的国之利器也不为过。”

    “试想,东瀛小国见到制作如此精细,可用性如此多变,甚至掌控了就有可能以此扭转国运的庞然巨物,岂会不动贪念?”

    这一通恰如其分的分析顿让太子楚佑极汗流浃背,眼中不时闪过惊诧之色。

    父皇的分析实在太有道理了。

    东瀛岛国敢冒着得罪天朝的风险庇护孙敬等人,定是图谋那艘由孙敬等人航行的巨擘商船无疑!

    除此外,他也实在想不到东瀛会因何缘故庇护孙敬等外逃逆犯的可能了!

    要说东瀛王廷贪图孙敬等外逃宣商的金银财宝才毅然作保,这未免太可笑了!

    冒着得罪天朝上国的风险却只图几名商人手中的蝇头小利,纯是无稽之谈!

    能让东瀛豁出去冒大风险,就足以说明他们有大图谋。

    而孙敬等人手中最让东瀛眼馋的可不是金银财物,而是那艘名为商船,实则有颠覆海战局势之能的庞然巨物。

    “想来,孙敬等逆犯也不傻,许是瞧出东瀛王廷对商船的兴趣,他们或是以哄骗东瀛自己等人有制作商船的技能让东瀛得以重视,故争得东瀛方面的重视。”楚天耀捏起下巴继续分析道:“但不管孙敬等人会不会制船的技能,想来东瀛方面也会因为那艘商船的缘故而选择保下他们。毕竟那艘商船是由孙敬等逆犯驾驭至东瀛境内的,换句话说,现阶段对东瀛而言,最为了解这外来巨物的人就数孙敬等人,他们东瀛在日后想要仿制此船,就还得往孙敬等人口中取经。”

    “综合以上分析,东瀛冒着风险庇护孙敬的行为才显得合情合理。”

    楚佑极听得暗暗心惊,看向父皇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拜之情,仅从一封急报,父皇便能从国与国之间的视角中看待整个局势,从而做出严丝合缝的分析,这份看待时局的高度与见识,实在让楚佑极钦佩不已。

    “儿臣受教了,父皇这一番真知灼见实让儿臣受益匪浅,朝臣都说父皇您是百年难得一出的英明雄主,但依儿臣见,说父皇乃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面对儿子的奉承,楚天耀虽在面上摆手谦虚,但心里却是实打实感到开心的。

    停顿片刻后,楚佑极倏地站起身来,作揖长拜道:“经父皇这一番点拨,儿臣现在更坚持此前的判断了。孙敬等逆犯决不能就此放过,且儿臣以为,还应强势要求东瀛交出那艘驻留其境的海船。”

    “掌控那艘海船,就此扭转国运的可能就在眼前,东瀛岂会因我大宣施压就此放弃?”楚天耀哂然一笑,双眸迸发出凛冽寒光,杀气腾腾道:“倘要让东瀛老实就范,何不再行当年灭缅之策,就此一劳永逸?!”

    闻得此言,楚佑极浑身巨颤,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地嗫嚅道:“父皇……父皇的意思是……要对东瀛发兵?!”

    “是!”楚天耀猛然起身,溢出的天子龙威令人胆寒心惊。

    “正愁无名兴兵,他东瀛上赶着跳脸,这无异于送我大宣天朝出师之名!”楚天耀慢步走到那画满整个大半个亚洲地势的舆图,伸手一指图中东瀛方位,厉声喝道:“区区东瀛小国,竟妄自包庇我天朝外逃逆犯,足以想见此撮尔小国心藏不臣之心久矣!我天朝岂能容乎?!”

    楚佑极一时语塞,他着实被父皇的疯狂给吓住了。

    尽管东瀛在此事中暴露出了一定的野心,同时对天朝也或多或少有些不恭敬,可要说就因为这么件事发起外战,多少有些……莽撞了吧?

    更何况,东瀛岛国与大宣之间的地理距离也是不容忽视的,倘大宣出兵入东瀛之境起战,虽说最后的胜者该是大宣无疑,但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会轻了去,这多少有些得不偿失吧?

    似是看出太子脸上的纠结表情,楚天耀就宛若会读心术般瞬间点破了儿子的心思:“你是觉着朕就此对东瀛兴兵过于莽撞了,对不对?”

    “这……儿臣不敢。”

    “什么敢不敢的,你小子脸上就是这么说的。”

    楚天耀一甩衣袖,脸上隐有愤怒之色。

    以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来看楚天耀这一打算对东瀛发兵的决定,确实过于大胆了。

    可拥有前世记忆的楚天耀心里清楚的很,东瀛要是不除,在百年之后的未来,他迟早会成为天朝的心头大患。

    一想到前世东瀛小国在这片土地上的所作所为,楚天耀便愈发觉着痛心疾首,悲愤难平!

    东瀛这个国家哪怕换了一个时空,他们潜藏在民族基因中的贪婪野心也从未改变过。

    如此外寇不除,楚天耀心神难安!

    “朕知道,一旦朕将发兵东瀛的想法宣之于朝,定会激起不少朝臣的反对……可朕更知道,这东瀛要是不除,迟早有一日会成我天朝心腹之患!”

    说出这句话后,楚天耀闭目沉吟片刻,又继续说道:“况且,现如今孙敬等外逃逆犯,还有那艘海船都在东瀛之手,无论我天朝如何施压,东瀛怕是都不会将孙敬等逃犯,还有那艘海船交回大宣的。”

    “佳兵者不祥的道理朕清楚,可圣人尚言不得已而用之!”

    “为社稷长远计,为子孙后代所虑,这东瀛,不除不行!”

    听完父皇这一番坚定而又不容置疑的宣言,楚佑极颇受动容,当即也下定决心支持父皇的决断,神色坚决道:

    “儿臣谨遵父皇圣断!”

    闻言,楚天耀颇感欣慰,伸出大手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

    深宫内,皇帝与太子父子两聊得火热,而在深宫之外的文渊阁内,一众内阁辅臣的心情却是七上八下的。

    这倒不难理解,一天之内突然接收到两大重磅消息:其一,是天子确立新任次辅人选,其二,便是这封由黑水水师提督王作安上奏的急报;这换做谁怕都有些迷糊和措手不及。

    回到阁内,坐于主位上的首辅杜敏英扫视了眼在场阁臣,斟酌道:“对于王提督上奏的急报,诸位同僚有何看法?”

    “东瀛小邦竟敢私藏我天朝逃犯,此等僭越之举实让人难忍。”最先站出身来答话的人是五军都督府左都,镇国公穆忠武。

    他挥手一撩袖袍,昂首挺胸道:“王作安所奏急报中不也说明,东瀛方面近期会派遣使团来我天朝纳贡,顺带就此事给我天朝交代吗?依我之见,待东瀛使团抵入京师后,我大宣绝不能退让,势必要让他们交出孙敬等叛逃出境的逆犯。”

    穆忠武话音刚落,廖志严便立即进行了反驳:“镇国公此法万万不可!”

    “仅因为几个叛逃出境的逆犯就与来我天朝朝拜的东瀛交恶,老夫认为煞是不妥!”

    廖志严这番话说出口没多久,穆忠武便忍不住皱起眉头想要进行驳斥,可不等他先开口,坐于卫学海右侧位的李晔霖便率先张口为廖志严帮腔了:“廖大人此言有理,李某人也认为就为了区区几个逃犯跟友邦交恶实在不值当。”

    “镇国公认为东瀛方面私藏孙敬等逆犯有损我天朝国威,却也有理;可人家东瀛方面也是晓事懂礼的,不也跟王提督承诺近期将派使团入我京师纳贡赔罪吗?”

    顿了顿,李晔霖站起身来面向一众阁臣,心平静气道:“人东瀛就为了保几个从我大宣外逃的逆犯,就派人前来向我天朝赔礼谢罪,这面子和好处也给足了……再者,容我老李说句不恰当的话,执着于抓几个逃犯回境乘一时威风,可没有受人实打实的好处来得划算啊……”

    李晔霖这话说的有些市侩了点,但在场不少阁臣仔细琢磨一番后,也觉着是这么个理,认为他说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也符合利益考量。

    只是,穆忠武却被他这话给气得不轻,脸瞬间就黑下来了:“李大人这话说得轻巧,您以为这是在街坊菜市里做买卖呢?事关外交国政,岂能如此儿戏?”

    眼看穆忠武就要跟李晔霖廖志严二人吵起嘴来,一直没说话的刘广义却突地站出来给打圆场:

    “哎呀,穆公爷与二位大人莫急,互相间政见不同那是常有的事,您三位可不能因此伤了彼此情分啊!”

    顿了顿,他又抬头看向坐于杜敏英侧位的新任次辅李明义,音声怪调道:“照我看,这事该让李公与靖国公出出主意,说说看法才是正解,人李公是正儿八经的兵部尚书,靖国公又是理藩院尚书,主揽外交事宜,这事,问他二位才算对口呀!”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顺着他的话头望向了李明义与卫学海二人。

    见此,卫学海心中冷笑,他明白刘广义这会儿把话头引到自己与李明义身上绝对没安好心,指不定就等着自己与李明义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政见,好从中寻找漏洞做文章呢。

    可尽管明白刘广义那险恶的用意,卫学海也不得不在这时候开口呈述个人的见解,因为这件事的性质,确如刘广义所言,属于外交事宜,在他这个理藩院尚书的职责之类。

    干咳两声后,卫学海堆起笑脸,不紧不慢的说道:“照卫某人看,这事一时半会儿也确实难拿主意,方才镇国公与廖、李二位大人的不同见解,我看都有理。但我天朝到底该向东瀛回以何种态度,卫某以为,还是得等到东瀛使团抵达宣京后才好下决定。”

    刘广义瞬间不乐意了,阴阳道:“靖国公,您这话不跟没说一样吗?皇上特让傅公公将王提督上奏急报传下内阁,命我等三日之内商定出个合适章程来,您却说要使拖字诀,呵呵……恕我直言,这话也过于取巧了些吧?”

    “老夫倒以为靖国公此言有理。”满面红润的李明义终于开口了,他伸出左手轻拍衣袍右肩沾染上的灰尘,云淡风轻道:“与外邦外交,倘不能亲自得见对方态度时,本国不宜轻易展露态度,俗话说得好,外交就好比下棋,对方态度晦暗不明前,提前展露倾向无异于在棋桌上自曝底牌,丧失主动权……靖国公主管外交事宜多年,必是深谙此道者,故老夫以为,他方才所言格外有理。”

    李明义这番话说出口后没多久,瞬间得到了不少阁臣的支持。

    这其中有部分是确实被他这番理论说动的,也有不少人是因为他李明义刚晋升为次辅,而碍于人情表示支持的。

    眼看几方人因各自不同的意见而争执不下,坐于主位上的杜敏英不得不开口维持秩序了,“诸位就此事都有不同政见,照老夫看再正常不过了,今儿个时辰也不早了,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商定出一个诸位都认同的章程来也不现实,皇上不都说了嘛,让咱们内阁在三日内拿出个章程来,这不还有两天时间嘛?”

    “所以说,用不着急……今儿个就暂议至此,诸位同僚且先回府好生歇息后,明日再论,如何?”

    身为首辅的杜敏英都发话了,一众阁臣焉能有不从之理?当下便各自起身散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