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襄县。
襄县是个小城,位置处在幽州外围。
此时,幽州主城已然被突厥大军攻破。
城楼之上站着一个穿官袍的中年男子,正俯瞰城外,忽然一个士卒气喘吁吁地跑来,神色惶恐地禀报道。
“县令大人,突厥,突厥派了五万人来攻城了!”
于县令面色一肃,登时心中也开始焦灼万分。
但在属下面前,这些都不能表现出来。
他是这个县城的主心骨,若是他慌了,那县城军民都会慌张起来!
随即,于县令沉声道:
“速速去请胡校尉来!”
片刻后。
披甲执锐的胡校尉赶到了城楼之上。
他对着于县令拱手一礼,道:
“县令大人,找我何事?”
于县令的脸色很难看。
“如今守城的军卒加起来,有多少人?”
胡校尉思索片刻,道:
“不到四千人。原本有一万人,尽数派遣去支援主城了,只留下了三千余人守卫县城。”
于县令脸色阴沉地能滴出水来。
“突厥,派了五万大军攻城。”
胡校尉瞬间僵住!
五万人,是什么概念?
比他们的军队人数,多出十几倍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胡校尉喃喃自语,有些慌乱了。
于县令是个读书人,但也是个关中汉子,完美地继承了老秦人男女老少都能提刀作战的优良传统。
他沉声道:
“派所有士卒,死守城门与城墙!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城内,必须死战到底!”
胡校尉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这三千余人守城能守的了多久,他们心照不宣。
总之,守城是绝不可能守住的,只看能坚持多久罢了!
“幽州主城,只一日便破了。”
“咱们襄县,又能坚持多久呢......”
县令的官袍在北风中猎猎作响,他的叹息与低语在风中消逝。
......
“报!三千多名士卒在各处城墙浴血奋战,如今已几乎全部折损!”
一名士卒捂着自己手臂上的刀伤,奔跑着进了城楼瞭望台。
县令独自一人端坐在上面。
“罢了,罢了......”
于县令叹了口气,回身拿起了自己的那把长刀。
“让还有能力活动的将士传令城中百姓,不论男女老少,全数随我上城墙,守卫襄县!”
他走到城墙上,对着底下的百姓们高声喊道:
“你们也应当知道了,幽州城破后,突厥人如今正在那里烧杀劫掠,屠城取乐!”
“他们若进城,我们襄县的下场,便是下一个幽州主城!”
“我与你们一样,妻儿老小都在城内!”
“所以我也拿起了刀,只为守护我们的亲人!你们,可敢上城墙来,与我并肩作战?!”
事实上,城中的青壮男子早就参军,抵抗突厥铁骑了。如今在城内的,几乎全是些老弱妇孺!
可是幽州此处,常年被蛮夷侵扰,老老少少都曾拿起过刀。
“愿随县令,杀突厥!”
“愿随县令,杀突厥!”
“杀突厥!!!”
短暂的沉默后,所有百姓都从自己的屋子里走了出来,响应的声音一个接一个,逐渐连成了人潮。
他们有的拿起了自家的菜刀,有的握住了锄头,更多的,则是捡起了战死军卒们手里的长枪与军刀。
汉人,宁愿战死,也不投降蛮夷!
......
突厥的五万大军,眼见这襄县的城墙上被砍死的军士越来越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老弱妇孺。
顿时士气大涨!
“哈哈哈,唐军被杀光了,女人都敢拿刀了!”
“还有些黄毛小儿呢,哈哈哈哈哈!”
“他们以为自己是我突厥的勇士吗,人还没我的马高便敢上阵了!”
突厥人们看着这群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放肆地嘲笑着。
见状,城墙上的老老少少们将手里的武器握的更紧了些。
他们在走出家门的那时候起,便已经心存死志,要与这群突厥人不死不休了!
“与襄县共存亡!”
一个少女举起手里的刀,费劲地将爬城楼的突厥人戳了下去,高声喊着。
顿时,声浪如潮!
五万突厥大军纷纷狞笑着,举起屠刀,正要对着面前的老弱们挥舞。
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今天晚上要如何庆功了!
正此时!
惊呼声从襄县百姓与一些突厥士兵的口中,一起传出。
一面写着“李懿”二字的帅旗,猝不及防地,在突厥大军侧翼升起。
李懿?
哪个李懿?
“有救了!李将军回来了!!”
“襄县有救了!!!”
看清楚这面旗帜上的字后,城墙上的老弱们将这个好消息口口相传,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