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字辈(十四)
    三个月后

    建宁二年

    秋

    两百多个党人被问斩,雒阳监狱里又新逮捕了三百多个党人。

    这些党人,都是明着反对宦官专权的士人。

    一个县,一般也就只能出一个士族家族,如果是偏远地区,一个郡才能出一个士族家族,一下子斩了两百多个党人,这等于是灭了几十个士族,等于是几十个县或者好几个郡的士族被灭族,影响力非常巨大。

    第一次党锢,只杀了十几个党人,逮捕了两百多个党人。

    第二次党锢,刚开始就杀了两百多个党人,逮捕了三百多个党人,后面还会继续逮捕。

    如果说,第一次党锢,士人们只是痛恨宦官,那么第二次党锢之后,士人们已经开始痛恨朝廷。

    举孝廉和举茂才的功能开始逐渐失效了。

    宦官党羽甚至明码标价,一个举孝廉多少钱,一个举茂才多少钱,一个察廉吏多少钱。

    虽然士族当地方官时,也会卖名额,但那是偷偷地卖。

    宦官掌权以后,就懒得装了,明着卖。

    许多有钱没名望的豪强富商,都花钱找宦官党羽买名额,从而进入官场。

    谁给钱,谁就孝顺,谁就有才,谁给的钱多,谁就更孝顺,谁就更有才。

    察举制形同虚设了。

    “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在以前,察举制乱举荐还只是个别现象,现在已经是普遍现象。

    以前,十个察举里面,有两三个是有问题的。

    现在,十个察举里面,有两三个是没问题的。

    随着察举制失去考察人才的功能,民间开始出现自己的“察举”标准。

    人们不再相信朝廷的察举,朝廷察举的全是关系户和贿赂户,所以才自己制定“察举”标准。

    汝南郡和颍川郡,是名士最多的两个郡,当地士人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清议,品论天下名士。

    今日

    雒阳

    太学

    众太学生们都在议论时政,品评天下人物。

    虽然各地都有品评清议,但毫无疑问,目前来说,太学才是清议中心。

    “颍川陈仲弓(陈寔),博闻广识,乃我辈楷模。”

    “颍川荀慈明,精通阴阳古经,乃士人之风范也。”

    “要我说啊,辽东苏潜龙(苏渊),才是天下第一经学大家,他还是马大家(马融)的大弟子,五年前,苏大家(苏渊)曾经来太学讲课,我有幸听课,不过数日时间,就对古文经学有了新的领悟,这才是真正的大儒啊!”

    “呵呵,辽东苏潜龙(苏渊),攀附宦官,实乃我辈士人之耻,纵然其对儒经研究超越当世,也算不得名士。”

    “汝南袁次阳(袁隗),可为名士否?”

    “汝南袁次阳,亦是攀附宦官之辈,不足道也。”

    大家议论纷纷,在说到苏家和袁家时,很多人都面露鄙夷。

    因为只有苏家和袁家不敢公开骂宦官,只敢在私底下跟其他士人骂一骂宦官,这样才能留在士族圈子,而其他士人都敢公开骂宦官。

    天下三大士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辽东苏氏。

    弘农杨氏名声最好,汝南袁氏门生故吏最多,辽东苏氏实力最强。

    弘农杨氏很少在政治斗争中站队,所以很难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党羽,因此门生故吏最少,他们也不以土地兼并谋生,虽然也有很多地,但也只是在灾年时顺带兼并一些,不会主动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