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章 舌绽莲花的诸葛亮:我还没用力,你怎么就倒下了
    吕蒙握紧了拳头,心头一阵气恼。

    我什么都没做,怎么又来威胁我?

    我就那么不受人待见吗?

    “子敬先生,这信的内容能信吗?”吕蒙心中不服气。

    如果因为一封信就在柴桑静观其变,我吕蒙的面子往哪儿搁?

    鲁肃瞥了一眼吕蒙,淡淡开口:“信则有,不信则无。吕都尉又何必问我。”

    吕蒙语噎,一股火气自心底滋生。

    我问你还有错了?

    只是想到周瑜临行前的叮嘱,吕蒙又将这股火气给压了下去。

    若因愚蠢而令鲁肃受辱,周瑜是真会杀人的!

    柴桑吴兵不敢动,偃月城的孙权又被气炸了。

    “解斗?”

    “这哪里是解斗?分明是看孤快要拿下江夏,想来抢好处的!”

    “刘标小儿,辱孤太甚!”

    “没破偃月城的时候不来解斗,孤增兵了就跑来解斗,这用意傻子都能看出来!”

    怒吼间,孙权看向周瑜眼神又多了几分不愉。

    在孙权看来:若不是周瑜给刘标送信,刘标也不会南下。

    只是这话到了嘴边,孙权又将话给咽了回去。

    毕竟。

    若无周瑜给刘标送信,刘标虽然不会南下,但曹操也不会攻打襄阳。

    蔡瑁更不会匆匆引兵回襄阳给孙权制造攻打偃月城的机会。

    只能说:有因,才有果;倒果为因,就是在强词夺理。

    周瑜敏锐的觉察到了孙权的那丝不愉。

    平心而论,破偃月城的时机已经逝去,周瑜早就不想再在偃月城耗下去了。

    用兵之道:识时务,知进退。

    不识时务,不知进退,不懂得及时止损,只会陷得更深。

    孙权不破偃月终不还的固执,以及那常挂在嘴边的“孤意已决”。

    让周瑜在出谋划策上始终都受到了掣肘,如同一道枷锁锁住了周瑜的谋略上限。

    反观刘标,自主性强。

    刘标虽然不是徐州之主,但徐州上自吕布和刘备下至普通走卒,都会听刘标的。

    没人能锁住刘标的谋略上限!

    这让周瑜跟刘标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无法对等。

    周瑜再次想到了刘标在吴郡的话:公瑾兄当了这江东之主,若得了这天下可将天下让与讨逆将军之子;若不能得这天下,也可保孙家血脉不断。

    周瑜不由暗思:若不受掣肘,又岂会处处被动被刘标牵着鼻子走?

    周瑜又想到了孙策。

    孙策在时,只要周瑜据理力争,孙策即便再不情愿都会听周瑜的。

    可如今:

    除了受憋屈,只有更憋屈。

    周瑜没有开口。

    开口也没了用处。

    孙权增兵调走了豫章、庐陵和丹阳三郡兵马,后方城池空虚。

    若孙权不同意“解斗”,被围的就不仅仅是柴桑了!

    真让刘标不计代价的发狠,强行用兵丹阳、庐陵和豫章,直接断掉孙权的江上粮道。

    孙权在江夏的水陆步骑,都得饿死!

    “吴侯,你不该召我们来的。”豫章太守孙贲,第一个表达了不满。

    你要打江夏证明有孙伯符同样的才能,我可以等。

    你要逞吴侯的威风强行召我们前来,我可以忍。

    可你要当着我们的面怨天尤人,那我就忍不了。

    论辈分,我还是你堂兄!

    论亲情,叔父的棺木还是我护送回江东的。

    孙贲一开口,孙贲的弟弟孙辅也表达了不满:“吴侯,现在恼恨刘标又有什么用?”

    “是战是和,得先定下来。”

    “若要战,我立即回庐陵部署防御;若要和,我立即回庐陵表达诚意。”

    孙辅话里话外都一个意思:这江夏你爱待就待,反正我不想待。

    孙翊眼神凶悍,盯着孙权道:“丹阳有异心的宗帅不少,若得知刘标南下,定生异心。”

    “吴侯若是没本事让刘标知难而退,我也要回丹阳了。”

    孙翊虽然孙权的胞弟,但孙翊的性格更似孙策,不太喜欢跟孙权来往。

    孙策临死前,张昭也曾提议让孙翊继承印绶,被孙策拒绝了。

    这让孙翊对孙权更不满了。

    明明我孙翊更似长兄,凭什么长兄的印绶得你孙权来继承?

    定武中郎将孙暠和寇中郎将孙河虽然没开口,但两人的表情上也能瞧出对孙权的不满和不信任。

    继承了孙策的印绶,却不能如孙策一般振兴家族。

    谁又乐意听命?

    孙家兄弟接连开口,气得孙权郁火更盛!

    孤才是吴侯!

    韩当、程普、黄盖欲言又止。

    三人虽然都是三代老将,但论身份只是孙家的家将,还没资格去指责孙贲等人。

    其余如潘璋、徐盛等将,就更没资格了。

    程普将目光看向了周瑜,疯狂示意。

    在场有资格替孙权发声震慑孙贲等人的,也只有周瑜了。

    周瑜不仅仅是孙策的义弟,更有实打实的战绩傍身和军中威望。

    虽然不想开口,但周瑜也不想看到孙权和孙贲等孙氏族人在这个时候离心。

    若孙家人都内讧,外姓诸将又该如何想?

    除了韩当、程普、黄盖等家将外,其余跟着孙权的外姓诸将都是为了博个军功出身的。

    待遇给得好,孙家是我家。

    待遇给得差,我家是我家。

    都是奔着利来的!

    毕竟。

    家将跟外姓诸将,平日里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不能苛求外姓诸将拿着远低于家将的待遇,去跟家将一样效忠效死。

    “吴侯息怒。”

    “刘标为荆州和江东解斗,这是吴侯发兵江夏前就约定好的。”

    “之所以未能解斗,只因刘表不同意。”

    “如今刘标再行解斗之约,想必是刘表已经同意了。”

    “不妨等刘标和刘表都来了江夏,三方坐下洽谈条件。”

    “条件谈好了,利益得到了,解斗又有何妨?”

    “孙豫章、孙庐陵、孙丹阳、孙定武、孙威寇,你们跟吴侯都是自家兄弟,理当一致对外。”

    “兄弟相争,只会惹来刘标和刘表的嘲弄。”

    “不如给我个面子,暂且留下为吴侯助威如何?”

    周瑜的语气虽然淡,但却自有一股威势,这是周瑜常年征战且用战绩养成的气势。

    孙贲等人不是不懂兄弟相争的危害,只是看不惯孙权摆出来的吴侯姿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若孙策在此,又岂会受刘标威胁?

    孙权的表现也不是真的很差,换孙贲五人当吴侯,也未必能比孙权当得好。

    只是有孙策珠玉在前,孙贲五人对孙权的表现自然就不满居多了。

    周瑜开口,孙贲五人也顺势给了周瑜一个面子。

    孙贲五人虽然不服孙权,但对周瑜是心服口服的。

    乱世,始终得比拳头大小的。

    孙权咬了咬牙。

    周瑜几句话,竟就让孙贲五人低了头,这让孙权心中的郁火又增加了三分。

    孤,才是吴侯!

    若是平日里,孙权不会如今日一般负面情绪充斥。

    然而。

    战事的不利以及越来越让孙权看不懂的局势变化,让孙权也变得焦躁不安。

    这人焦躁不安了,就容易发脾气。

    越是不安,脾气越大。

    距离孙权满二十,都还差几个月。

    现在的孙权,还远远达不到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对孙权的权谋肯定。

    孙权虽然很气恼,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刘标要来解斗”这个事实。

    将水陆步骑都退到了夏口水寨,孙权静待刘标和刘表的到来。

    打不过就加入。

    孙权得好好想想,如何洽谈获利才能在江东立稳脚跟。

    数日后。

    刘表先到。

    文聘、诸葛亮出偃月城迎接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