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睡一觉的李林杨,关注的仍然是南邦炮台。
一大早,北线日军就对南邦炮台的清军发动了进攻。
大寺安纯兵力调配很老道:两个支队分别攻击两个目标,而一个支队作为预备队。
第一攻击目标是摩天岭。
刘超佩在摩天岭部署了八门克虏伯80毫米行营炮(实际口径77毫米),型号是C73。这种大炮的性能比C80克虏伯75毫米行营炮稍差,但作为炮台炮,威力与日军的75毫米炮相当。
不过,清军炮台构筑的有些简单。只是在山顶处构筑了一道胸墙,开了八个缺口,作为大炮的射击孔。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构筑阵地的习惯实在是令人吐槽,不知道哪里养成的毛病--不爱挖战壕!却爱垒胸墙。在火炮面前,胸墙对士兵的保护非常有限。
另一糟点:清军布防,因为将领的军事知识和判断力等原因,往往是各个阵地平均分配兵力。
历史上,摩天岭阵地,刘超佩只部署了一个营,而且大部分还是新兵。营官周家恩。
现在,有了孙万龄部的兵力做补充,摩天岭阵地不仅有周家恩一营兵,还有孙万龄的一营步兵在山岭下面作为替补力量随时备用。
虽然,兵力比历史上要强上一倍,但,仗已经打到了这种程度,两个总兵级的将领还在保存实力。
驻守摩天岭的周家恩部大多是新兵。而孙万龄部因为前期战斗,伤亡惨重,实际上只剩下了三营兵力。孙万龄拿出了一营,也只是最弱的四百新兵。
战斗一打响,日军虽然是仰攻,但炮多管子粗。尤其是日军第十一旅团装备的95毫米大炮(师团所属炮兵联队),火力强悍,给守军造成了极大压力。
摩天岭名字虽然起的很霸气,但只有不到一百米高度,并不陡峭!
因此上,周家恩部大炮虽然拼命还击,但仅仅抵抗了一个多小时就被一一摧毁。胸墙式的阵地,实在是太落后,太薄弱,根本不足以作为士兵的掩体和大炮的掩体。
日军炮多,但清军居高临下,占尽了优势。
只可惜,两军炮术差距太大了!炮战约一个小时,日军炮兵损失几乎为零。
在清除了清军的炮兵之后,日军步兵随即发动总攻。当步兵距离胸墙仅仅两百米,支援大炮停止轰鸣。虽然,这时代还没有步炮协同,弹幕徐进的战术,可是日军为了达到目的,并不在意误伤自己的士兵。大寺安纯很凶残!
营官周家恩及时命令点燃了地雷引线,五枚重型地雷在阵地前一起爆炸。但黑火药的地雷,威力实在有限,虽然让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停滞,但杀伤不算多。
日军死战不退,随即以步枪火力压制,派出工兵,付出几人伤亡后,剪断剩余地雷导火索。激战中,日军尖兵还冒着枪林弹雨拉开了阻路的鹿角工事。
清军的表现还算勇猛,但是满营新兵,训练明显不行,步枪几乎是胡乱开火,如此近的距离,竟然让日军在火力攒射之下扫清了进攻道路上的障碍!
在日军再次发动进攻之前,又是半个小时的炮击!
周家恩部再添伤亡!
日军随即发起第二次进攻。
摩天岭上的清军并非精锐,但营官周家恩死战不退,士兵们也备受鼓舞,表现出来的难得一见的勇气,纷纷呐喊还击。
今日虽然雪很小,但天气太冷了,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对作战双方都是极为残酷的。日军本来进攻也是要吹冲锋号的,但是,铜号根本不敢挨嘴唇,挨了就会冻住。因此也是呐喊冲锋。
两军呐喊着厮杀对射,半个小时的激战,日军硬是没能冲过最后的一百多米。
险之又险,周家恩守住了阵地!抵挡住了日军第二次进攻。
大寺安纯见正面强攻难于得手,转而先攻摩天岭西侧山头---他本就准备了另一个支队。只是日军的大炮不多,难以兼顾同时打击两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