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世家,却是规矩了许多,不再敢多挑事了。
而这科举考试也是开始变得规律起来,现在就和宋朝的制度差不多,是每三年都会举办一次,每一次毕业一批学生,都会被吏部直接审查,入册登用,上任成官,所以每一批学生毕业,支持曹植的势力就会加强几分。
到了现在,曹植的大魏书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是数不胜数,不少的各个方面的人才,都通过科举的选拔,进入了朝廷谋得了一官半职,如今已经是遍布在朝廷的方方面面。
而这些寒门子弟们,现在在曹植的得势下,也是纷纷挺直了腰板,原本背地里都在躲着世家的他们,现在已经敢于和世家对着干,虽然还不敢太过分, 但是最起码说话干事做啥的也都不在像以前一样畏畏缩缩,而变得硬气了许多。
很多自己治下的事情,也都可以由自己完全拿捏,而不用再估计世家们的阻挡了。
所以现在,可以说曹植的势力发展的是如日中天,一日好过一日,一日强过一日,主角培养出了支持自己的实力,而那些世家豪族们,则没有办法,只能多多少少有一些去支持曹丕的,以此来获得依仗和曹植对着干。
不过,虽然支持曹丕的家族有不少,但是同样的,也是有不少是不支持曹丕的,他们既不投靠曹植,也不支持曹丕,只是处于观望状态。
毕竟从现在看来,曹丕与曹植之间的胜负,尚未可知。
曹丕的优势就是在于他在曹昂死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长子,他的长子地位是他最大的优势,同时他在做公子的形象也是打造地极为恭谨,根本就挑不出来任何一个毛病。
但是曹植的优势可就简单了,但是同时也是最为有力的几个。
那就是曹操的喜爱,以及地位的卓越。
因为曹植的屡立功勋,曹植现在的职位已经是位极人臣,身为吏部尚书,同时兼职礼部尚书,还是关西的大都督,爵位高达一等公爵长安公,占有封国从洛阳到西北,如此权势,可谓是曹操之下的第一人,这断断不是曹丕所能与之相比的。
而且曹操现在很明显地是更为喜爱曹植的,所以就目前看来,虽然曹植是第三子,但是却是他能够成为世子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这一切,这些世家自然也是看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因为曹植是极力打压世家的人,而且正是打压世家这各种策略的始作俑者,所以这些世家们自然是不可能跟着他混,因此,除了郭家这样一些没落的小世家,还有一些即使被削弱也是无伤大雅的中型世家之外,那些个大型世家没有一个是选择跟着曹植的。
就算不跟着曹丕,至少他们也不会跟着曹植。
但是曹植对此却是显得很无所谓,这一点儿,他早就想到了。
自己强逼着他们将吃下去去的大片土地以及众多人口吐了出来,他们还会选择跟着自己,那才是真的不可思议呢。
但是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强势,对曹丕具备着足够的碾压力,让这些世家不敢再轻易地投靠曹丕,那么自己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其实曹丕自己也是有点能耐的,他在曹植到处搞事的时候,自己也还搞出了一个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按说应该是曹丕上台之后采纳当时作为吏部尚书的陈群的意见,在黄初元年提出的制度,算是上呈察举制,下接科举制的一个制度,在曹植的印象中,存活持续了大约有四百余年。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
至于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是从察举制中演化而来的,类似于科举制中的最终审查官、主考官。
大、小中正产生后,再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即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的流亡人士,无论其是否出仕皆要登记其上,表内还要详记年藉等各项信息,分别品第并加评语,由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再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0 ...
但是在现在,这个却是他多次向陈群请教之后,陈群才教给他的。
曹丕之所以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因为曹丕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很明确。
既然曹植是在拉拢寒门,那么自己就要结交世家。而这九品中正制,正是对世家大大有利的制度,因为九品中正制保证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实际上还是掌握在世家的手中,只要是世家能够从曹丕这里尝到甜头,曹丕自然就会得到他们的全力拥护。
而且曹丕为了加强对曹植的对抗,还把九品中正制赋予世家的权力给扩大了,基本上已经很贴近察举制当初的选拔,由此一来,不少的世家都是很支持曹丕的,世家之中拥护曹丕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提出来后,上交给曹操,曹操居然也是超乎意料的同意了。
其实曹操也是有他的考量。
虽然世家对朝廷的吸血让他感觉很是不爽,但是世家毕竟在中原是树大根深,科举制和屯田制也才刚刚实行几年,与已经存在数百年的世家相比,还是有些蚍蜉撼大树的感觉,一 时半会儿,肯定是不足以分庭抗礼的。
而曹植的大魏书院也才不过刚刚步上正轨,虽然在曹植的雄才大略以及杨修、周奉。丁仪兄弟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始终还是刚刚渗透进入朝廷的官僚体系,还没有占据官职的主动权。大部分上品的官员,其实还是隶属于数大家族的世家人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曹丕所拿出来的九品中正制也是非常有效的折中手段,曹操在看明白这一点后,也是同意了曹丕在曹魏的某些地区可以适当地对曹植当初所立下的科举制度进行整改,让它们更符合世家的口味一点儿,好以此来安抚世家,不让他们生出乱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