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氏令,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少事郑玄,后避乱交州,“博通五经”。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后儒宗携门徒北上为国老。遂举程秉于蓟王。初为融氏长,今为融氏令。
融氏县,乃南融君,融漓汤沐邑。置十万大山民,数以百万计。除营造新城,程秉亦遣良工深入十万大山,开路穿渠,重造旧寨。山民感其恩义。俯首听命,一县大治。
蓟国行城港分治。城令秩高港令。大观港,皆归于治下。如前所言,只需出容渠船闸,流金水路,皆归水衡都尉所辖。故南醴、南廉、大观诸港,昔归府治。然融氏县,当为蓟国所辖。西抵十万大山,东达至海。广袤千里,环抱海岸。背倚合浦,共分地界。县中榑木城,九津港,皆归国政。
同为蓟王家臣。幕府与封国并立。吏治泾渭分明,又辅车相依。足令人称道。
因融氏县境,西抵十万大山,东达至海,足可媲美一郡。且山民种落众多,散布川谷。程秉因地制宜,另筑新城安置。去年八月案比,民户众多。积功可加光禄大夫,食比二千石俸。
蓟王船宫北上,经停此地。亦为勉励。
自立容渠船闸。连通内外水路。茅尾海,遂成市舶要冲。四海船商,往来不绝。单关税一项,便日进斗金。亦助轻徭薄赋,藏富于民。
徐州,下邳。
闻甄都新任安集将军董承,持节出使。吕布遂携属吏,都亭相迎。
见徐州隆礼相待。董承心中窃喜。待军师中郎将,长史陈宫,携重礼,馆舍相见。董承遂告知以机密:“太师为曹贼所逼,以身殉节。天子累日心伤,不能止也。然,‘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天子遣某来问。吕将军,当做何为?”
“将军与曹贼,势不两立。”陈宫肃容答曰。
“善。”董承抚掌言道:“吕将军,拳拳服膺,大汉忠良也。”
拳拳服膺,出自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本意为奉持之貌、紧握不舍,铭记于心。引申为诚挚之意。
“然太师遇害,贤臣离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如之奈何?”陈宫喟然长叹。
以三闾大夫,比王子师。又岂独陈宫一人。
闻此言,董承亦不禁动容:“太师,汉室纯臣。两汉四百年,鲜有也。”
谓“盖棺定论”。又道,“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今日再看,太师一片公心,非党争之祸首也。奈何“乌鹊巢堂”。曹党大胜,甄都必为曹氏父子所控。“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成矣。
此必是陈宫所虑。
心念至此,董承遂试问:“长史以为。若合外戚宗室之力,再引外镇为援。可助天子乎?”
“愿闻其详。”陈宫眼中,一闪精光。
“不其侯,不日当为司徒。天子元服,必立伏贵人为后。大将军,正结好公孙二雄。再得四镇相助,大事可成乎?”
“大事成矣。”陈宫喜道:“将军愿,马首是瞻,以匡汉室。”
“妙哉。”董承趁机示意:“既如此,将军何不上表,举不其侯为三公。”
“敢不从命。”陈宫离席下拜。
董承下榻搀扶。
四目相对,心有戚戚。
吕布今为一州之牧。由其上表,分量十足。曹氏父子,即便心中,万千不愿,亦需慎重以待。
镇东将军兼领徐州牧,吕布府邸。
闻陈宫所言。吕布不解:“保举虽易。然,曹氏父子必不应。事不可为,徒令人耻笑。不表也罢。”
陈宫却早已窥破天机:“董承乞将军,举伏完为司徒。董重必亲举,曹孟德为司空。”
“何人为太尉。”吕布又问。
“当为大司农张温。”陈宫笃定。
“上公又当如何。”
“可不置矣。”陈宫慨叹。
“闻蓟王已班师。不日就藩。”吕布又道:“传檄讨贼否?”
陈宫摇头:“蓟王,无意关东。”
“何以知之。”吕布将信将疑。
“将军不知,先帝起居遗诏》乎?”陈宫言道。
“旧时京中传闻,先帝于困龙台上,另有起居遗诏》,传位‘贵子’。后闻遗诏为永乐董太皇所得。今当为蓟王所藏。”吕布答曰。
“将军以为,‘贵子’何人?”陈宫循循善诱。
“当是……”吕布正脱口欲言“董侯”二字。然心中一动,这便改口:“麟子。”
“叔侄相争,天下三分。”陈宫一声叹息:“先前,太师总朝政。于蓟王有裂土之恩。有太师一日,蓟王必无二心。今,太师为曹贼所逼,陨身殉节。虽满朝公卿,然蓟王已,无可感恩。”
吕布心中一惊:“莫非,蓟王欲立阿斗为帝。”
“蓟王何为,将军且从壁上观。”陈宫虽未笃定,然十有七八。
西宫皇英殿。
“皇英”者,娥皇、女英之并称。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乃蓟王万里传书,为二宫太皇所建。
蓟王本欲以长安宫,为太皇行宫。奈何二宫太皇,久居蓟宫,不欲移驾。于是,问过王太后,遂另造皇英殿以栖身。蓟王出征满载,宫殿已筑毕。西宫三殿,增成居中,昭阳、兰林,一上一下。皇英殿,又居昭阳之上。因是太皇所居,故高九重。金碧辉煌,巍峨壮丽。乃蓟王宫,最高之大殿。
内中用度,精益求精,各处陈设,尽善尽美。二宫太皇,足可颐养天年。
“王子师殒命,王上再无掣肘。”董太皇似有忧思:“阿斗,可为帝乎?”
知其心牵董侯。窦太皇柔声相劝:“天下虽三分,然知阿斗称帝。叔侄三人纵阋于墙,亦必外御其务。”
“然,河北远盛关东。叔侄合力,亦非王上之敌。”董太皇仍心有不安。
谓“听者有意”。窦太皇不禁言道:“长姐,可有未尽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