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就细节的问题商量了一番,军议也算正式结束。文官把出战需要的准备处理好,武将安排好拔营的准备,孙策便宣布解散。
招揽人才的事情,朱信到底没有和孙策提。目前而言,的确还没有这个必要。
孙策目前的实职是折冲校尉,‘行轸寇将军’属于加职,指获得轸寇将军级俸禄。问题不管是折冲校尉,还是轸寇将军,其实都在杂号,非常设。
目前孙策能封赏的最高规格,也就别部司马。问题下面不少将领,本身已经是军司马或者别部司马,没法更进一步了。
退一万步说,孙策以折冲校尉的身份,统领过万兵马,本身也有些离谱。常设的校尉,最多也就统领五千兵马而已,还是汉末这段时期才有的事情。
大军次日开拔,也没管孙策是否新婚。再不出战,眼看都要入冬了。不过这个时期也有这个时期的好处,那就是浙水进入枯水期,且水流变得不那么湍急。
从吴郡南下,经过由拳抵达钱唐。至浙水边上,大军驻扎下来的第一时间,大量士卒开始在周围的山林上伐木,尤其是竹林,不多时就差不多砍没了。
战船不足,就用木筏或者竹筏来顶。上万的士卒,不好好利用,难道真就指望这些战船,几百人几百人的,把人给运输过去?
一个竹排大概可以乘坐三人,主要是考虑到士卒身上还有甲胄的因素。如此一百副竹排,怎么都能装个二百多个士卒过去。
整个营地忙得热火朝天,对面的哨所也不是瞎的,当然是注意到,并且上报给王朗。
“岂有此理!”王朗闻言顿时火大,“孙策好大的胆子,擅动刀兵攻略吴郡也就罢了,居然还敢把主意,打到本官头上来!”
“太守,孙策乃袁术麾下部将,此番作为,怕是有袁术的意思。”郡丞慌忙说道。
那袁阀四世三公,家族底蕴丰厚。前段时间收到消息,袁术自领扬州刺史,显然早就把目光放在扬州上。就会稽郡的底蕴,拿什么和袁术斗?
“并非如此……”话刚说完,功曹虞翻已经出面,“孙策乃乌程侯孙坚长女,投靠袁术,无非是借助袁术的势力,来发展壮大自己而已。此番攻略江东,不管是吴郡也好,还是会稽也罢,都只是她自己的意思。”
“那我们可有胜算?”王朗当即询问。虞翻是她比较看重的功曹,以后是打算作为副手培养的,唯一可惜的是,他的职业居然是‘医师’。
哪怕虞翻允文允武,本身的才能无法忽略,不过怎么看都有些违和。尤其身为医生系最高级的职业者,不去行医,也的确是一种浪费。
“回禀太守,如今浙水进入枯水期,很难形成有效的阻挡。且根据情报,孙策麾下有过万的士卒,只要顺利渡江,那么我们要阻挡并不容易。”虞翻摇了摇头。
会稽郡为了对抗山越,至少有两千人在后方镇守,前线只有两千人。可就算把这四千人都集中起来,怕也不是对方的对手。
说到底,王朗麾下就缺乏实力强大的将领。硬碰硬的话,人数又不占优势。唯一的手段,就阻挡对方渡江……偏偏又刚好到枯水期。
“总不能打都不打,就直接投降吧?”王朗非常不满,虞翻这话说和没说都一样。甚至让人不由得怀疑,这家伙到底是站哪边的。
“孙策此番气势汹汹而来,已经是势必要拿下会稽。若太守投降,或可继续担任太守。若是不投降,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好些。”虞翻进一步进言。
“虞翻,你是我看好的功曹,甚至我把你当成以后的副手来培养,你就这样对我?”王朗顿时气愤起来。
“属下只是实话实说。”虞翻回道,“正面交战,于太守不利。”
“我不想听你的胡言乱语,你且下去吧!”王朗差点都想让虞翻滚出去,最后还是忍下来,让他自己离开。
虞翻闻言,也没有在说些什么,缓缓告辞离开。
“话说回来……”眼看虞翻离开后,主簿似乎想起了什么,“虞翻不是服丧在家吗?”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才想起来,前段时间虞翻的父亲去世,这段时间虞翻在家守丧,按说是不需要上衙的。此番过来,怕是意识到开战的风险,特意过来进言,并无恶意。
众人不免看向王朗,要不要开战,说到底还是要看王朗的意思。
换了历史上,孙策只有三千多人,王朗或许还真不用在意虞翻的劝说。可现在对方近万人压境,虞翻的劝说,王朗也没办法无视。
“都看着我干什么?”王朗沉默了一下,随即看向众人,“都给我准备起来,把士卒集结好,本太守要亲自出战!”
说真的,此刻她的确已经有打算放弃抵抗。不过刚刚说得那么凶,现在转变态度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再说也会给人一种反复无常的感觉。
“是!”众人没想到,王朗到底还是要开战,而且还是亲自出战,慌忙回应一句,然后立刻开始下去准备。
都不看好,毕竟王朗只是‘文臣’,并非是‘贤臣’系职业者。后者可以说是文武兼备,文臣系职业者,更倾向于纯粹的治政或文书工作。
也劝说过,王朗不听,执意要出战,没办法,只能找都尉全柔。目前整个会稽郡,能劝说王朗的,也就剩下他了。后者表示他要对付山越,无暇顾及孙策,让他们去找周昕。
郡丞和主簿等人不得已,只能又去找周昕,谁知周昕闻言,了解事情的始末后笑了笑,只是吩咐准备钱粮物资,做好出战的准备,并没有去劝说的意思。
“疯了,都疯了……”郡丞和主簿等人,此刻都不由得开始给自己考虑后路,太守和都尉脑子都不正常了。
第二天,大军集结完毕,当即朝着余暨县方向进发,不多时就来到浙水边上。眼看对岸大量的士卒开始集结,连天的竹排木筏已经准备就绪。
一旦开战,至少会有近千人第一时间渡江而来,情况非常不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