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的成套性也从属于工艺性。
例如按棉纺工艺流程配置成套机器,机种排列先后次序、机台数量之间的固定关系都由工艺要求决定。
又如一定工作幅度的织机织出的产品,需要配置相应工作幅度的验布、量布以及染整设备,也属于成套性。
因此,纺织机械的成套性不仅存在于一个工厂中,也存在于厂与厂之间。
现代纺织机械的一个主要发展特征是不断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从而获得高产量,以减少设备的配台数,缩减厂房面积,节省投资和劳动力,以较少的资金取得较大的效果。
提高纺织机械运转速度的主要措施是更合理地设计零部件结构,采用优良性能材料和提高加工精度。
纺织机械的高效率是在高速度的基础上加上相应的其他措施实现的。
如排气棉箱和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清棉与梳棉的联合,从而取消成卷工序和清棉成卷装置,节省大量搬运工作,提高了效率。
精梳毛纺由于采用自调匀整装置使前纺工艺道数由40年代的7~10道缩减为4~7道,减少了机器配台,节省了厂房面积,节约了投资和劳动力,降低了成本。
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逐步取代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减少操作工人,是提高纺织机械工作效率的又一措施。
现代的细纱机配有自动落纱插管生头装置,代替了繁重的人工落纱操作。
自动接头装置代替了人工巡回接头。
纺织机械原来就是模拟人的动作不断完善起来的,现已成为带有艺术性和精巧性的高度自动化的机械。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而产生的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机和电子计算机,开始渗透到单台和成套的纺织机械中来。
高速自动络筒机配有电子清纱器,能自动检出纱疵和粗细节,自动切除并自动打结,还可以与微处理机接口作纱疵、粗细节的分类统计。
配有微处理机的验布机能用显示屏将有关疵点类别的统计数、疵点位置、每卷布的长度和重量以统计表格形式显示出来,并能在一批布验完后输出本批布的总卷数、分类的疵点数和坏布扣除量的报告,还能打印出结果或记录在磁带上供日后检查之用。
现代纺织机械在设计上充分注意减少维护保养和延长使用寿命。在选用材料和制订热处理工艺方面经过周密考虑,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长、动作可靠。
有的采用部件装配时一次加足润滑剂,在若干年内无须加油。
有的采用检测装置预防事故。
有的采用特殊加工使零件具有镜面光洁度,等等。
每台机器同一零件的重复系数大是纺织机械的另一特点。
以细纱机为例,每台有400锭,同时纺制400根纱线,就需要相同的钢领、锭子等各400只。
至于针织机用针数量就更为庞大。
6.6米工作幅度的高速经编机每台需要7280枚槽形织针。
生产这些零件的机械厂需要根据零件批量大小设计相应的工具、夹具、模具直至专用的多工位自动机床或专用流水线,以保证这些零件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
纺织机械零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种类上,因为加工对象不同,需要按棉、麻、毛、丝、化纤等不同原料设计制造不同种类的零件。
例如毛纺细纱锭子就要有比棉纺锭子更大的尺寸,但结构相似。
再如,因织物门幅多样就必须有结构原理完全相同而工作幅度不同的机种。
如果听任上述零件和机台参数任意发展,就会给纺织机械厂产品设计效率、生产管理和生产成本等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会使纺织厂设备管理、易损零件储备、维修和替换增加工作量,甚至造成工厂管理的紊乱。
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在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原则下以尽量简化的、数值间距分布恰当的主要技术参数作为一组不同容量的机器的设计依据。
如细纱机按锭距、织机和印染机按工作幅度、针织机按针筒直径,各自形成系列化设计。
在按系列化设计的一组机器中有一部分与机器系列参数无关的零件或部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本系列的各机,如细纱机车头部分、升降部分的零部件等。
另外,某些零部件在不同的机种上发挥同样的机能,如印染机的导布辊、轧辊等。
这些零部件称作通用件
或通用装置,在印染机中还进一步发展成通用单元机。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除尽量采用通用件、通用装置、通用单元机之外,人们还有意识地将结构布局作适当修正,尽可能多地贯彻通用化原则。
纺织机械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已开始跨出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而走向国际化,如牵伸机构零部件和织针、针布等,在许多国家都已采用相同的参数。
纺织机械节约能源重点在染整设备上,因为这方面的潜力很大。
例如在台时产量为1000公斤的平洗机上,利用排出温度为98c的废水加热本身所需要的新鲜进水,仅按单班计算年可节约数万元。
采用喷射染色机,可以使染浴比从普通染色机的1:20~1:30降低到 1:5~1:15,染色时间可以缩短50%。
虽然机器中喷射染液需用大容量的泵而增加电耗,但总的能源还是节约的。
转移印花在70年代已应用于生产实际,它的特点是低散发、节能、少污染。采用溶剂上浆可以减少水量和能耗。
这些都是纺织机械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用处不大,必须知道。因此,张彬知道这是自己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的。
其实,他十分明白纺机行业作为一个成熟的骨干行业,它已经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自己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怎么干。
因此,他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后,也就渐渐地觉得这个行业不早陌生,但是至于自己要干什么,还是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