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牙嫩小,汤色清澈稍带白毫,袅袅清香直入鼻息。
“娘,您和爹爹在此住三年多了吧,当初怎么选在这里?”
“你伯父原来是宣教郎,同一帮学子生员们打交道,吵吵嚷嚷了半辈子,卸了任就想找个清静的地方住,这里离官道近,离河也近,出行洗衣都方便。”
赵母笑着说“你父亲住的地方也挺好啊,虽是离城里繁华地界稍远了些,但能图个清静,地方大,养花种菜,也是个乐趣。”
郭思谨微怔了一下,想到赵母说的地方,是她家里。她惊讶地说“娘,你们去过德清?见过我父亲?”
赵母笑道“岂止是见过,你父亲和你伯父可是一见如故,棋逢对手,都把我冷落在一边了。”
郭思谨更惊讶了“上个月我还回德清,我父亲没告诉我。”
赵母说“我们只说是秀州榕树园赵家,你父亲肯定想不到是我们。”
赵瑗也很惊讶,他没料到自己的父母,竟然专程去看望他那所谓的岳丈郭俭。
她们说的那个地方,他只在新媳妇三天回门时去过一次,一盏茶没喝完便寻了个理由离开了。
后来他去德清县办差,在县衙遇到郭俭,郭俭恭敬地拜见,称呼他世子,他略点了个头,简单回应了一句。
这门亲戚早晚不再是亲戚,何必给人希望呢。
他老师告诫过他,面对不喜的人,也要有礼貌,做到举止得体,言语得当。
这道理他明白,但有些人,他就是不想去应付。
他对郭家以及郭思谨的态度,他想圣上应该是知道的,毕竟他身边人多眼多嘴也多,希望他好的人多,希望他倒霉的人更多,难免不会有人说给圣上听。
他已经想好应对的话了,若是圣上责问起来,他就说同郭思谨合不来,所以她家里人也懒得搭理。他甚至盼着圣上知道后训斥他,把奏折掷在他的头上,大声的责骂他不懂事。这样他就能从这件事里解脱了。
但是圣上从没提起过。
口里亲切地唤着他大哥,封了皇子,什么时候把他当作亲儿子看待过呢?
他做了顺他心意的事,会夸赞;做了不顺他心意的事,他也只是说大哥,你换换位置去想,你用其它方法试试,这件事先放放,你去做什么什么等等。
若只从说话里判断,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温和的人,是九五至尊,是当今的皇帝,是曾经传说中杀伐果断的康王。
赵瑗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一声清亮的“爹爹回来了”,把他拉回了现实。他看到郭思谨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身来,笑得一脸傻气“爹爹拿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赵父对她笑一下,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赵母,赵母接了,冲着赵瑗招手“快来帮你媳妇敷上,铁苋菜凉血镇痛,敷在伤口上,舒服又能好的快。”
赵瑗觉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手。手指修长又丰润白暂,指甲泛着淡粉色的光,柔和里带着珠泽。
他先是抓着了她的四根指尖,犹豫了一下,把她整个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接着用另一只手捏了砸烂的铁苋菜,小心地放在她的手背上,然后又轻柔的摊开一点。
凉意在手背上瞬间传递开来。
“娘,这真是个好东西呢。凉丝丝的,一点都不疼了。”郭思谨眨了眨眼说“可是一动就会掉啊,待会儿我怎么做饭?怎么吃东西?”
赵母笑道“不用你做饭,东西我都准备好了,有你伯父帮我烧火就行。”
这时赵父从屋内出来,手里拿着两条白布,又从墙边的豆角秧上,摘了两片叶子,一同放在了石板上。
赵母说“先用豆角叶子盖一下,再用布条缠两圈,手指在外面呢,不耽误吃东西。晚上就可以取下来了。”
初夏的微风,夹裹着蔷薇花香,吹拂在脸上,热意里带着微甜。赵瑗想到了《诗经》的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她柔软的小手在自己手里。可是要丢下她的念头,却从未改变过。只是迟早而已。
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小时候,大哥动了父亲给他做的玩具,他生气了,把玩具丢进了水塘里。
自己明明很喜欢那个玩具的,在玩具落进水的一刹那,铺天盖的悔意朝他袭来。后来后悔了很久。直到入宫后,整日需要学习不同的东西,才渐渐把这事淡忘了。
今天又突然想起来,想起来,还是觉得后悔。
那件玩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纸叠的小风车。
她不是玩具,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想到要丢下她,心里就不舒服呢?这种不舒服,就像他拿着小风车,将要往水里丢时的心情一样。
布条缠裹了两圈,又把她的手翻过来,在手心里系了个死结。
郭思谨赞扬道“二哥,你的手艺真好!”
这个称呼,是郭思谨听到赵母称呼赵父为称哥时,想到的。那时候,她寻思在这里该如何称呼赵瑗,世子不行,夫君不行,瑗哥更不行,那只有跟着这里的人称呼二哥了。
赵瑗听到这声称呼,觉得万分别扭,想说,不许这么叫,可是双亲在旁边,又不敢说,抬眸瞪了她一眼。
------题外话------
小瑗瑗的这种性格,注定会情路坎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