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授武冉闵
军功分土制。
说起来简单,就是按兵甲功劳大小分配土地以用农耕。
早期这般行事,无疑能调动生民从军的积极性。
其效果,恐怕比历史上冉闵的H令还要好用。
只此一来,恐怕每家每户,除妇孺老弱尽数从军。
而土地在军籍家属手中,自可抽调重税供养大军。
同时,一旦冀州土地尽数分配完毕,为了更多的利益,他们自然会主动想着向周边扩张。
重利之下,士气根本不需调动,为了后世子孙活的更好,他们也会用命征伐。
难就难在这个度的把控上。
如今北地汉民势弱,有些矛盾自然被压了下去。
但真的有一天,当曹魏在北方彻底站稳之后。
巨大的利益面前,自然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届时什么贪没部下军功、杀良冒功的现象必定是屡禁不止。
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间最大的门阀恰恰就是战功赫赫的实权派将军们。
皇权会极速缩水,比起汉末时的党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非盖世明主不足以权衡各方。
如果曹承玩不转这样一个烂摊子,下场不会比灵帝刘宏好太多。
当然,张武既然看得到,曹操自然不可能看不到,不然他也不可能后世口中“雄才大略”的君主了。
“制约之法倒也简单,可设逐级分赏制。为人主者,只赏王侯大将,其下不论。如此一来,将军为取利,必维护皇室正统,成相互制约之势。为保其下土地不至于大规模流失,必不敢大肆扩军。待天下安定,战事将歇,则效孝武帝行推恩令。如此天下历时百余年,当可彻底安定。”
曹操所提逐级分赏制度其实是一种非常畸形的封赏制度。
较之两周之分封制都有不如。
也就是说只要你开始是我的部下,除非我自己作死玩崩了,或者兵败身死。你这辈子就只能是我的部下。
一日为副将,日日为副将。
等于是无形之中豢养出来无数小诸侯。
但恰恰五胡十六国,天下之人重实利而轻虚名才可推行下去。
换到别的时间段,人家理你的功夫都没有,有识之士更不会真心投效。
“多谢岳父提点,小子心中疑惑尽解,告辞。”
张武不再逗留,下车上马,一溜烟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上。
荆北之战用时简短,取地甚广。
可对于曹承、冉闵来说。当初的邺城血腥之夜已然过去整整一年。
石氏勋贵斩杀殆尽,冀州羯人惨遭清洗后,曹魏堪堪在冀州立住脚。
可事情好像并未按照二人当初设想般的方向发展。
天下汉民确实仰慕曹魏之名者良多。
可要他们举家拖口投奔冀州而去?
在形势真正明朗之前,没有人敢去这般豪赌。
要知道如今的魏王曹承,年仅十八,没有谁真的相信他能带领汉民走出困境。
流光一闪。
张武再度出现在这片黑暗的天空下,时间恰好又是深夜。
只是此时云霄阁与他初来乍到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阁内灯火通明,香火鼎盛。
阁中所供勋贵雕像,尽皆修缮加高。
往来人群不歇,诚心祭拜。
难怪信仰积分莫名涨了些。
奇怪的是,这些人不约而同的没有注意到阁中凭空多出一人一马。
张武一问系统才知道,原来是越过信仰之桥的一瞬间,他的存在感会被无限削弱,不至于被人看出门道。
出了云霄阁,张武一眼就在长长的石阶上看到了独自饮酒的冉闵。
当即迎了上去。
冉闵听见脚步望了过去,腾得睁大了眼睛。
历时一年后再见张武,心有千言万语,终究化为一句:“徒儿拜见师父。”
张武下马,抢过酒壶灌了两口:“小子,你怎么独自在此饮酒。”
“师父许诺授武之后,每逢无战之时,我便于此等候。”
“行了,别师父师父的喊了,听着别扭。你要么唤我封号,要么学着旁人唤我张蛮子也成。”
张蛮子?
原来旁人都是这么称呼他的吗?《魏书》中倒是从未提及,这浑号倒也贴切。
不过冉闵可不敢这么叫,恭恭敬敬的唤了声晋王。
“怎么,看你小子兴致不高的样子,出了何事?”
冉闵目光闪烁,不敢去看张武的眼睛。
“年前一战,某统军三万攻伐北燕,然不敌慕容恪,致使大败而归,还折了大将五人”
北燕?前燕?慕容恪?
那不是冉闵的一生之敌吗?
这倒是有意思起来了。
这可关乎到智将、勇将之争。
毫无疑问,冉闵是当之无愧的勇将,武艺精湛,统帅也相当不错。
至于慕容恪,张武暂时没见过,不知其究竟。不过后世记叙中并未描写其勇武,九成九是与周瑜一个类型的智将。
历史上,冉闵也是败于其手,兵败后被俘,最终身死。
没想到历史虽然变了,这场对决提前了这么多年,冉闵还是败了。
“敢问晋王,将在勇,或在谋?我苦思十日,难以分断。”
一场大败,令冉闵心灰意冷的同时,竟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才能。
张武不禁大笑道:“将者,只在胜败,所谓智勇,不过是胜战的手段罢了。高傲自负不可取,至于怀疑自己大可不必。你若够勇,万军从中可取上将首级自是最简单的胜法,便是做不到,可辅些计谋放大勇武所带来的影响力。所谓阵战,说白了不过是扬长避短罢了。如今我在此地逗留二十日,只教你些武艺精要,行军布阵之法,至于如何打败慕容恪,还要你自行摸索。”
说着,取出一封书简递给冉闵:“至于这东西,便由你转交曹承吧。时间紧迫,你去寻处幽静之地,我们这便开始吧。”
“喏。”
本章完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