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0章 司马
    尖锐的哨声响起,接着有人在大喊“休息!”

    原本一片繁忙的潼关,立刻引起一阵小小的叹息声。

    “不许乱跑,就地休息,不要去喝生水,那边有晾好的开水,不许随地便溺……”

    民夫已经坐下休息了,但从南乡赶过来的学生仍需要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绕上一圈,不厌其烦地叮嘱着。

    直到确定每个人都听进去了,这才能找个稍微干净点的地方坐下。

    那里早就坐了几个人,看到对方坐下,有人就凑了过来

    “李兄,你这速度,比我们的快上不少啊,看来这一次要得不少分。”

    被称为李兄的摆了摆手,“喛”了一声

    “就是个辛苦的活,那些民夫听说前年还给那魏贼拉过铜人呢,有经验,听他们讲讲怎么干,比我们自个儿摸索可快多了。”

    说起魏贼,有人不禁砸嘴

    “可惜啊,我等没被选上讲武堂,听说比我们高一届的讲武堂学长们,现在最低也是个实领两百人的部营侯选军侯了。”

    “咱们现在就算领民夫,也不过一百来人,实在是不能跟人家比。”

    要是真正当上部营军侯,这辈子就算是真正跃过阶层了。

    大汉军中待遇极高。

    一个部营军侯所领的俸禄,足以养活一家五口。

    相当于后世从学校毕业工作,过了实习期后,就能养活全家。

    当然,危险性极高。

    但这不是终点,而仅仅是开始。

    最重要的是,战乱之世,想要高人一等,从军立功就是最快的办法。

    “人家那是拿命去博的,能一样么?”

    也有人不这么想,“若是换了我,我倒是未必一定要想进讲武堂。”

    “你也得让人选上了才行。再说了,讲武堂真要选中你了,你还敢不去?”

    持反对意见的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从军这种事情,真落到了自己头上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不然一夜之间,不但要从学院除名,而且还要被强征从军,从一个大头兵做起。

    在学院藏拙也不是不行,但在学院实行的严进严出。

    对各项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

    君子六艺,虽然不要求全部精通,但至少也要掌握最基本的东西。

    像山长就是以“数”起家,你不精通“数”,怎么走出学院大门?

    不使出全力就想通过各类考核,除非是天才。

    但这世间,又哪来那么多天才?

    “刘兄,你的意见呢?若是有得选,你是愿意进入讲武堂,还是愿意像现在这样?”

    刘兄看着远方,幽幽说道

    “若是有机会,谁不愿意进入讲武堂,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负了一身所学?”

    “再说了,从学院出来,要再进入讲武堂学三年,而我们,则是到地方苦干三年。”

    说着,他捡起身边的一个土块,随手扔了出去,仿佛是扔掉了自己的遗憾

    “而且升迁之道,讲武堂也比我们的要广一些,毕竟军中可以转到地方当官吏。”

    “而我们想要进入军中,可谓难上加难。就算是有机会弃文从武,又如何能比得过那些从讲武堂出来的学长们?”

    有人有些不服气“那可不一定,投笔从戎班定远又怎么说?”

    刘兄也不生气,仅仅是淡然一笑

    “大汉四百年来,有几个班定远?”

    他仰了仰下巴,指了一个方向

    “看到没有,那边有一个河东后进领袖,那可是和当年的山长一样的名头。”

    “而且还是河东裴家的人,知道现在他在做什么?干着和我们差不多的活。”

    “我们是领着民夫修潼关,他是在我们到来之前,整个冬日就在潼关上头到处跑,就为了查看潼关的地形。”

    “说是要跟着军中的学长们学制图,要画出合格的潼关地形图呢。”

    “若是你们不认识,我敢打赌,你们当面肯定认不出来,那可是世家子出身的人物。”

    “所以我就说啊,班定远哪有那么好当的?山长有言,治百夫而不得其要,安能治天下乎?”

    “这就是让大伙考课三年的原因所在,还是老老实实地先把实务做好,通过考课再说吧。”

    原本心里有些许的傲气,不太情愿领着民夫干活的个别人,听到这番话,终于也不再开口说话。

    刘兄的目光看向潼关的北面,隆隆作响的大河,通过那里,流经洛阳。

    与关中的热火朝天不同。

    洛阳在整个冬日,都是一片混乱。

    皇帝的东征,关中大军败退洛阳,接着就是曹叡在许昌驾崩……

    洛阳这个魏国名义上的都城,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关中十余万大军的到来。

    接着新帝在许昌登基的消息,更是让洛阳陷入了惊惶和茫然之中。

    幸好司马懿算得上是三朝老臣,再加上两朝辅政大臣的身份,又借助与河南仅有一河之隔的河内的支援。

    在开春之后,在确定蜀虏没有越过崤函古道与轵关的打算后,洛阳的人心这才算是稍稍安定下来。

    天子在许昌登基后,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说什么时候回洛阳。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传出,魏天子因为洛阳过于靠近蜀虏,所以打处迁都许昌。

    或者说,重回魏昌之地,以期再兴。

    司马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辅政大臣兼太傅之位,持节暂领洛阳。

    皇宫自然是不能住的,毕竟司马太傅是魏国的老忠臣。

    但以他身份之尊,开府治事,有权自己任命府中官吏,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蜀虏伪相病逝的消息,终于通过了汉魏两国的严密防线,到达了司马懿的手中。

    “大人,消息千真万确,听说现在是冯贼暂领关中诸事。”

    司马师从外面急步进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迫不及待地跟司马懿说了这个消息。

    自从浮华一案被迫沉默这么多年来,随着新帝的登基,再加上如今魏国的局势变化。

    司马师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到太傅府中的事务中来。

    司马懿听到诸葛孔明病逝的消息,一直维持着呆坐的姿势,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良久之后,他这才叹息一声

    “当日诸葛孔明遣使到军中,吾曾问起他的饮食,知其事繁而食少,那时就料到彼命不久矣。”

    “却是没有想到,他竟是这么快就死了。”

    司马师听到自家大人这么一说,也是跟着惋惜道

    “那葛贼想必也是自知命不久,故而这才屡次急于求战,实是诡计多端。”

    “若非那曹……先帝过于急躁,逼着大人去与葛贼相争,只按大人原定的计划,与蜀虏相持。”

    “如今的关中局势如何,犹未可知啊!”

    司马懿目光一闪,最后却是摇头

    “吾能料其生,未能料其死。再说了,诸葛孔明着急,先帝也同样着急,又何尝不是知道自己之病不能再拖下去了?”

    只能说,这是天意。

    退一步说,若非先帝过于逼迫,自己身为大魏三朝,不,再在已经是大魏四朝老臣了。

    身为大魏四朝老臣,自己又何尝会走出这么一步呢?

    一切都是天意啊。

    司马师虽说把关中这一战的责任,推脱到曹叡身上。

    但他也知道,这一战终究是自家大人亲自领军,说太多了反而不好。

    于是转换了一个话题

    “大人,河北那边还有消息传来,说冯明文派了魏文长渡河,想要攻取上党,我们怎么办?”

    对于此事,司马懿却是云淡风轻

    “什么怎么办?贼人想攻下上党,那就让朝廷派军去支援就是。”

    他的语气有些幽幽起来

    “难道说,朝廷会放心让我领军前去?”

    不管是不放心洛阳,还是不放心太傅去邺城,反正都是不放心。

    太傅心里很明白,朝廷也同样明白。

    太傅心里明白朝廷明白,朝廷也明白太傅心里明白。

    所以太傅不但懒得管,甚至懒得说。

    上党没了,不是还有一个太行山隔着嘛!

    反正邺城是大魏的封国之地,又不是司马太傅的起家之地。

    “可是河北现在……”

    司马师欲言又止。

    司马懿无所谓地说道

    “河北没有兵,可以从淮南调嘛,以前合肥旧城建于巢湖之上,吴人凭水师之利,犹不能破。”

    “现在满伯宁(即满宠)把新城迁到了险要之处,我不信吴人还能破之?”

    “合肥不破,吴人兵力再多,他还敢分兵北上犯寿春?不怕后路被精骑截断,兵无所归?”

    再说了,现在蜀人气势大盛,吴国究竟还愿不愿意出动大军北上,还是个问题。

    关中一战中,荆州能调动一部分兵力经武关入关中守长安,就很能说明问题。

    孙权这个人,打仗不太行,但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

    司马懿不相信孙权看不到关中一战之后的天下局势变化。

    在这一战中,蜀国给人的感觉真是太强了。

    既有精兵,又有猛将。

    特别是转战万里的冯贼,若不是他真打到了大河边上,世上根本没人敢相信他能打这么远,堪称冠军侯再世。

    同时直面葛贼和冯贼的司马太傅,感受最是深刻不过,压力太大了。

    “那些都是朝廷需要老虎的问题,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司马懿不想在上党一事的问题上纠结。

    他问向司马师

    “子上从许昌回传消息了没有?”

    再次辅政新帝,同时又得了一堆封赏,连家中的子弟都无一例外地封侯封官。

    司马太傅虽说要镇守洛阳,防备蜀虏东犯,不能轻离。

    但派个儿子代替自己前去谢恩,还是可以做到的。

    同时这也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当然,司马昭前去许昌,也并不是单纯为了谢恩。

    刘放和孙资二人,已经好久没有送信过来了。

    洛阳这边送信过去,也是如同石牛入海,毫无音讯。

    所以司马懿这才想着让司马昭前去许昌,拜访一番。

    “大人,还没有任何消息。”

    相比于蜀人攻取上党一事,司马懿显然更关心许昌那边的消息。

    他皱起了眉头,喃喃道

    “情况不太对啊……”

    “大人,有什么不对?”

    司马师有些不太明白。

    司马懿缓缓地说道

    “说魏国兴盛不过三代的人,做了第三代的魏国皇太后,你不觉得奇怪?”

    司马师愣住了“什么?大人,这个话……”

    “就是现在的魏国皇太后虞氏,曾说过,魏国兴盛不过三代。”

    司马氏与虞氏,同为河内大族。

    在此之前,两家可算得上是政治同盟。

    再加上司马懿的身份,所以他知道一些后宫的事情。

    当年先帝立后,虞氏身为正室而被贬之,一怒之下,曾亲口说过

    曹氏好立贱人,所谓上行下效,以贱代贵,由臣替君,魏国兴盛恐怕不过三代。

    故而先帝一向对虞氏不太喜欢,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厌恶。

    不然的话,前些年也不至于把她贬到邺城。

    若非迫于这些年来的压力,先帝为了重新拉拢世家大族,恐怕虞氏的命运,就是老死邺城。

    哪像现在,轮得到她当上皇太后?

    司马师大惊失色“还有这事?”

    “陛下这是,死了也要给我留一个麻烦啊!”

    司马懿叹息一声。

    可以想像,天子年幼,虞氏身为皇太后,在朝堂的话语权是何等重要。

    不要说文皇帝曾敕令后族不得干政之类的话。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谁还会管文皇帝说过什么?

    同为世家,司马懿自己可以单独领兵镇守洛阳,虞氏凭什么就不能利用皇太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司马师有些明白了,但又没有完全明白。

    司马懿看向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所以说,妻族是非常重要的,好则能助人成事,坏则能败人之事。”

    司马师的脸色听到自家大人这个话,脸色微变。

    “我听说,你那个妻室,近日曾言,我司马一族,子弟多雄才。吾之所为,非魏之忠臣,可有此事?”

    司马师面色顿时如同白纸。

    司马师的妻室,正是夏侯徽,与夏侯玄乃是亲兄妹。

    当年夏侯三族被先帝所忌,大人就曾暗示过要自己休妻。

    只是看在夏侯氏又怀了一个孩子的份上,暂时把这个事情按了下去。

    没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大人又是旧事重提。

    司马师深知自己的妻室极有见识和器度。

    她不但能帮自己筹划很多事情,同时平日里也深知自己心中的想法。

    司马懿目现冷光

    “大丈夫欲成大事,岂能拘于儿女情长?别看我们司马一族如日中天,但实则危机四伏。”

    “西有蜀虏相逼,东有魏氏猜忌,许昌孙刘二人久不能音讯,只求他们不翻脸已是好事。”

    “更别说河内乃我们司马氏一族的根基,偏偏又出了一个虞氏,恐怕现在已经与魏氏站到一块去了。”

    “若是我们自家再出问题,这如日中天,只怕一夜之间,就会如坠深渊。”

    司马师冷汗直流,呐呐不能言。

    建兴十五年四月,司马师从司马太傅处归府,毒死妻室夏侯徽。

    同年,司马昭嫡长子司马炎出世。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