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随着天启皇帝的起身,礼仪太监的高喊退朝。
文武百官纷纷行礼之后,也就先后退出了大殿。
而在宽广的殿前广场上,与众多官员一同退出来的魏宁。
虽然混杂在人群之中,看外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过人的地方。
但在此时此刻,他就是毋庸置疑,无可争议的全场焦点。
就仿佛魏宁的身上会发光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不论是站是走,都忍不住把目光投向魏宁身上。
而等到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大佬,先后拍了拍魏宁的肩膀各自离去之后,这大殿之外的氛围就更加热烈了。
众人看向魏宁的目光中,开始充斥着火热以及感慨。
他们知道。
从今天过后,魏宁就正式跻身于朝廷中枢,成为朝中中上层官员了。
以往他们这些朝中的老资格,还能够以一副老前辈的姿态,来对待魏宁这样的新晋官员。
毕竟他们混的时间长,大部分官职也都比魏宁高。
但是现在时移世易。
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没有了这种老前辈的心态和资格。
虽然他们早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一天,魏宁迟早会站在比他们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上。
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一天居然来的如此之快,到来的如此之早!
军营统领、五品郎中。
这两个都是掌握实权的官职,看似品级一般,但实际上权力很大。
这种趋势实在太恐怖了!
令人震撼!
仔细想想都会觉得心下一惊。
魏宁进入朝堂官场才几个月?
三月份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四月初,正式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成为官员。
现在只不过六月初。
这才两个月啊!
就完成了别人两年,甚至三五年都无法做到的飞跃式升迁。
这哪里是“平步青云”四个字能够形容的。
这简直就是坐着东西在往天上飞,宛如火箭一般疯狂往上窜。
头皮发麻!
这是两个月,倘若两年呢?
那魏宁又该站在什么位置?
估计到时候他们这些普通官员,都要以一副仰视的姿势来看着魏宁吧。
……
接下来接近两个月的时间。
魏宁可以说是忙得脚不占地,整个人都是飘着走的。
户部郎中倒是没什么事儿,毕竟底下有那么多官员,他只需要处理一些紧要事情就够了。
真正麻烦的是建立新军。
从无到有无疑是最难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花费漫长的时间。
魏宁给自己这座军营取名为天火营,毕竟按他的设想,自己统领的这座军营,采用的是火器装备为最主要战斗方式。
选个这样的名字,比较应景。
整个天火营的建立过程,基本都是魏宁全程跟着连轴转。
从招募人手,再到制定编制和规矩,然后选拔军中的士官,制定相应的粮饷,都不是简单的工作。
好在魏宁后台强硬,而且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其实都完成的比较顺利。
倘若横向对比的话,魏宁建立天火营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绝对要比正常情况下少很多。
首先在招募士兵这一块,魏宁招收的基本上都是山东一带的人。
兖州府那边刚受灾,尽管局势已经平定,但有很多家庭还只是勉强填饱肚子。
因此魏宁的征兵令一发到那儿,诸多青壮年都是踊跃报名。
更何况魏宁魏大人,这是何许人也?
兖州府一带的万家生佛!
其声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要说别的将军来这招兵,那当地百姓估计响应都没这么热烈。
但魏宁魏大人的名号一传过来,百姓们那叫一个踊跃,就仿佛报了名之后能有金子捡。
这也算是种因得果了。
魏宁把这些灾民从灾荒之中挽救出来,他们自然对魏宁予以回报... 0
所以征兵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而且招收的都是身体素质偏优的,一类青壮年劳动力。
至于制定规矩,这样靠经验来干的活,魏宁确实不大精通,但他背后有人啊!
东林党、阉党,这两党手底下那么多人才。
闭着眼睛都能帮魏宁把这玩意给搞定。
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了。
而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大批量粮饷,天火营也是准备极其充足。
除了朝廷大开绿灯,从户部和兵部拨给的一大批预算之外。
魏宁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进项。
那就是倭国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的赎回费。
文书在发到倭国之后,现任的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二话不说就派来使者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用以换回自己的儿子。
开价相当不菲。
毕竟倭国境内本来就有大量金矿,每年开采出来的金子数量相当可观,也算得上是财大气粗了。
所以对于这位地位极其重要,已经上洛成功,明摆着要继承三代将军之位的德川家光。
那是二话不说,没有任何阻力的就答应了明朝这边的要求。
甚至德川 秀忠的使者来到京城之后,还郑重其事的向天启皇帝求见,表明倭国将不会在侵犯大明王朝的国土。
由于天启皇帝许诺了,德川家光的赎回费,全部用来当做天火营的军费。
因此在这么一桩赎买的交易之后,天火营可以说是富的流油,根本就不差这点启动资金。
人、钱、制度条文,富有经验的帮手。
这些东西全部到位之后。
天火营简直是开足了马力进行建设,这才能够让魏宁得以于两个月之内,让所有事情走上正轨。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把魏宁脑海中的燧发枪,从虚无演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