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
褚遂良。
初唐四大家之一。
一手楷书写的非常不错。
贞观三年,李世民下诏在隋末战乱时期的战场,修建庙宇,以纪念功业,为死难战士祈福。
其中在战胜宋金刚的晋州建立慈云寺,并由褚遂良书碑。
而后贞观四年,褚遂良就被提拔为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
这一日。
李世民在立政殿内,贪吃红薯和土豆丝,自然是被褚遂良给记录在册。而且其中用了很多比较夸张的手法,褚遂良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价,但他首先就震撼了!
他从未见到陛下如此失态!
不过联想到红薯和土豆丝那诱人的香味,褚遂良似乎也稍稍理解了一些!
晚上。
李世民要和长孙皇后就寝。
褚遂良自然就不用继续记录了。
褚遂良回到自己府上的时候,婢女们端来饭食。原本还甚是美味的饭食,此时在褚遂良看来,就如同嚼蜡!
“端下去吧。”褚遂良挥挥手。
褚夫人见此,宽慰道:“老爷怎么了?今日的饭食不合胃口吗?”
褚遂良摆摆手,叹道:“唉,见识到真正的美味后,这些东西,就实在是难以下咽!”
“真正的美味!?”褚夫人很好奇!“刚才的烤鸡和烧鹅,083还不是美味吗?”
褚夫人不知道褚遂良在外面到底是遇到了何种美味!竟然说出这样的大话来!
“唉!算了,和你说了,你也不懂!”
褚遂良甚至都不想说话了。
直接就睡觉去了。
躺在床上,他感觉自己有些抑郁了,他忽然有些后悔,早知道今天就该放低姿态,求求皇上和皇后,这样说不定自己就能尝到红薯和土豆丝的味道了。
想着想着,褚遂良就睡着了。
在梦里,他终于吃到了红薯和土豆丝,他吃的很香,狼吞虎咽的……
第二日早朝时。
李世民砸巴着嘴,似乎还在回味着昨天红薯和土豆丝的味道,想着等会儿下朝后,要不就去东宫,让太子给自己打打牙祭。
如此想着,李世民就希望早朝快些结束!
“有本速奏,无本退朝吧。”李世民很随意的说道。
他这话说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希望大家都别上奏。
其他大臣们,基本都听懂了。
可总有没听懂的。
比如说,魏征。
魏征拿着笏板,就立刻走出了行列。
看着魏征走了出来,李世民微微撇嘴,他最烦的就是魏征上奏!
“陛下,臣有本要奏。”魏征道。
李世民无奈点头,
“奏来。”
“臣要参太子殿下。”魏征沉声说道。
嗯?
这话刚一出口。
整个朝堂上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好家伙,魏征居然要参太子殿下。
秦琼、李靖、尉迟恭,他们的目光,瞬间就全都锁定在了魏征的身上。
一股杀气,也速度聚拢在魏征身上。
魏征感觉到很不舒服,但是他明白自己不能认怂,于是继续道:“臣要参太子殿下两条罪!”
“呵!魏征果然是老匹夫!”程咬金忍不住嘀咕。
“可不是,居然开口就是两条罪!”尉迟恭也骂出了口!
李世民听见魏征要参自己的宝贝太子,当然也很不爽,但还是硬着头皮点头,“好,朕倒要听听,这是哪两条罪!”
“第一条罪,太子殿下不顾兄弟之情,将魏王殿下赶出了长安城!”
“第二条罪,太子殿下恶意上奏,使得琅琊王氏满门被屠!”
魏征手举笏板,很老实的说完这两条罪责后,就赶紧退回了行列中!
可是李世民的脑门上,却是巨大的问号!
靠!
你这是参太子,还是参朕啊!?
李世民现在很懵逼!
把魏王赶出京城的,是他李世民。把琅琊王氏被灭门的,也是他李世民。
这魏征,话里有话啊。
“李泰本就有罪,与王氏勾结,恶意抬高盐价,朕贬斥他去封地,还是便宜他了!”
李世民忍不住说道,
“至于琅琊王氏,按照我大唐律,他们搅乱坊市秩序、祸乱朝纲,哪条罪责不够抄他们家的!”
李世民做完事情后,就绝对不会后悔。
琅琊王氏,杀都杀完了。李世民才不会后悔呢!
长孙无忌出列,笑道:“郑国公这么替琅琊王氏说话,不会是因为您夫人就是出自琅琊王氏吧?”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程咬金也站了出来,“我说呢,今日御史大夫这么大的火气。原来是朝廷抄了贵夫人的娘家啊!”
房玄龄则默默的说道:“魏征,你身为御史大夫,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徇私枉法!”
魏征身为御史大夫,平日里,可没少得罪人。
可以说,此时站在殿内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和魏征有仇的。
“你们!你们胡言!”魏征怒极!
他没想到,他只是参奏一本而已,居然就遭到了群臣的围歼。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李世民见朝堂上渐渐的,就要乱成一锅粥了,连忙拍案道。
随后又看向了魏征,“至于魏征,你夫人,朕已经是法外开恩,勿要再惹事。”
“遵旨。”魏征连忙道。
魏征虽然天天嚷嚷着要做谏臣,要死谏,但是他比谁都会看脸色!
他此时见皇帝的脸色,已经是极为不善了!
此时如果还要胡乱说话,那恐怕就真的成为了唐初第一谏言而死的御史!
“陛下,臣有本要奏。”就在李世民镇住了场子,准备退朝的时候,侯君集又冒了出来。
侯君集,乃兵部尚书。
所言,自然是兵部之事。
“奏。”
侯君集拱手道:“幽州边境探子回报,突厥蛮夷侵袭我边境多日。十日以来,接连屠我边境村落十处。百姓苦不堪言。幽州请求朝廷出兵!”
要打仗了!?
程咬金尉迟恭这些武将,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李世民也同样面色激动。
在知道了杂交水稻和红薯、土豆的高产量之后,李世民早就想发动战争了。
只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时机!
现在突厥屡次犯境。
这就是最好的借口!
但魏征,好死不死的,又举着笏板出列了,“陛下,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