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让日军欲哭无泪的是,你正前方阵地火力猛已经让人绝望了,怎么两边的高地上也突然冒出了无数道火舌,你也太八嘎的欺负人了。
就在三连全体开火的同时,机枪连10挺比一般重机枪还要密集数倍的机枪子弹就从鬼子进攻部队的中段拦腰扫去,只是十几秒的时间就将鬼子长蛇形的进攻队形从中间截断。
要知道,虽然火力支援营的机枪连装备的同是MG-34机枪,但是将这种机枪架在更加稳定的三脚架上,而且还是用弹链供弹,火力密度就要比同时期的任何重机枪都要猛烈得多。
而按照战斗之前的部署,三连的各种火力主要打击正前方,而机枪连的火力则是打击鬼子的中部,将鬼子的攻击队形一分为二,而且还彻底被分割开来。
于是,在高小山的精心策划下,日军78联队的残余部队就被佣兵团的机枪和迫击炮分割成了三个割裂的战场。
火力支援营的迫击炮连和防空连不断打击日军进攻部队和中军的结合部,而机枪连又打击日军进攻部队的中部,三连和狙击小队的火力则是重点收拾冲锋在前的日军。
在这种包含了远、中、近,还有高低左右都如狂风般扑来的子弹和炮弹,在这种被两边的高山夹在中间的山沟地形,你小鬼子就是有再强悍的战力和如何不怕死的顽强意志,都是过去式。
他们就如是置身于血与火的炼狱之中,置身于狂暴而充斥了整个空间的金属风暴中,你的什么武士道精神和曾经自以为傲的军事技能,都变成了徒劳的哀嚎和绝望的挣扎。
虽然还是有部分狂热不怕死的鬼子,试图用他们曾经自以为傲的枪法进行反击,也有的鬼子冒着枪林弹雨架起机枪和掷弹筒,想来个鱼死网破。
但在这种血流成河、血肉横飞的环境下,在密集得如同瓢泼大雨的子弹呼啸下,平时你练就的那些什么精准枪法和炮击技术,都变成了一个笑话。
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有从容瞄准的时间,甚至很多掷弹筒手就还没来得及找个可以隐蔽和架炮的地点,就被狂啸而来的子弹撕成了血肉模糊的残躯。
因为佣兵团的机枪和子弹足够多,已经摆脱寻常部队对着目标瞄准射击的战术,而是每挺机枪都预先设定了各自负责的火力覆盖区域,你只要照着特定区域射击就行,甭管这个区域人多人少。
这就叫做区域覆盖战术。
说白了就是要保证进入区域内的所有生命体,都没有任何空间和死角能够抵御这种立体交叉的火力网。
进入这个区域的任何人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不同的只是你是中了几颗子弹还是几十颗子弹。
而发明这种战术的鼻祖其实是几年后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大兵。
这种战术要求的就是火力够猛,数量够多,关键是子弹供应也足够。
这也是美国大兵们在吃够了日军善于夜袭的苦头后才发明出的战术。
在著名的瓜岛战役中,被日军夜袭部队打得苦不堪言的美国陆战1师,有个数学比较好的参谋军官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在白天就测算好每挺机枪和火炮的射击区域,保证在此区域内没有射击死角。
就在当天夜里,当丛林中传来动静的时候,他就命令数十挺重机枪和火炮同时照着各自划定的区域开火。
结果到了第二天,前出搜索的部队发现,夜里的数次区域覆盖盲射,居然就打死了上千的鬼子夜袭部队。
于是,美军就将这种战术向所有部队推广。瓜岛之战后,美国大兵就再也不怕日军的夜袭冲锋了。
只是,这种不惜子弹和炮弹的战术,在当前这个世界上,除了被称为狗大户的美军,其他国家包括德军在内都不一定能够经常采用。
但是,现在,在华夏北方的战场上,华夏当前的狗大户周大公子,就提前将这种战术用在了小鬼子身上。
结果就是,开战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鬼子78联队进攻的一个完整大队就被打得只剩下了四五百人,而且还进退不得,每时每刻都有大批鬼子倒下。
中日双方交战到了此时,日军的29旅团残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
其实也不能说是交战,而是一边倒的屠杀。
这也是周文打造佣兵团的最终目的,不是抗日打鬼子,而是用绝对的火力屠杀鬼子。
“这仗没法打,在这种险峻而狭窄的地形下,又被对方有心算无心,还有如此超强的火力,就是天照大神来了也要跪。”
这就是当前鬼子39旅团代指挥官小林恒一大佐的真实心情写照。
到了现在,在看到中国军队展现出来的那种超乎人想象的火力密度和覆盖范围,他就知道,他和他的78联队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在这种火力密度下,他们不可能突围,就是想原地防御也不可能,因为此时的雪花上上已经传来了轰轰的炮声。
看着不远处腾起的几道火光和烟雾, 小林恒一知道,中国军队的炮兵已经上山了,开始了第一轮弹着点试射。
也许不要一分钟的时间,他和他的部队将会再一次沐浴在中国炮兵的炮弹雨之中。
眼看覆灭在即,他此时的反而没有多少绝望和沮丧的情绪,反而是异乎寻常的平静下来。
他命令电报员将他对战局的悲观分析,以及对这支火力和战术都异常强悍的中国军队的详细情况上报给了师团部,然后就开始做出玉碎前的最后安排。
他给身边的一个年轻的中尉军官下了命令:“荣仓健太中尉,你要将联队旗收好,时刻带在身上,一旦失败不可避免,你要第一时间烧掉它。这事关天皇陛下的荣誉,我们不能让它蒙上被直那人夺走的耻辱。”
“嗨,卑职明白。请联队长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在玉碎前将它烧毁,绝不会落在直那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