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得到了汉献帝用玉玺印章后的圣旨后,钟演即刻回到了颖川,在那里,钟繇等人早已经等候他们多时了。
听到钟演并没有将汉献帝给劝服,脸上也是露出了遗憾的表情。但是看到钟演将汉献帝亲自授印的圣旨给带过来了的,倒是也不至于太过失望。
有了圣旨,就等同占据了大义,表明讨伐曹操是皇帝的旨意。在占据了大义的情况下,就是师出有名,从而一切都好办许多。
大义这种东西,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他代表的就是人心。
刘备最惯用的手法就是收拢人心,而历代成大事者,无不是对人心非常地看重。像是吴起,甚至都可以为部下士兵吸毒疮,从而导致部下对他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前仆后继地为他征战,勇不畏死。
民心亦是如此。
而钟繇所需要的人心,却不是后人所理解的那般,在汉朝,所谓的聚拢人心不是说聚拢下层百姓的心,而是天下士子之心。
只有士子才会被大义所左右,严格遵循礼仪忠孝。所谓的收拢人心,其实 更多的就是收拢的这些士子的人心。
这就像徐庶的母亲宁可撞梁而死,也坚决不让自己的儿子在曹操手下为官一般,一旦掌握了天下大义,取得了这些士子们的心,其所得到的收益,是远远要超乎别人的想象的。
而最容易影响人心的,即为大义。儒家在汉朝经历这么多代,其尊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大汉历经四百余年,更是根深蒂固,不是轻易可以撼动。即使现在汉帝身困龙宫,其所颁布的圣旨,也还是拥有这恐怖的号召力的。
不过钟繇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圣旨。
他想要的,是汉帝。就像当初项羽推出楚王以获得楚人的人心一样,钟繇也想要通过将汉帝推到曹操的对立面,然后联络刘备和孙权,在详细具体的规划之下,策划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啊不,是勤王行动。
不过当看到钟演仅仅是带过来一张圣旨之后,钟繇就心中明白,汉帝这是被曹操给吓怕了。
想到这里,钟繇的眼神不由得变得阴沉下来。
原本以为,这个汉献帝极为孱弱,只要自己稍微恐吓,或者以正礼相待一番,几番口舌下必定能让其跟曹操坚决反目。
但是他却是完全忽略了,汉献帝再曹操多年的淫威之下,早就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和胆色,他现在只是像当一只缩头乌龟,能够活一天算一天,皇帝当一天算一天。
目光不由得看向许都的方向,钟繇的一双手也暗暗握成了拳。
看来,自己必须要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了。
刘协,你就是不想去惹曹操,今日也没有你选择的份了。
谁让你是皇帝呢。
...........
其实,钟繇如果不是被曹操给逼急了,是断断不会选择与曹操反目的,但是如今曹操兵锋日盛,对世家的打压也越来越紧迫和严重,钟繇他们看在心中,最终还是下了死心,开始在背地里大规模地储存武器和战略物资,制定详细的步骤和计划,准备与曹操反目。
另一方面,钟繇他们也联系到了刘备和孙权,将四大世家决定反曹的消息告知了让他们。
但是在刘备和孙权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都表现出了无比的惊讶和心动,但是却并没有显露出更明显的意向,反而更像是在敷衍着一样一日拖着一日不答复。
因为现在,他们都正在忙着自己的那些事情——瓜分荆州。
现在的荆州已经基本被孙权 和刘备给瓜分完毕,刘备北进一路占据到了鱼复到南郡的地区,而东吴也得到了桂阳南部的地区,算是啃了一点儿骨头。
看到刘备吃了大块的肉,而自己只喝了一点儿汤,孙权自然是不痛快,于是这两天就一直在和刘备决议,这荆州之地的归属究竟是谁。由于赤壁之战,孙权出了太多的力,刘备方面理亏,最后也只能承认,荆州是吴候孙权的,自己只是暂借为容身之所。
可是孙权并不满足于此,他既然已经占据了桂阳的南部,就干脆让刘备把桂阳的北部也先“还”回来,先收回整个桂阳,其后再做打算。
这几日孙刘两家一直在为桂阳而争论忙碌。
钟繇的使者就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两家的,但是很显然两家都没怎么搭理他。
曹操?许都?邺城?那太远了,有心无力啊。
还不如眼前的荆州桂阳来得实际。
他们俩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都明白,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巩固自己手中的力量,迅速瓜分完荆州之后再向北用兵。
至于所谓的四大家族和曹操反目成仇这一件事,说实在话,他们还真的是不怎么相信的。
孙权更是直接以地方太远,力量不足为由直接拒绝。
开玩笑,你让我从江东千里迢迢调兵前去许都帮你们,万一这是个圈套,那我派出去的这些兵马岂不是有去无回?
至于刘备,则也是全神贯注地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最后还是扭头问诸葛亮的看法。
但诸葛亮的关注点却不在这里,他详细盘问起关于四大家族和曹操为什么反目的原因。当得知是因为曹植改革屯田制之后,他却是紧锁眉头,一言不发,仿佛是思考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曹植要改革屯田制。
改革屯田制这一件事,在诸葛亮看来,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尤其是赤壁战败,曹操内部不稳的情况下。这样做,固然从理论上看,最后是能够飞速地发展实力,致使国富民强的,但是,这也仅仅是存在于理论中。
因为这样做,就相当于直接侵吞了世家们的既得利益,不给世家们继续吸血,扩大自己实力的机会。
与世家决裂,在诸葛亮看来,远远比这不切实际的屯田制改革更危险。
如果是曹植提出倒也罢了,可是最重要的是,一向精明的曹操,居然也跟着自己的儿子犯糊涂。
这不禁让生性谨慎的诸葛亮感到犹豫和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