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5章 禅心破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战神杨戬 ”查找最新章节!

    西梁女国王宫之中,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百般诱惑,几乎恨不得就这么和唐僧合而为一才好。

    唐僧面对女王的诱惑,面红耳赤,全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得好。只能不停地闪躲,但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原本貌似坚固的道心却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唐僧看似禅心坚固,实则不然。

    实际上,唐僧为人懦弱无能,耳根子又软,加上还有一些贪生怕死,真的论起来,圣僧这个称号,根本就不是唐僧所能配得上的。

    更不用说,这一路之上,唐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如今一位千娇百媚的女王愿意对他以身相许,将大好河山拱手相让,这对于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与自己的几个徒弟面和心不和的唐僧而言,更是不小的刺激。

    一时间,唐僧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御弟哥哥。”看着唐僧眼神之中的几分意动,女王趁热打铁,继续诱惑,“只要你愿意留下,取经之事完全可以由你的几个徒弟代劳。奴家愿意与你在这西梁女国共享荣华。”

    “你看这样好吗?”

    “阿弥陀佛。”在一位女王的诱惑之下,唐僧只能不断口诵佛号,“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受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如何能违背圣旨?”

    女王此时身上的衣裳已经脱落了一件又一件,将自己近乎完美的娇躯完全呈现出来,听得唐僧这句话,幽幽道:“御弟哥哥,唐王距离这里万水千山,你违背圣旨又如何?”

    说着,那在灯光之下,闪烁着莹润的光泽的娇躯已经完全扑到了唐僧的怀中。

    一时间,唐僧几乎要彻底失陷了。

    虽然这一路行来,诱惑唐僧的女妖也不在少数,但与其他女妖相比,这位女王却是一个真正的人。

    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国王身份,对唐僧一往情深的女子。这,极大的满足了唐僧的虚荣心。

    更不用说,这一路走来,那些女妖之所以要诱惑他,唐僧自己也明白,不过是为了盗走他的元阳。

    一旦自己和那些女妖真的发生了一些什么,也许就要落得一个被吸成人干的下场。

    但这个女王不同,如果自己和她发生什么,那一点事情都不会有。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唐僧在女王的诱惑之下,心头只剩下了最后一丝清明,但十世修来的禅心依然没有完全破裂,当下便是一阵佛号。

    “呵呵呵。”看着唐僧那已经快要忍耐不住的模样,女王妩媚一笑,娇躯完全窝在了唐僧的怀中,更一步步的将唐僧朝着身后逼退。

    踏!踏!踏!……

    唐僧后退一步,女王就向前一步,每一步迈出,都无异于是一次生死抉择。

    不知道过去多久,也许是一盏茶,一炷香,更也许是大半个时辰,当唐僧退无可退之时,身后出现了一个障碍。

    榻!

    女王为唐僧安排的这间房间之中,有着一张非常宽大的锦榻,足以让两个人都同时躺在上面。

    此时,在女王的步步紧逼之下,唐僧终于来到了榻前,再想后退,已经再无地方。

    啪!一声脆响,唐僧一个没有站稳,就摔在了锦榻之上。同时,女王更顺势进发,搂住了唐僧的腰。

    “陛下。”看着那朝着自己吻来的樱唇,那英气之中还带着几分妩媚的俏脸,唐僧不禁失声叫道。

    女王轻笑一声,道:“御弟哥哥,你就留在我这里吧!”

    说着,樱唇已经吻住了唐僧。

    随之而来,唐僧的禅心彻底被击垮,再也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身上的袈裟一件件的脱落下来。

    驿馆。

    西梁女国的驿馆与其他地方不同。在这西梁女国之中,只有女人,没有男人。

    可偏偏的,各国使节来往之时,大都是男子,少有女子担任使者出行。

    故而,这西梁女国的驿馆也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名字——迎阳驿!

    此时,驿馆之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加上那个已经长成十一二岁少女的小花,正聚在一起,商量事情。

    沙和尚看着孙悟空,神情之中带着几分担忧的说道:“大师兄,那女王将师傅留在了王宫之中,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他能出什么事情。”孙悟空嬉笑道。

    猪八戒也插嘴道:“对啊,沙师弟,你实在是想得太多了,我看那个漂亮女王一定是看上师傅这个小白脸了,想让师傅当自己的驸马。”

    “哈哈。”小花听到这一番话,忍不住笑了出来,看着猪八戒说道,“猪叔叔,你怎么总是能想到这些东西上?”

    “哈哈哈。”都说童言无忌,听到一个小女孩也知道猪八戒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霎时,孙悟空和沙和尚都再也忍耐不住,同时发出了一阵大笑。

    二人看猪八戒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对。

    待到二人笑罢,猪八戒气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师傅细皮嫩肉的,那个女王也是一个大美人。”

    “这西梁女国又没有男人,女王要师傅当自己的驸马,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孙悟空毛脸之上露出了几分担忧,点头道:“呆子,你这一次说的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