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5 江淮双生
    蓟国宿吏皆瞠目。只差哗然。

    然,大夏令人选乃二国相,共同举荐。必然有理有据。不可能只因其是蓟王同门。

    须知。按蓟国惯例,比二千石高官,若政绩斐然,不出数年,当兼领宫职,且还酌情授予民爵。年十五便居如此高位,享三食俸,年龄是否……太轻。

    刘晔有王佐之才,又喜机关术。按刘备心中所想,可先继任大利城令,千石起步为宜。谁知二位国相,竟一把将其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弄潮儿”。

    刘晔洛阳时,与周瑜形影不离。周瑜举家迁入蓟国,其父周异拜领京沚令。周瑜为江淮孤生,入学太学坛。却并未重换师门。博论一鸣惊人,大杀四方。然因无同门相助,常被群起而攻。

    收周瑜书信,刘晔辞别恩师,星夜来援。同门师兄弟,共入学坛,博论无敌手。号“江淮双生”。刘晔年十五,而小师弟周瑜,开年亦不过十岁。堪比“圣童”之名。

    兹事体大。所谓内举不避亲。蓟王专开朝会,令六百石及以上,悉数与会。蓟国宿吏,当殿相问。

    且看刘晔如何以对。

    百官就位,蓟王身披冕服,隆重登场。

    “召刘晔上殿。”左国令士异,直入正题。

    只见一江淮书生,儒服束发,趋步入内。伏地行礼“(太)学生刘晔,拜见王上。”

    “赐座。”刘备居高言道。

    “谢王上。”刘晔起身就落。

    百官同朝,初登大殿。面不改色,举止如常。让为大师兄的刘备,亦暗自点头。

    环视百官,刘备又看向文臣之首“二位国相。”

    “臣在。”耿雍、崔钧双双起身。

    “何不当文武百官,言明因何则选。”

    “喏。”右相耿雍,主内政。遂奏曰“长芦、长汀二县,除去盐渍滩涂。北部尚有良田待辟。一心不可二用。二位县长,当尽早抽身,专管薮中屯田。”

    刘备轻轻点头“事急从权,乃其一也。”

    “主公明见。”耿雍又奏“然,盐田不同稻田,如何耕种收割,皆无先例可循。故需随机应变,见机行事。换言之,无论国中宿吏,还是学坛新人,对盐田所知,皆等同。”

    刘备亦点头“新生之物,皆无旧例,乃其二也。”

    “刘晔师出名门,学识渊博。虽少年,却才高。且兼通机关奇术。主公曾言,盐田需借机关诸器,方能事半功倍。刘晔正当大用。”

    “年少才高,又精机关。乃其三也。”刘备轻轻颔首,又问道“何以知之?”

    此乃代百官发问。耿雍笑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主公何不问大利令苏越。”

    “哦?”见刘备看来,大利城令苏越,起身奏曰“刘晔献‘发石车’,现已造毕。”

    “原来如此。”刘备恍然大悟。

    话说,官渡之战时“(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传闻,发石车的设计图,便是刘晔所献。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亦称“抛车”。

    抛车,并非刘晔发明。春秋时已开始使用。为古代战车之一种。称“飞石车”。车上置粗竹,人力拉拽,可将筐中石块抛出。乃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远射兵器。

    《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

    刘晔所献,必与先秦之物,大有不同。

    果然,待图卷徐徐展开。刘备一眼辨出。乃集塔吊、打桩机,所用机关,三合为一。先借绞盘上劲,将配重端升起,待搬动弩机,配重下落,将另一端投石抛出。乃是非常先进的“配重式抛石机”。细细观摩,刘备还看到了用于储能,可加速抛射的“扭簧”。后世最常见的扭簧,便置在晾衣服的木夹子中。松手即闭合。

    “射程如何?”刘备问道。

    “可将一钧(15公斤)弹丸,抛出八百步。”苏越答曰。

    远在弓弩射程之外。时下,唯有高居城头,远射千步的床弩,能与之匹敌。

    若能与机关舫车合二为一,乃为毁墙神器!

    刘备焉能不喜。

    “可有实物。”便是向来惜字如金的王傅黄忠,亦不禁问道。

    “实物过于巨大,无法入殿。”苏越答道。

    “下朝,且领某一观。”

    “喏。”苏越答曰。

    不愧是镇国神将。其中厉害,一眼可辨。

    “得此物,天下无不破之城矣。”蓟都尹娄圭,亦晓以利害。

    右相耿雍奏报“新生盐田,唯利机关。值用人之际,当不拘一格。故臣等举荐刘晔,为大夏令。”

    果然有理有据。蓟王环视群臣“诸位以为如何?”

    王傅黄忠起身奏报“臣,附议。”

    “臣,附议。”横海中郎将黄盖,亦起身。

    “臣等,附议。”武将纷纷追随王傅。

    蓟都尹娄圭,则领文臣附议。

    能凭空造出此物,自是天纵奇才。又何必再多此一问。

    “如此,左国令且宣诏吧。”蓟王你笑道。

    “喏。”士异取诏书在手,朗声诵读

    “除大利令苏越,为武库令。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

    “封太学生刘晔,为大夏令。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

    女官捧来朝服、印绶。二人入偏殿穿戴齐整,登堂衣秀,落座比二千石位列。蓟王曾有言在先只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既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人口破二十万,得食双俸。苏越升大利令时,已兼领王宫行人。得享双俸。刘晔尚未达成,暂不得享。

    “苏越既为武库令。大利令又当授予何人?”蓟王再问。

    右相奏曰“将作令苏伯,举荐一人。”

    “是何人也?”

    “主公何不亦召来,当面一观。”耿雍答曰。

    “如此,且召上殿来。”

    须臾。便有一书生登殿“宛县吴循,拜见王上。”

    耿雍介绍“吴循字元顺,南阳宛人。祖上乃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差强人意,若一敌国’之大司马吴汉。”

    “乃我名将之后。”刘备欣然点头。

    “月前孤身北上,登四方馆。憾止于黄金阙下。依例当授千石官。南阳良匠汇聚,自幼耳濡目染,精于机关术。正当其用。”耿雍又言道。

    吴循入四方馆时,蓟王亲赴楼桑将作馆,闭门造车。故未能知晓。

    “名门之后,又升六层,自无需再考。”刘备乾纲独断“左国令,且书诏命。”

    “喏。”士异殿上直书,蓟王当场用玺。

    “封吴循为大利令。秩一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四季朝服及骖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吴循强忍激动,伏地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