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483陛下,臣还不老呢
      老徐很高兴,能够得到皇帝的看重,他当然高兴了.

      而且以往他这种人,哪里会受到重视啊也就是当今圣上才会将他当成了心腹重臣,这就是知遇之恩啊,以死相报也不为过啊!吴云清的想法总是很对徐老头的口味,他也想知道吴云清要让他明甚麽新东西.

      “恩,是这样的,朕想要制作一种布匹,要不透风,又能承受很大的拉力,但不能太厚重.”

      徐光启沉思了一会道,“哦,圣上说的可是帆布圣上可是想为新的船厂研制一种新的帆布”

      吴云清诧异了下便含糊道,“对,朕有过这样的想法,你负责帮朕研究一下.

      朕想着麻布虽然够结实,但太重了而且还透风,其它我们穿的布绸更加不行.”

      “圣上所言有理,老臣想大概只有从现有的帆布上做以改进.”

      “恩,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朕也是想着让徐爱卿总领一下,具体的事务还是让宋应星去做吧!”

      徐光启笑道,“这事还是交给老臣吧,宋大人负责整个京城格物学院,再者现在他还要培训一些农耕的官吏,只怕忙不过来.

      微臣现在只是在家修书,还可以为圣上分忧.”

      “那就尽力而为吧,爱卿记的要保重裑体,朕还有许多事托付给你.

      恩,爱卿年纪也大了,朕待会回头让安海平过来给爱卿看看脉!”

      “圣上”

      “就这麽说定了!”

      吴云清又跟徐光启商议了一会才离开.

      徐光启那就有点郁闷,为甚麽圣上会让他多保重裑体呢!自己能吃能睡的,裑体还算健康啊!徐光启想了半天皆摸不着,难道陛下嫌弃自己老了除了吕顺那里,赵率教还时不时的去偷虏,大明进入一个相对和平时期.

      陝西由于连年的不断赈灾产,现在陝西境内的流民已经绝大部分皆回家种番薯玉米了.

      航州附近的几个俯虽年末遭遇干旱,但由于吴云清事先做了前期的准备.

      楠京也库存了大量粮食救灾,所以灾并没有扩散,也没有出现原先淮南大饥荒的况.

      这样吴云清的日子好过的多了,只要接下来让地方官努力恢复生产.

      御史们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查贪官,海外贸易持续增长,增加粮食的储备,那麽大明在未来的几年灾害中就可以平安度过.

      纪兴已经调到楠京去上任了,他来陛辞的时候吴云清就跟他说,船厂的技术他可以完全作主.

      让他多跟工匠们沟通,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不要把吴云清的造船厂给弄砸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尽快投产,为此吴云清专门派了一个户部给事中华允诚专门参与船厂的审计工作!这纪兴也甚是稳重,很快就把吴云清说的话贯彻下去.

      他上任后没有过多久,就跟吴云清上奏折,要求将船厂改建在绿柳岛上,绿柳岛就是九龍口下方的一个狭长小岛.

      纪兴在他的奏折中详细讲述了迁址的缘由.

      绿柳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土质坚实,海岛的面积也没有甚麽变迁.

      看完纪兴的奏折,吴云清又找来徐光启,跟他一起商议了一阵,最后决定批准纪兴的方案,至于九龍口就用来以后建设水师基地.

      每年皆有大批量的粮食跟白银从京杭大运河送往京城,现在黄河仍旧夺淮入海,使的漕运的有些河段变的淤塞.

      从楠京运粮食往北京,路程遥远,据统计,运一石大米到京城,各种消耗就要费掉十八石粮食.

      虽然这个数据不是吴云清统计的,但吴云清相信这里边的损耗是极为严重.

      因为漕运经过大明两百余年的制度变迁,主要分为民运跟司运,民运就是朝廷征召百姓运粮,路上的伙食也是自己负担.

      朝廷虽然有补贴,但绝对不够数.

      来回三个月,又极大的浪费民力.

      一般而言,明朝末年民运十年的人家纷纷破产卖家!司运那就是由楠京一带皆司卫所的士兵负责运往京城,但对皆司卫所伤害极大,因为朝廷法制规定,所有漕船制造维修皆司卫所也要出钱.

      皆司卫所没钱,只能让士兵分摊.

      不少軍户卖儿卖女来补足船钱,实在没钱的軍士,就大量逃亡.

      而司运途中耗费就更大了,每年有官軍十二万护送米粮.

      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