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25 相遇上陵
    洛水在南。送葬队伍要穿越南郭。抵达洛水岸边。

    南郭便是南城墙与洛水之间东西宽六里、南北长四里的区域。太学、灵台、名堂,等诸多建筑皆在洛水南岸。

    天空微亮,路上行人不多。洛水两边的船家,亦刚刚起身。一艘艘大船排在洛水两岸,千帆尽收,仿佛沉默的巨像,默默的注视着这支来自异乡的送丧队伍。

    港口处的一片空地。已事先堆满薪柴。柴堆上还铺有安氏日常所用的毛毯、枕头等寝具。高举火把的也不是旁人。正是那日同为安世高举火的高僧。

    铁棺落地。送葬人将安氏遗体合力抬出,送上柴堆。

    迎着一缕朝阳,高僧又将火把递给刘备。

    正如高僧所说。刘备正是安息太子和公主之间,最后的牵连。两人同生共死。也算是善始善终。

    阳光照顶。安氏仿佛入睡一般,面色安然。刘备深看一眼。围绕柴堆,点燃火圈。

    又把火把掷入。

    拜火教以火为圣。在刘备看来。将尸骨付之一炬,总比任由鹰隼啄食来的体面。

    火焰渐起。刘备后退数步,避开热浪席卷。

    忽觉有人窥探。下意识回头,却只看见面色苍白,薄唇如血,长袍似墨,身飘如雾,垂垂将死的,大长秋兼尚书令曹节。刘备总觉得他身上有无数的秘密,将与他一同埋葬。

    侯府车队已驶来,两位义弟同来护驾。

    刘备这便辞别众人,登车远去。赶往宣陵,参加上陵礼。

    大宦官曹节伏地恭送刘备车驾离去。不等起身又剧烈咳嗽起来。身后小黄门急忙上前搀扶。

    目送刘备车驾远去,曹节眼中尽是深意。

    《后汉书·孝灵帝纪第八》“建宁元年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桓帝宣陵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东南,去雒阳三十里。”

    刘备自入御赐安车,贾诩则登副车。徐荣、程普率龙虎营车前开道,史涣携绣衣吏散布左右。一行人马呼啸而去。

    正所谓“安车驷马”。车、马皆是陛下正月旦会时御赐。做工精良,车厢阔长。绾儿姐、霜儿姐已将朝服随车带来。刘备守灵三日,未曾洗漱。这便在车中洗漱,换上御赐衣冠。

    霜儿姐有一头罕见的银发。浅蓝色眸,肤如琼脂,白玉无瑕。性格外冷内热,最为冷艳。故而母亲以‘霜’色命名。据说有高车和鲜卑双重血统。七姐妹中排行第六。剑术据说最得剑绝真传。

    刘备有时也会想。七婢乃是辽东田韶重金买来。却不知被何人收养,又为何高价卖出。须知,七婢各个来历不凡。被人收养时,年纪尚小。记忆亦多有不全。即便如此。零碎的记忆拼凑起来,仍让刘备咋舌不已。早年间已问过田韶,他也语焉不详。只给了一处洛阳地址。待刘备亲赴洛阳,寻址找去。早已人去楼空。问过左邻右舍,皆不知所踪。这便只能作罢。

    七姐妹自然明白刘备心思。待找到各自家人,刘备这便以如夫人聘娶过门,绝不委屈几位小姐姐。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几十里官道,驷马安车很快便到。

    时人事死如事生。

    寻常人家都要将生前所用,以明器带入阴曹地府。更何况堂堂天子。生前享用的宫殿高台,死后亦要享用。

    “桓帝宣陵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到晋皇甫谧写《帝王世纪》时,洛阳皇陵早被董卓火烧洛阳,驱百万百姓迁都长安时,便已纵火焚毁。墓中陪葬,更是被掘一空。只剩下光秃秃的一座陵山。

    此时,乃是一座宏伟的宫殿群。山门处还有兵士拱卫。帝陵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用来收纳先帝妃嫔、亲随宦官一干人等。

    上古时,夏商周三代皆有殉葬制度。先王的妃嫔皆要殉葬。秦以后便废除妃嫔殉葬制。除武帝让刘弗陵继位,为除后宫干政,令钩弋夫人殉葬外,两汉少有殉葬案例。

    前汉时,未得临幸的采女,多会被遣散出宫。有子嗣或养子的,子嗣会得一块食邑,母亲随子到封邑生活。文帝时,留下遗诏。凡后宫无子嗣的姬妾,皆放出宫嫁人。不愿出宫的妃嫔,便在宫中修行,晨昏诵经礼拜,祈求新皇多福多寿。

    新帝继位后,通常会将更多宫中老嫔,打发去给先皇守灵,看管墓园。好给自己的妃嫔腾出宫室。这些先帝妃子,看守墓园直到去世,便随葬先帝陵中。

    班婕妤,就曾自求为成帝守墓,以终其生。后葬于成帝陵。

    守陵妃嫔,多半年老色衰。能如武媚娘那般,集齐龙珠被新帝接盘,九牛一毛。

    换句话说。上陵礼,对这些守陵的妃嫔来说,乃是一年中最为期盼的盛典。不求为新皇所幸。只求能重温往昔。哪怕只见一见远亲,亦能沾染人气。

    在山门下车。刘备在主簿贾诩和两位义弟的相伴下,进入帝陵。

    循阶而上,两侧皆有虎贲持戈守护。公卿百官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登上高台,只见殿前已聚多人。百官中。刘备只识出崔太尉、恩师、御史刘陶等人。

    忽闻角落里有人高声喧哗。抬头看去,正与一人四目相对。眼神微微相碰,便各自离开。胸中却仍生波澜。

    此人必是英雄。

    贾诩低声道“群中孔武有力者,便是侍中何进。乃皇后长兄。”

    刘备顺贾诩所说,果然看到一魁梧健硕之人。这便不动声色的问道“站在何侍中身侧的英雄,是何许人也?”

    贾诩这便说道“乃汝南袁本初是也!”

    竟是袁绍!

    见刘备又看。姿貌威容的袁绍,这便分开人群,径直走来。

    “汝南袁绍。”

    “临乡刘备。”

    两人身高相若,气势等同。互相见礼,引众人窥视。

    “原是临乡侯当面。绍,失礼了。”平揖变长揖及地。

    刘备亦回礼“同殿为臣,何来失礼。”

    袁绍却道“绍乃白身,自当赔罪。”

    刘备又道“今日白身,安知明日亦白身?先帝陵前,只有后来人。平辈相交,有何不可。”

    “哦?”袁绍闻言大喜“好一个只有后来人。”

    “本初?”背后呼唤之人,正是侍中何进。

    袁绍这便近前相邀“君侯且随我去见侍中。”

    “请。”刘备想了想,并无不妥。

    两人一前一后,向围拢在何进周围的人群走去。

    “侍中,来来来,此便是威震北疆的临乡侯!”人还未到,袁绍已高声叫道。

    饶是此时眼高于顶的何进,亦闻声变色。足见刘备之名。

    “刘备见过侍中,诸公。”刘备先行礼。

    众人纷纷回礼“下官见过临乡侯。”

    难得何进亦抱拳“原来是天家麒麟,何某失敬。”

    “不敢。”刘备低调行事。

    还未来及叙话,又听背后有人呼唤。

    “玄德?”

    不用回头,闻声已知是恩师。刘备这便告罪,赶去与恩师相会。

    目送刘备离去,袁绍与何进窃窃私语。也不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