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6章 可以不做名臣,但绝不做小人!
    朱标的帝宫的夜,依旧宁静,但他心中却已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朱标走出东宫,融入紫禁城沉沉的夜色中。

    月光如霜,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清冷的光辉。

    宫墙高耸,阴影幢幢,风吹过檐角,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他一路行至乾清宫,守门的侍卫躬身行礼,无声地为他推开朱漆大门。

    殿内灯火通明,与外面的夜色形成鲜明对比。

    朱元璋依旧坐在龙椅上,手中的奏折已经换了一份,但眉宇间的忧虑却丝毫未减。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恭恭敬敬地行礼。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落在朱标身上,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标儿,这么晚了,有何要事?”

    朱标抬起头,目光坚定:“儿臣听闻十二弟平叛有功,心中甚慰。儿臣愿尽绵薄之力,协助父皇和十二弟,共保大明江山。”

    朱元璋的他看着朱标,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标儿,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只是……”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朱标。

    朱标接过奏折,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奏折上记载的,正是关于他身体状况的详细报告。

    朱标看完奏折,沉默良久,才抬起头,看向朱元璋,但儿臣相信,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

    ”

    朱元璋看着朱标坚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父皇,”朱标突然开口,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儿臣有一事相求。”

    “何事?”朱元璋问道。

    朱标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儿臣想见十二弟。”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准了。”

    乾清宫外,夜色更深,月光将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宫墙之上,目光如炬,注视着乾清宫的方向。

    “有趣,越来越有趣了……”黑影低语一声,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身形一闪,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几片飘落的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奏折上记录的,是太子朱标近期的身体状况。

    虽然朱标努力掩饰,但朱元璋的敏锐直觉告诉他,儿子的身体每况愈下。

    这让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朱元璋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摩挲着奏折,仿佛想要从中找出一丝希望。

    烛光在奏折上跳跃,映出一行行令人忧心的字句,朱标风寒入体,久治不愈,病情每况愈下。

    朱元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想起朱标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那一幕幕往事如电影般在他眼前闪过。

    朱标不仅继承了他的智慧和才华,更有着一颗忠诚坚定的心。

    然而,现在这份奏折却像是无形的枷锁,将他的心紧紧束缚。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烛火摇曳,乾清宫内的氛围愈发显得孤寂。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投向窗外。

    月光如水,洒在殿外的青石地板上,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而寂寥。

    他的思绪不禁飘远,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无奈。

    “标儿,你究竟还能撑多久?”朱元璋轻声自语,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缓缓站起身,步伐沉重地走到窗前,目光透过窗棂,眺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紫禁城。

    夜色深沉,仿佛无尽的黑暗,而他手中的奏折,却如一道刺骨的寒风,穿透了他的心。

    朱元璋颤抖的手指缓缓拂过奏折上“风寒入体,久治不愈”八个字,如同抚摸一把冰冷的刀刃。

    每个字都像一道惊雷,在他心头炸响,震得他五脏六腑都隐隐作痛。

    他仿佛看到病榻上形容枯槁的朱标,听到他虚弱的咳嗽声,感受到他日渐冰冷的手。

    焦虑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猛地想起朱柏曾预言朱标会早逝。

    彼时,他只当是无稽之谈,甚至怒斥朱柏妖言惑众。

    如今再看,那预言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闪着寒光,让他不寒而栗。

    朱柏,这个自称来自未来的皇子,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他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

    惶恐不安如附骨之疽,啃噬着他的理智。

    他用力闭上双眼,试图将那可怕的预言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然而,越是抗拒,那预言就越是清晰,如同梦魇般挥之不去。

    他仿佛看到朱标的生命之火,如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随时都可能熄灭。

    “难道,朕真的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吗?”他痛苦地低吟,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布满血丝,如同困兽般在殿内来回踱步。

    他的呼吸急促,心跳如鼓,仿佛下一刻就会窒息而亡。

    “皇上,”王公公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轻得如同蚊蝇,“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朱元璋却如同未闻,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棂,任凭冷风吹拂着他的面庞。

    夜空中,繁星点点,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仿佛看到死神,正一步步逼近他的爱子,而他却无能为力。

    突然,他想起朱柏。

    这个神秘的皇子,或许有办法救朱标。

    他猛地转身,

    “传朕旨意,宣十二皇子进宫!”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之后,朱柏匆匆赶到。

    他看着朱元璋焦躁不安的神情,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父皇,深夜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朱元璋紧紧盯着朱柏,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你……你曾经说过,标儿……”他顿了顿,声音颤抖得几乎无法成句,“……会早逝。如今,他……他病重,你……你可有办法救他?”

    朱柏看着朱元璋充满期盼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他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朱柏喉头滚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他知道,这个问题他无法正面回答。

    他不能告诉朱元璋自己是穿越而来,更不能说出朱标早逝的真正原因。

    那不仅会暴露他的身份,还会彻底颠覆朱元璋的世界观,甚至可能将他视为妖孽。

    “父皇,”朱柏低着头,声音低沉而沙哑,“儿臣……儿臣也无能为力。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天机不可泄露?”朱元璋重复着这句话,语气中充满了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他紧紧盯着朱柏,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朱柏始终低着头,让他看不清他的表情。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更增添了幾分压抑的气氛。

    朱元璋在殿内来回踱步,焦虑不安的情绪在他身上蔓延。

    他时而抬头望向朱柏,时而停下脚步,双手紧紧握拳,似乎在努力克制着什么。

    朱柏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心中明白,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已经加深。

    这让他感到无奈和不安。

    他原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大明的命运,却没想到会引起如此的猜忌。

    “柏儿,”朱元璋突然停下了脚步,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你……你真的什么都不能说吗?”

    朱柏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朱元璋对视。

    “父皇,儿臣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有些事情,说出来只会徒增烦恼。儿臣只能说,未来之事,变幻莫测,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朱元璋没有再追问,只是深深地看了朱柏一眼,转身走向龙椅,缓缓坐下。

    他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眼睛,“传旨,明日早朝……”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龙袍下摆在青砖地面上划出一道凛冽的弧线。

    他没有再看朱柏,而是大步流星地走到窗边,一把推开雕花木窗。

    冷风裹挟着夜的寒意灌入殿内,吹动他花白的胡须,如同翻涌的波涛。

    窗外,夜色深沉,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笼罩着大地。

    点点星光点缀其间,却无法驱散这浓重的夜色,反而更显寂寥。

    朱元璋凝视着这片夜空,思绪万千。

    他想起自己从一介布衣到如今的九五至尊,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

    而如今,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然而,朱柏的话却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未来之事,变幻莫测。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心中炸响,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

    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

    但他明白,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蓝玉……”朱元璋喃喃自语,

    夜色如墨,笼罩着整个皇宫,唯有几盏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勉强驱散着周遭的黑暗。

    东宫,太子朱标正襟危坐,手中捧着一本古籍,眉头却微微皱起。

    “太子殿下,”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静谧,蓝玉高大的身影从阴影中走出,他身上的盔甲在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更衬得他面色凝重,“有些话,末将不得不说。”

    朱标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眼看向蓝玉,示意他继续。

    蓝玉往前走了一步,压低了声音,如虎啸般低沉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如今陛下对蜀王殿下过于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淮西将士私下里都在议论,担心蜀王殿下年轻气盛,做出什么……不合常理的事情。”他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不安,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担忧。

    朱标听着,目光微沉,他知道蓝玉所说的“不合常理”,指的必然是朱柏那些超越时代的改革举措。

    “殿下您想想,蜀王殿下平日里对您虽恭敬有加,可您细品便知,他心中并无太多的敬畏。”蓝玉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对朱标的隐忧,“何况,蜀王殿下似乎对未来有着惊人的预见,他所言之事,件件都与常理相悖。这让末将不得不担心,他日后是否会为了……江山社稷,做出一些有悖人伦的事情。”蓝玉的声音越来越低,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朱标闻言,脸色更加凝重,他深吸一口气,微微眯起眼睛,似要看穿蓝玉心中的真实想法。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他开口问道,“蓝将军,你此番话是何意?”

    蓝玉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标,眼神里满是担忧和劝谏,“末将的意思是……太子殿下,您需要早做打算。”

    朱标听后,脸色骤然一沉,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缓慢,“蓝将军,孤知道你忠心耿耿,为大明社稷尽心尽力。但父皇与皇弟之间……他们的情谊,并非你所想那般。”

    蓝玉闻言,神色一急,他向前一步,急切地想要辩解,“太子殿下,末将……”

    他的话还未说完,朱标却抬手制止了他,目光深邃而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之色。

    他缓缓说道, “蓝将军,你先下去吧。”

    蓝玉看着朱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末将告退。”他退后几步,转身离开了书房。

    待蓝玉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朱标原本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凝望着夜空,目光却如同深潭一般,波澜不惊,“父皇……”他喃喃自语,声音低不可闻。

    就在这时,他看见远处的宫殿,突然亮起一盏灯,像一只突然睁开的眼睛,直直的盯着他,朱标的瞳孔猛然一缩。

    朱标猛地转身,目光如炬,直视着蓝玉离去的方向,语气低沉而坚定,“蓝将军,孤知道你一片忠心,但有些事情,并非你所想那般简单。”

    蓝玉闻言,脚步一顿,他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仿佛在极力压制着内心的波澜。

    他猛地回头,虎目圆睁,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急,“殿下!蜀王他……”

    “够了!”朱标厉声打断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孤相信父皇,也相信皇弟。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