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七月。
朱棣攻下北平九门,诸多旧部纷纷来投,势力不断壮大。
随后他昭告天下。
以清君侧、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举世皆惊!
……
南京。
皇宫中。
“怎么会……”
一身龙袍的朱允炆看着手中的急报,瞳孔一缩。
他怎么也没想到。
他的那个四叔,这几年表面上对外朝廷虚以为蛇。
可实际上却包藏祸心。
早就秘密训练甲士,打造兵器铠甲。
以前的旧部,也都纷纷投诚。
这才造成现在这个局面。
心腹大患!
“四叔这是要造反呐……”
他眼底闪过寒芒。
不论是谁,若想要夺取他的皇位,都不可以。
他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皇上,不必忧心。”
旁边,一个念过半百的老头走了出来。
体型略胖,有些发福,眼睛很小,看起来有些微缩。
他是黄子澄,太常寺卿。
曾伴读东宫,如今朱允炆上位,他自然也是有了话语权。
削藩一事,便是他的建议。
见朱允炆看过来,他一脸镇定自若的微笑,道:
“燕王虽勇,但若想发动战争,需具备三个条件。”
“哪三个条件?黄爱卿快讲。”朱允炆神色一动,问道。
“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黄子澄顿了顿接着道:“现今七月,粮食还没到收割时候,他北平即便是有存粮,但也绝对不多,他拿什么养活军队?”
“还有,北平府周边的怀来卫、延庆卫、遵化,皆有大量军力镇守,这三个地方,互为掎角之势,一旦朱棣来犯,便可攻守同盟,基本无忧。”
“再者,从大局上来看,皇上削藩的圣旨一下,各地的王爷,都心存不满,我想燕王应该是打着这些王爷的主意,否则以他那点兵力,对朝廷来说根本不痛不痒,弹指间便可灭掉。”
“臣可以断定,没有任何王爷会帮助朱棣,最多也就是暗中给点钱财,但可以忽略不计。”
朱允炆微微皱眉:“爱卿何以见得朕的那些叔叔们不会联合四叔一起造反?”
黄子澄神秘一笑,道:“因为他们马上就会接到皇上的封赏。”
朱允炆一脸不解:“你要朕给他们赏赐?这是为何?朕可是刚下了削藩的命令。”
黄子澄道:“当然要封赏,而且还要告诉所有人,皇上给了他们封赏,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知道有多少王爷真正归心朝廷,他们只会按兵不动,隔岸观火。”
朱允炆道:“给什么赏赐?他们已经是王爷了,还有什么赏赐能打动他们的心?”
黄子澄道:“自然有,那就是皇上您的信任,不是要削藩吗?那就把从他们手中夺走的再赏赐给他们,当然,必须要让他们发兵代朝廷剿灭燕王。”
朱允炆冷笑一声道:“他们怎么可能会发兵?就他们那点兵力,都当成宝贝似的,这绝不可能。”
黄子澄道:“皇上莫急,听臣把话说完,臣料定,那些王爷都会接旨,但都不会发兵,会有各种理由拖延,但这就够了,朝廷想要的就是他们按兵不动。”
朱允炆露出笑容:“爱卿所言甚是,以朝廷的实力,若是没有外力干扰,剿灭四叔那点兵力,简直轻而易举,打败了四叔,朕有大把的时间和那些叔叔们慢慢玩。”
黄子澄笑道:“是的,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燕王半点也没沾边,他必败无疑!”
“爱卿一席话,真是让朕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啊!”
朱允炆夸赞道。
黄子澄抱拳鞠了一躬:“陛下臧缪了,臣只是旁观者清,等皇上冷静下来之后,也能想到,倒是臣急躁了些。”
“哈哈,爱卿所言甚是!”
朱允炆大笑一声,但又瞬间收敛,大喝道:
“来人,拟旨!”
“是!皇上!”
旁边有老太监来到书案前。
“告诉所有藩王,就说朕给他们一个机会,谁在这次剿灭燕王的战斗中有足够的贡献,就可以不在削藩的范围内。”
“记住,每个州都发一道,也要隐晦的将朕的决定透露给他们。”
“是!皇上!”老太监应声,提笔就写。
但又突然抬头:“皇上,琼州也发吗?”
“琼州?那荒凉的地方,朕记得好像是朱允熥的封地,怎么了?”朱允炆有些疑惑。
“皇上,唯独派去琼州的信使至今未归,奴才还以为您看到了奏折。”老太监解释到。
“至今未归?”
朱允炆微微皱眉。
“皇上,臣以为,琼州是出了名的贫瘠,而吴王朱允熥,也太过年轻,臣断定,他不可能造反。”
然而黄子澄却无比肯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