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几天过去了,周天赐那边,仍旧还在没有任何消息。
陈禹不知道的是,在他的旨意传出东京的时候,周天赐尚还远在数千里之外,正率领着麾下的大军,站在吐蕃国都之前。
在大败了高锐率领的九万多吐蕃军之后,周天赐和尉迟敬达率领的大军便几乎没有再遇到任何激烈的抵抗,两人率军往西一路高歌猛进,径直杀到了吐蕃国都選些城下。
大军这一路西进而来,周天赐的做法,与杀进了宋国的耶律长戈刚好相反。这一路上,宋军一直保持着严明的军纪,不劫掠、不屠城,对百姓秋毫无犯。
非但如此,每到一地,周天赐都要让人宣传,称宋军乃仁义之师,入吐蕃只为了打击吐蕃朝廷,绝不会伤害百姓。今后,宋国一旦接管吐蕃,会带给吐蕃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吐蕃变得像宋国一样富裕。
这些话,周天赐也并非是为了收买人心乱说的,他说的是真的。吐蕃如果成为了宋国的附属国,那么就能乘上第五军今后发动的现代化快车,绝对会变得比现在更富更好。
周天赐的大军兵临城下,已经几乎无兵无将可用的吐蕃皇帝,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勇气。
他率领着文武百官从都城中出来,来到周天赐的面前,表示愿意投降宋军,让吐蕃从此成为宋国的附属国。之前周天赐提过的那些条件,他全部答应。
见吐蕃皇帝终于识时务了,周天赐平静的点了点头,而后在吐蕃文武百官的迎接下,率军入城。
入城之后,周天赐和尉迟敬达的大军,便暂时驻扎在了城内,控制了整座都城
第二天,吐蕃皇宫传出消息,吐蕃皇帝由于年事已高,加上最近国事操劳、积劳成疾,突然病倒,卧床不起了。
与此同时,他传下圣旨,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九弟,松赞德睿。
这个松赞德睿,在周天赐率军进入吐蕃之后,他便一直强烈主张求和谈判,后来,他又主张归降,让吐蕃
成为宋国的附属国。此人,是个极度胸无大志,喜欢偏安一隅的人。
这,也正是周天赐选中他的原因。
扶持了新皇帝,周天赐命人将吐蕃成为宋国附属国的一应协议条款全部白纸黑字的写了下来,并让松赞德睿当着百官的面加盖了玉玺。
老皇帝突然病倒不起,新皇登基,吐蕃的文武百官们,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于是吐蕃的朝堂之上一时不由人心惶惶,百官们都害怕自己会成为新朝要清算掉的对象。
基于这种害怕和担忧,吐蕃的文武百官们纷纷开始讨好宋军和新皇帝,不断的表忠心,表示愿意永远忠于新皇和大宋。
对于吐蕃百官的这种惊慌,周天赐觉得很满意,并且还趁势添了一把火。他故意让人放出消息,说要不了多久,宋军便会在都城内血洗清算那些曾经主战不降的、对大宋和新皇不忠的官员,甚至还流传出来了一些清算名单。
这个消息,让吐蕃的文武百官瞬间被恐惧和死亡阴影所笼罩,惶惶不可终日。
三天后,吐蕃老皇帝由于病重无治,驾崩。消息传出,吐蕃的文武百官,惶恐的情绪达到了。
也正是在这一天,一直没有表态的周天赐,终于说话了。大殿之上,周天赐清冷平静的目光扫过惶恐不安的众臣,微笑道:“前几天,我听闻有传言说,我们会清算屠杀掉那些心向旧朝、曾经主战不降的官员。不满诸位大人说,的确有很多人,建议我这样做。他们非但建议我这样做,还建议我要将这些官员满门抄斩,斩草除根!
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决定了,吐蕃的所有文武官员,全部留任原职,我不要你们的乌纱,也不要你们的命。
我不管你们以前对宋吐战争是什么态度,为前一任皇帝献过什么计策,所有的一切,我都既往不咎。
我相信,大家会对新皇和大宋忠诚。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只要你们忠于新皇和大宋,你们非但能够保有现在的荣华富贵,将来更可以获得无数的赏赐和提拔。
但是,如果今天以后,还有谁胆敢要跟你们的宗主国作对的话,那悬挂在城门外面的高锐的头颅,便是他的下场!”
听得周天赐如此说,惶恐了多日的文武百官们,终于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对周天赐的宽仁是感激涕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尽心竭力向新皇和大宋尽忠,使吐蕃与大宋同心同力,不再生异。
至此,周天赐算是将这个烦扰宋国多年的大敌,这个疆域颇为肴阔的国度,彻底变成了宋国的附属国。
当然,在周天赐的心里,其实这只是第一步,待以后时机再成熟些,吐蕃,将会被彻底纳入大宋的版图!
在周天赐率军进入吐蕃国都后的第五天,他才终于是,收到了从宋国东京千里加急而来的谕旨。
从东京传出的这道旨意,由于时间紧迫,传递得比较特殊。先是通过飞鸦传书以极快的速度送到了西临,然后再由西临派快马,送往了吐蕃境内给周天赐。
周天赐和尉迟敬达率军进入了吐蕃国都,扶持新皇,将吐蕃彻底变成了宋国的附属国。
而这个时候,宋国北部战区中线战场崩溃、肴国大军直逼东京的消息,还未传到吐蕃。周天赐以及吐蕃的君臣,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在周天赐率军进入吐蕃国都后的第五天,从宋国东京千里加急而来的谕旨,才终于是到了他的手中。
这几日摆平了吐蕃的朝堂,周天赐的心情本来很不错,但在看完这份谕旨的内容之后,他的面色很快就凝重了下来。
谕旨上说,太原城被肴军攻破,耶律长戈率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宋国腹地,直逼东京,东京危急!宋国危急!陈禹,要周天赐从吐蕃撤军,率军回援东京。
看完谕旨,周天赐抬头望向东面宋国的方向,眼眸中浮起了深重的忧虑。
赵若雪、青儿,自己的所有家人,都还在东京,东京如果被肴军攻破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周天赐得到陈禹谕旨的两天后,肴国南院大王耶律长戈,率领着十万肴军精锐,杀到了东京城下。
除了这十万精锐,其余的肴军,全部被耶律长戈派驻在沿途的城池中了。
听闻杀到了东京城下的肴军并非二十万,而是十万,宋国的文武大臣们,不由松了一口气。因为在众人看来,有皇城大阵和国师在,十万肴军,肯定破不了东京城。
但宋国的文武们绝对无法想到的是,在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立身于通天阁上的国师张命天,在注视了城外的肴军一会之后却是面色一变,原本平静沉着的神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与张命天同站在通天阁上的宋帝陈禹,眼见张命天神色不对,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心中那种不好的预感越发的强烈。他望向东京北城门外数里处黑压压的肴军军阵,疑惑的开口道:“国师为何神色突变,莫不是城外的肴军军阵,有何不妥之处?”
张命天双目神光汇聚,盯着城外的肴军军阵,神色无比凝重的道:“陛下,这城外来的,不只是十万肴军,还有三位,圣人境大修行者!”
“……什么!”
陈禹闻言面色一变,满目震惊,难以置信的道:“……三位圣人境大修行者?……这怎么可能,如果肴军中有圣人高手,那在此之前我们为何会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过?”
张命天叹息道:“是啊,在今天之前,我们的确是没有得到过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在军中藏得太好,另一种,便是他们也是不久前才刚刚来到肴军中的!”
听得张命天如此说,陈禹满面惊怒的盯着城外的肴军军阵,沉默了许久,而后才再次开口道:“国师,肴军中的三位圣人境大修行者,是金洲的哪三位圣人?……我们,有把握能对付吗?”
张命天神色凝重的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肴军中的三位圣人分别是商国国师天辰子的二师弟庄墨,四师弟玉灵子,还有,肴国的大祭司,王鸿祯!
至于把握,陛下,这世间,还没有人能在面对王鸿桢的时候,敢说自己有胜他的把握!”
听到张命天的回答,陈禹的面色,彻底沉重了下来。
他终于知道,这几天为何自己总有不好的预感,总觉得不安了。原来,杀到了东京城下的不只是肴国的军队,还有三大圣人高手。
特别是其中的肴国大祭司,王鸿袖。此人修为已至圣人巅峰,实力高绝,常被世人拿来与太白山摘星子、商国国师天辰子比较,甚至不少人都认为,他们三人,是金洲真正可以齐名的三大绝顶高手!
有王鸿袖亲至,那张命天和皇城大阵,还能护得住东京吗?陈禹的心里,打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不知道,更不敢去想。
“陛下,接下来,要有劳你去往宫中的皇城大阵阵枢处,启动大阵了。眼下,我们已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了。”
张命天收回了望向城外的目光,投向旁边的陈禹,微微躬身。
陈禹点了点头,亦是收回了望向城外的目光,望向张命天,面色动容的道:“国师,东京的存亡,宋国的存亡……就交给你了。我会启动大阵,护卫京城,同时相助于你!”
须发皆白的三朝老臣张命天,朝陈禹微微躬身道:“陛下,老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禹与张命天,亦君臣,亦师徒。陈禹望着张命天那布满了岁月风霜的苍老面容,想着这些年他对宋国的护佑和忠诚,眼眶不由微红,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了。
陈禹离去后,张命天转头,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城外,凝重的神色,渐渐肃然冷厉了下来。
而后,他身形一动,消失在了通天阁上,化为一道流光,直奔东京城的北城门楼。
与此同时,陈禹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疾行,很快来到了宫中的皇城大阵阵枢处。
皇城大阵的阵枢,位于皇宫中央位置的地下,那里,建有一间宽大的密室。密室中央,有一个很大的石台,石台上,是东京城的简易模型。
陈禹踏进了阵枢所在的密室,身边只带了一个人,天机处主事皇甫安。带上此人,不仅因为他修为不错,陈禹也信任他,更因为他是京城里为数不多的,对皇城大阵有所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