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命功!性功?
    寒山湖前,太康负手而立。

    听着山风簌簌,看白云袅袅。

    寒山湖据说是因为唐代诗僧——寒山子而闻名。

    四周山峰起伏,竹翠林茂,鸟语花香。

    湖上碧波荡漾,群山如黛,倒影如画。

    在这里可以晨观朝曦,烟波摇红;夕送落霞,浮光耀金;

    夜赏明月,静影沉壁;夏避酷暑,凉风送爽。

    湖面上更有游者泛舟其间,鱼跃骛飞,自有心旷神怡之感。

    经过几日的打听,太康已经知道现在是1490年,即弘治三年。就是历史上那位号称最痴情的皇帝——模范老公朱佑樘在位。

    朱祐樘是历史上唯一演给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妃子更没搞过选秀,每天只与皇后一同起居,宛如平常夫妻。

    而且在经历了宪宗朱见深的励精图治之后,原本内忧外患的大明朝,已呈现安内攘外,中兴之象。

    加上朱佑樘本人也是从小在冷宫长大,吃过百家饭,对朝政也非常勤勉,目前还算是一片安详景象。

    至于大明朝东南沿海最严重的倭寇侵入事件,随着勘合贸易制度的建立,再加上日本国内现在正处于战国时代,已仅仅是疥廯之疾了。

    偶有几个浪人渡海而至,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太康知道,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在嘉靖之后,倭寇会成为大明东南方大患,从而诞生一批抗倭名将,比如戚继光,不过那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太康相信有自己这只蝴蝶,未来怎么样,真的说不准。毕竟崇道观位于台州府,也算地处东南,如真有倭寇敢闹到这儿……

    太康眼睛微眯,闪过一道摄人的精光。

    ……

    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在苍郁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

    亭中有两道身影,一道一僧。

    道者正是太康,僧者乃是国清寺天台宗当代主事——如通大师。

    “大师,叨唠多日,获益良多。今日太康是来向大师辞行的。”

    如通大师看面貌在五六十岁左右,实则已年过八十,在这个年代可谓高寿。

    双手合十打了个佛礼,说道“阿弥陀佛,看到康儿你如今能为,想必白云道兄若是泉下有知,亦是老怀大慰!”

    同在台州府天台县城内,崇道观和国清寺相隔又不远,再加上白云子和如通大师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并非追求名利云云,两人可谓交情深厚。

    所以幼时太康常跟着师父后面来着,如通大师也可以说是看着太康长大的。

    如今太康决议行走天下,红尘寻道,自然要来拜别一番。

    “康儿你如今精满神足,气贯周身,如今到这红尘中打滚,是要进行‘性功’方面的修行了吧!看来这三年守孝期你也并没有荒废。”

    “大师慧眼!”太康给如通大师满上一杯茶,恭敬说道。

    “你现在的能为放到这江湖之上也算得上是绝顶高手,除了一些可能隐藏着的高士,哪怕是少林方正,武当冲虚、日月神教的东方不败也不一定能拿下你!”

    太康自谦道:“大师过誉了。您是知道我的,根本就不擅长打斗之术,真要是碰到了这些武林人士,也就剩下逃跑的本事了!”

    “哼!这些武林人士整天争名夺利,或是算计太深,或是杀人越货,蒙蒙昧昧,不知所谓,通通是庸碌之辈!”如通大师言语间对这些江湖闻名的武林前辈、宗师高手们很是不屑。

    “禅宗有明心见性之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不生不灭的本性。道家也有‘只修命,不修行,此乃修行第一病’的说法。”

    “想那方正和冲虚虽然被南北尊崇,也算是境界高深。可终为名声所累,不见真我,已非真正的修行人。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去算计华山派。哎~”

    太康附和道:“的确。如今的江湖人心浮躁,正邪不分,个个都去想些蝇营狗苟之事。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说要诞生像三丰真人那样的道家千古大宗师,就算是像乔峰郭靖那样的义士豪杰也寥若星辰。”

    至于乔峰郭靖的故事,在以前太康就和师父白云子还有如通大师说过,当时两人还震惊太康小小年纪,为何对几百年前的事情如数家珍。

    但两人都没有追问,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了,这句话也是这小子说的,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多的奇怪道理。

    “康儿你何必妄自菲薄,以你现在的年级便有如此的能为,只要勤醒己身,持心不堕,道心不改,将来未必不能达到三丰真人的层次。”

    “倒是我的门下,没一个像康儿你有慧根的!要学武的都去少林了,到我门下的要么是些孤儿,或是孩子太多,日子过不下去了才送到寺里来。”

    太康知道,自己倒不是说有多聪慧,只是从小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前世蹉跎一生,今生能见大道,岂有不勤勉之理。

    对于如通大师的无奈抱怨,太康也只能答应说以后再游历之时,会为如通大师寻觅合适的人选。

    “那康儿,你对性功的修行有何头绪?”

    “略有想法,不过还需慢慢验证,也要观看更多的典籍!”说道这个,太康有些苦闷。崇道观本身经典就少,后续的路还得自己琢磨出来。

    不过自己在前世看的典籍倒是多得很,只是在得了真传之后的他的眼里,里面精华糟粕混杂一起,而且有些已经遗忘了,要整理出来可是个大工程。

    如通大师道:“那你这段时间看了《妙法莲华经》后,有何感悟?”

    言语中既带着考校之意,也有期盼之心。

    太康思索片刻,整理语言道:“一言以蔽之,戒——定——慧。”

    “止是定,观是慧,摄心入止为定,静明观照为慧,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善!”如通大师抚掌大笑。

    ……

    “大师,留步!”

    如通大师微笑颔首。

    山光空濛,天晴正好,看着远去的太康,好似一道轻烟。

    如通大师轻喃道:“白云兄,佛道合流,也许我真的能见到康儿得证人仙大道!”

    “人仙啊……”

    转身,寺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