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章 这才刚过一年,渣权又觉得自己能行了
    “竟然主动索要楚王,刘标这是不将孙权当回事了啊。”

    曹操见讯,不由感慨。

    早先要封刘标为楚王,刘标拒绝了。

    如今刘标却要主动索要楚王,还要拿传国玉玺来交换。

    这其中的门道,曹操是看得很清楚的。

    不外乎封刘标为楚王时,刘吕两家的势力还不足以称王,荆州有刘表、江东有孙策。

    荆州和江东两家虎视眈眈不会坐视刘标坐大称王。

    而如今。

    刘表势力覆灭,孙策被刺杀,孙权虽然执掌了江东但成不了气候。

    刘标在楚地,没对手了!

    这个时候称王,是为了笼络楚地人心,彻底让楚地境内的士民百姓只知有楚王不知有天子。

    不臣之心,不加掩饰了!

    “奉孝,你怎么看?”

    曹操将讯报递给郭嘉。

    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封刘标为楚王,是想引起刘表跟孙策对刘标的忌惮,最好能让两家讨伐刘标。

    此时若封刘标为楚王,其中的利弊权衡,曹操得谨慎考虑。

    郭嘉看得心惊:“刘标竟然真的愿意拿出传国玉玺?不会又是假的吧。”

    刘标在淮水的时候就玩过一次障眼法,将假的传国玉玺扔入淮水,真的传国玉玺则私藏。

    这让郭嘉不得不怀疑,刘标是否也会如上回一般玩一手“当面掉包”。

    曹操沉吟道:“应该不是假的。”

    “刘标要的是楚王,若献上的传国玉玺是假的,不仅这楚王得不到,还会落个欺君之名。”

    “以刘标的心机,不会让自身陷入如此窘境的。”

    郭嘉仔细看了讯报的内容,又踱步沉思了一阵,道:“明公,这楚王,我们不能给。”

    曹操眉头一挑:“为何?”

    郭嘉凝声道:“传国玉玺虽然很重要,但对如今的明公而言只是锦上添花。”

    “没有传国玉玺,天子依旧是天子,明公依旧是司空。”

    “有传国玉玺在,袁绍依旧是大将军,刘备父子和吕布依旧会阳奉阴违。”

    “我以为:只要是刘标想要的且明公又不能得到重利的,就不能给。”

    “拿个传国玉玺就想换楚王,明公亏了。”

    曹操蹙眉:“可刘标要献传国玉玺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孤前阵派贾文和引兵去颖水,就给了刘标哭诉委屈的理由。”

    “如今刘标灭了刘表又再提传国玉玺,孤若阻止,朝中公卿必有非议。”

    “邺城的袁绍,或也会遣使责问。”

    郭嘉的想法虽然是以曹操的利弊来考虑的,但曹操也不得不考虑朝中公卿的态度。

    接二连三的阻止传国玉玺入许都,曹操这是想干什么?

    是不想让汉室的天子拥有传国玉玺?

    嘴上喊着要匡扶汉室实则心存异心?

    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河北的袁绍也会趁机发难。

    袁绍虽然在官渡军争失败了,但要在军争外给曹操添堵也是很容易的。

    不论是曹操袁绍还是刘标,只要没自立称帝,都会扯起匡扶大汉或复兴汉室的旗子。

    你嘴上能尊天子,我嘴上也能尊天子。

    都是扯虎皮拉大旗,谁又会怕了谁?

    就看谁的虎皮扯得好谁的大旗拉得妙,各州郡士民会更倾向于相信谁?

    “可若许了刘标为楚王,遗祸无穷啊。”郭嘉又道:“若我猜得没错,刘标是想走昔日光武帝的路子。”

    “封侯,称王,上尊号。”

    “方今天子,不是顺位继承也不是诏命继承,而是董卓废杀少帝而立。真论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我又听闻,刘标一直在拉拢宗室王。虽然宗室王早已今非昔比,但他们只要还是宗室王,就在各州郡王国内有不小的影响力。”

    “若刘标得到了楚王的身份,必会寻机与许都决裂,最后再让其死忠以谶语劝进上尊号。”

    “有光武帝和更始帝在前,只要刘标赢了天下,今后自有大儒替其辩经。”

    “朝中公卿的非议亦或者袁绍的责问,明公可让文若在许都应付即可。”

    “明公如今要平定凉州和益州,对朝中事难以分心也是很合理的。”

    “等这风一过,也就不了了之了。”

    郭嘉是懂冷处理的。

    曹操不在许都,天子和众公卿再想要传国玉玺回许都,都只能拖着。

    是传国玉玺回许都事大?

    还是平定凉州和益州事大?

    曹操甚至还能再遣使责问: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们一个个都是尸位素餐的吗?

    曹操再次沉思。

    同意和不同意,其实对曹操都有利弊。

    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良久。

    曹操细眼一眯:“如奉孝所言,这楚王孤是不能给的。”

    “传国玉玺也就一块石头而已,留在身边对孤也没什么好处。”

    “相较而言,平定凉州和益州才是最重要的。”

    见曹操有了决定,郭嘉暗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对刘标的用意只是猜测,但直觉告诉郭嘉,只要不给刘标封王,刘标疯狂增长的势头就必然会受到限制。

    郭嘉想了想,又道:“刘璋跟张鲁有仇,可派人入川,相约同分汉中。”

    “有同分荆州旧事在前,我料刘璋自恃西川路险偏远,不会错过同分汉中的机会。”

    “待刘璋攻打汉中,明公再派人游说张鲁,许其高官厚禄,劝其归降。”

    挑动鹬蚌相争,然后渔翁得利。

    这样的招式屡试不爽。

    袁绍以此得了冀州灭了公孙瓒,刘标以此得了荆州镇压了孙权。

    郭嘉同样要行此计,要助曹操得汉中威压刘璋。

    曹操仔细想了想,同意了郭嘉的策略。

    刘璋能得到巫夷险道,是跟曹操有关的,双方有合作的基础。

    西川又路险偏远,刘璋若再得了汉中部分险关,要挡住曹操也不难。

    对刘璋而言,这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

    这前提是:刘璋能玩得过曹操。

    曹操派人给荀彧回了信,让荀彧在朝中装傻充愣,任由天子和公卿去掰扯。

    荀彧也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主打的一个“我很忙”“封王是大事不能一日而定”等等。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事实也如郭嘉预料,时间一久,这朝中讨论传国玉玺的声音也就小了。

    曹操不在许都,荀彧又装傻充愣,想讨论也讨论不出结果来。

    对此结果。

    刘标也是有预料。

    曹操若真的爽快同意,那就不是曹操了。

    刘标也不急躁。

    曹操想冷处理,刘标也可以时不时的提及。

    第一次献传国玉玺,曹操置兵颖水。

    第二次献传国玉玺,曹操置若罔闻。

    这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刘标就不信曹操能一直置若罔闻。

    传国玉玺在刘标手中,这献与不献都是刘标在决定。

    彭城。

    又是一年春耕日。

    自建安元年秋到如今建安七年春,彭城士民百姓也越来越有归属感了。

    虽然这中间曾有袁术和曹操犯境,给彭城士民造成了不少的兵祸影响,但总的来说,彭城在这个乱世中已经算得上不错的“桃源”了。

    田间乡野,处处是农夫辛勤劳作的身影。

    河畔小道,充斥着孩童嬉戏打闹的声音。

    繁荣而祥和。

    刘标带头春耕,与百姓一同劳作。

    吕玲绮则带着满了周岁的长子刘乾在田坎上看着劳作的刘标,刘乾那小眼睛中满是好奇。

    对刘乾的教育,刘标一直都坚信“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子”,自小就要培养刘乾对劳作的基本印象。

    刘标可不想今后的刘乾,会憨里憨气的喊出“何不食肉糜”这等千古扯淡言。

    不仅如此。

    除了吕玲绮带着刘乾暂时不能分身,新入府的大小桥和甄宓袁姬,都挽起了袖子在田间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