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五章 辽东八百里加急 (求支持)
    都是千年的狐狸,一点就透。

    听到苏然的提示,朱由校和九千岁一下子就惊醒了过来。

    是啊。

    他孙承宗在怎么允文允武,但说到底也是文官集团的人啊。

    他能够值得信任吗?

    这个问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思索,任何一个智商达到正常水平的人都知道答案。

    这东林党的文官要是靠得住,那母猪都能上树了。

    当然,可能孙承宗忠君爱国,节操满满,跟其他的东林党大不一样。

    但是在这种关乎着江山社稷的事情上面,谁又会去像个煞笔一样赌别人的忠诚和节操呢?

    故而,在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后,朱由校不由得心有余悸的说道:“幸亏苏卿提醒的及时,不然朕怕是就要铸下大错了啊。”

    九千岁的脸上这时也是写满了后怕:“咋家也是差点儿忘了,这浓眉大眼的孙稚绳还是东林党的人。”

    只不过在心悸后怕之余,主仆两人此时的心里面也充满了庆幸。

    这也是幸好还有苏然能够看清楚这件事的利益关联。

    否则,真把孙承宗调去整编戚家军和白杆兵的话,怕是这两支大明劲旅就要成为东林党的势力范围了。

    对于迫切需要夺得权利的主仆二人而言,这种后果绝对称得上是灾难性的。

    “微臣不过是拾遗补缺,尽到本分罢了。”苏然不卑不亢的回道:“想来就算是没有微臣的提醒,陛下和干爹过一会儿也定然能够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纠葛。”

    “说得好,若朕身边之臣,有苏卿一半儿的公忠体国,那朕这偌大的江山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之境地。”

    朱由校极为满意的夸赞了一句。

    九千岁听到这话也是心里面感到舒坦无比,不过嘴上还是问道:“干儿子,这孙稚绳既然不可行,那你的心头可有什么合意的人选了吗?”

    朱由校也是颇为感慨的接话道“是啊,苏卿,这人选的问题,看来还是得你来做最后的决断,不然朕怕提拔上来的又是一个白眼儿狼。”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苏然为朱由校和九千岁阻拦了一场天大的危机产生,那么他们也不会吝啬于给苏然一个培植羽翼的机会。

    苏然听出了两人的潜台词,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若陛下和干爹问我的意见,那我肯定是首推......”

    然则!

    正当苏然的心仪人选马上就要脱口而出的时候!!!

    哐当~

    就见得紧闭的房门被人暴力撞开。

    旋即,冯三连滚带爬的来到正厅中央,对着朱由校和九千岁惊慌失措的尖叫道:

    “陛下,干爹,大事不好了!!!”

    “辽东八百里加急,老奴亲率五万建奴进攻奉集堡和虎皮驿,蒙古人重兵盘踞于辽河一线,沈辽重城,全线告危!!!”

    “你说什么?!!”

    本来怒焰滔天的朱由校在听到冯三的奏报后,顾不得发泄心头的怒火,咆哮道:“这不可能,现在才是正月,辽东的雪都还没化完,老奴哪儿来的胆子敢进攻沈阳和辽阳的,狗奴才,你敢骗朕,朕非要杀了你不可!!”

    九千岁亦是不敢置信的爆呵道:“冯三儿,你给咋家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然没有说话,脸上尽是思索之色。

    “皇上,干爹,奴才冤枉啊,奴才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决计不敢欺骗您二位啊。”

    冯三哭丧着脸:“现在整个京师已经乱成一团,文武百官齐聚紫禁城,就等着陛下您回去主持大局了。”

    “该死的建奴,朕非要灭了你们不可!”

    见冯三不似撒谎,朱由校暗自咬牙唾骂了一句,然后对着苏然和九千岁说道:“走,回紫禁城!”

    话罢,他一马当先的往紫禁城方向跑去。

    苏然和九千岁则紧随其后......

    因为御马监离紫禁城也就是隔着一条护城河的关系。

    所以,在花费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后,威严大气的皇极门就出现在了君臣三人的面前!

    走在皇极门前的阶梯上。

    看着一脸好奇的苏然,朱由校却是不放心的嘱咐道:“苏卿第一次参与朝议,不清楚其中的程序,待会儿大伴儿记得多看着他些,切记不要给那些文官留下什么把柄!”

    “陛下放心,老奴省得!”九千岁点点头。

    “微臣多谢皇上!”

    苏然没有拒绝朱由校的特殊关照。

    因为他很清楚明末的政坛到底是复杂到了何等程度。

    如果有谁天真的以为,凭借着几本史书记载,就能够在这一时期的官场上混的如鱼得水的话,那么绝对会被如狼似虎的百官给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而就在这话赶话的功夫,三人也迈步进入到了皇极门中。

    早已等候在此的文武百官,在看到朱由校后,不禁躬身拜道:“微臣参见陛下!”

    同时,百官也注意到了落后朱由校一步的九千岁和苏然两人。

    其中,九千岁是宫中老人,朝堂上的熟脸,所以并没有引发多大的关注。

    大部分人的视线,还是集中在了苏然的身上。

    看着这个皇帝的新任心腹,百官们表情不一。

    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是毫不掩饰的露出了厌恶之色。

    以五军都督府为主的勋贵武将们,则是愠怒和生气。

    属于阉党和厂卫势力的人,则是亲近和温和。

    无党派的孤臣和直臣们,则是面露好奇和探询。

    明末政坛的波云诡谲,由此便可见一斑。

    只不过对于这些意味不明的探究目光,苏然则完全装作看不见。

    按照九千岁的小声叮嘱,他来到一个身穿斗牛服的锦衣卫身后站定弯腰,一副官场老油条的淡定模样。

    丝毫没有初次参与朝议应有的紧张和局促。

    反正,你看任你看,脸红一下算我输!

    ps:今天查资料,发现好多名字都是用的清朝的,麻蛋,又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