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范宁验证了陈意猜想的魔石能量激发机制之后,终于给魔石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了理论基础之后,相关研究的难度骤减,大家再也不用去像盲人摸象那样的瞎猜了。
再加上激光尾场粒子加速机制的确立,微观物理的所有实验不用排队等待了,华科院的微观物理大佬们现在真的是一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中。
蓝星的物理学家一直以来探寻物质构成的方法都是利用加速器使粒子束加速获得极高的能量,然后让高能粒子束轰击原子核或者基本粒子,观察撞击之后所产生的“碎片”。
但是随着研究深入,粒子撞击所需要的能量也增加了很多个数量级,这个时候需要的粒子加速器再也不是几块金属板就能在实验室里拼出来的了。
想要建造一个可以用于实验的加速器,动辄管道长度十几公里几十公里耗资上百亿刀,现在蓝星的那几个宝贝想要用的话还得排很长时间的队。
而范宁确立了激光尾场加速机制之后,华国的基本粒子研究便又恢复到了以前那样搬台仪器到实验室里就能开始做实验的情况了。
这种改变对于相关研究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再结合这么多年来魔石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很多微观物理经典猜想与理论被证实或推翻,一系列新的理论形成这让内地的微观物理研究飞速的进步。
然后大家终于将自己的魔掌伸向了银与铜这两种元素。
自从意外的得到了黄钻之后,大家就一直都想用银或铜来替代金子,但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只能慢慢的试,这完全就是在等待瞎猫碰到死耗子,但也没办法,本来黄钻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具体运行机制谁也不知道,只能瞎猜。
而现在有了具体的方向之后,被卡住的研究进展一下子便起飞。
一年前,华科院的某次实验中终于成功的利用黄钻与银以及铒元素在粒子轰击的条件之下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被命名为银钻。
六个月前,铜元素的相关实验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样利用银钻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新的产物,被命名为铜钻。
一克黄钻可转化为两百三十一克银钻,同等质量下蕴含的能量比例为5:1。
一克银钻可转化为三百一十三克铜钻,能量比例为3:1。
换算下来,一克银钻相当于0.9吨标准煤,一克铜钻相当于0.3吨标准煤。
自此,华国就算将用铜钻供应所有电量需求也稳了,至少一百年内是不用担心黑钻会被用完。
除了这一点之外,很多基础物理研究的突破也带了很多的应用,譬如说宇宙四大基本力的研究。
人工制造重力场什么的现在还不太现实,关于强核力与弱核力,陈意穿越前杨米尔斯规范场的存在性与质量缺口都是世界七大难题之一。
现在暂时只能进一步的对强核力的各种现象进行观测进而找出更多的数据进行推导,想要实际应用的话估计只有魔石这个天外陨石能被应用了,而陈意也不可能奢望天上能再掉下来一颗类似魔石的陨石。
应用方面,最大成果应该是电磁方面的应用了,通信、探测技术的革新。
世界上的所有原子所蕴含的电荷量不同,所以可以吸收不同数量的电磁波。
利用原子的这个特征,就可以利用电磁波来确定组成一个物质的各个组分比例、空间分布等重要参数。
当然,这个理论其实一直都在被应用,譬如x射线探测就是这个理论之下的成果。
现在强核力、弱核力这两种与电磁力息息相关基本力的神秘面纱被钻出了一个缝。
虽然这两种力本身想要研究出什么应用成果估计还要等工业体系进步到一定程度才行,但是对于电磁力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探测与通信。
探测强度与精度的提高,对精密仪器设备运行的数据搜集的就越齐全,甚至都不用将仪器拆开才能得到具体的数据,这对精密制造业的帮助不可估量,而机床就属于精密仪器的范畴。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为工业母机或工具机。
从十五世纪钟表匠用的螺纹车床和齿轮车床,到“华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记载的磨床,再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伴随瓦特蒸汽机发展的炮筒镗床和汽缸镗床,都为后来的机床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机床的种类非常繁杂,按加工对象可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花键加工机床、铣床、刨床、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和刻线机等。
机床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制造业,工业体系的推进必须要有母机技术的推进,国产的精密仪器不行、芯片不行、航空发动机不行那都是机床不行的原因。
整个工业体系之中其他很多部分陈意都能靠面板和黄钻这两个开挂的东西绕过去,但只要机床不行,他还是得回过头来去解决那些他曾经绕过去的那些问题。
数控系统、铸件、丝杆导轨、主轴、刀库、钣金这些核心要素只要一个不行那整体就都不行。
陈意老早就将芯片的坑给填上了,但是对于机床他也是一阵挠头,如果机床不能赶上的话,就算芯片现在保持一定的优势,未来终将会被反超。
他就只有一个面板,又不是那种可以随便发黑科技的系统,面板就算能进行日常的数据反馈,但那也得需要陈意自己慢慢摸索搜集数据才行。
数控系统陈意老早就解决了,而其他的核心零部件,初期靠着青龙学习小组从欧洲与日国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资料慢慢的缩小差距。
现在材料革命完成之后开始大力反哺,很多项目都出现了大量的突破,机床这个一直都悬在陈意心里的疙瘩才消失。
看着眼前的歼十一,陈意感觉整个人都飘了起来,解决了机床问题,歼十一的那些设计指标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研发团队再也不用因为核心零部件加工能力不足,去做出一些为了妥协的设计了。
当测试开始之后,整个风洞内部狂风嘶吼着从高速旋转的叶片中吹出,带起了滔天的巨力打向歼十一。
不一会儿阻力、升力、测力、横摆力矩、俯仰力矩等各种参数都一一显示在了大屏幕上。
陈意和歼十一设计总师杨院士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下一步改进的讨论。
这个风洞群要比川蜀的那个大的多,配备了136座配套的低速、高速、超高速气动力和气动热试验设备和特种试验设备。
不仅低速风洞、亚声速风洞、立式风洞、跨声速风洞、跨超声速风洞、高超声速风洞、激波风洞、高超声速风洞、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热冲风洞、飞弹道靶全部都一应俱全。
而且还有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华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商飞魔都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航燕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华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金陵水利科学研究院,这么多科研单位一起合作研发出来的黑科技——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
现在,不仅是各种飞机、导弹,高铁、汽车也可以在这里吹,甚至有了十五米宽轨之后,一些中小型舰艇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相关的风阻、热阻抗压与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
风洞实验基地隔壁一圈就是各种导弹、火箭弹、飞行器、载具、轨道列车、船舶制造工厂,自从内地用电方面开始变得豪放了之后,大家有事没事都会带着各种玩具来这里吹风。
现在同一时间,这座歼二十隔壁的一堆风洞里,052d驱逐舰、055驱逐舰、直-10、青蛙-2、海龟-2、chr15-2型动车(数字15表示十五米规矩)等一堆玩具都正在吹风。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