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三月中,轧钢厂的医疗部已经扩建完成。
从原来的三层小楼到如今的五层。
并且分为了十多个科室还有将近三十个病房。
其中有神经科,中药科,呼吸可,消化科……
而被调来的诸多医师中,担任石景山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和副院长都是陈阳的熟人。
一位是此时此刻,整个中医界的泰山北斗,蒲辅周。
这老爷子也是个妙人,来的时候特意给陈阳写了封信。
信中只是寥寥几行文字。
却暴露了这老爷子来这里的主要目的。
“小阳,你这小东西可真不是个东西,给了老七那颗人参王,却忘了你蒲爷爷。”
而副院长则是新晋的神经科博士生,陆兴邦。
此时的他已经从研究生毕业,成为了一名研究西方神经科的博士生。
有过留洋经历的他,很荣幸的成为了这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他和陈阳虽然有过过节,但是后来陆兴有感于陈阳是位有真才实学的中医。
也就放下了那些过节,不再纠结于一个轧钢厂的医疗部。
04
反而是重新回来研究室专研他所学的方向,神经科。
在一篇论文的功劳下,他荣幸的获得了一位博士的赏识。
得到了在其门下学习的机会。
那一片的论文名为。
论冰锥手术是否能够让暴躁的神经安稳下来。
他是研究49年的诺贝尔奖,从中获得的灵感。
既然西方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精神病人的暴躁问题,那么他也可以在这里尝试一下。
陆兴邦当然不会知道,这一届的诺贝尔胜利奖被评为二十世纪之耻。
他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确认这人是否有着精神疾病。
所以,在贾张氏交到他手里的第一时间。
他便已经决定了贾张氏的命运。
那就是,无论贾张氏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更为简答的说。
是否患有暴躁症。
他都会动用这个手术,然后将其扩大到整个四九城。
从而获得名利双收。
他的博士导师虽然告诉过他,这个手术在西方虽然流行过一阵子,不过后来还是因为一些原因被禁止了。
研究可以,但不要动用在人体上。
但陆兴邦早就想要在神经领域干出一番大事来。
很早他就研究过很多关于冰锥手术的书籍。
其中最大的问题点出在进行冰锥手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呆滞,记忆减退等症状。
不过,那些问题会推迟一段时间才会被发现。
眼前的贾张氏,舌头已经断裂。
并且其文化水平几乎等于零,还不会写字。
那完全可以用贾张氏来证明自己的手术成功。
就算是失败,这贾张氏也不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也能默默承受。
就像是前些日子的那个叫做何雨水的姑娘,两根手指是好的又能怎么样。
只要没有人发现,那手术只会在医疗记录上留下两个字。
成功!
……
第一次,神经科讨论中。
贾张氏的病情已经被确诊。
由陆兴邦发起,并提出其患有暴躁症,假想被害症,捎带有自残倾向。
这些已经能够证明。
神经科内,共有关于这方向的12个不同程度的医生。
其中,以七比五的投票,确定了贾张氏患病。
说来也是可笑,是否患有疾病竟然是通过投票决定的。
接下来,一份确诊病单被送到了三方人手里。
法院,派出所,以及亲属秦淮茹。
法院当即表明,贾张氏需要在医院中观察,等到不再有对社会安全的危害性后,才批准释放。
而派出所则下了结论。
贾张氏割舌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秦淮茹的伤人嫌疑被排除。
最后,等确诊通知书到达秦淮茹手中时。
只听到组装车间的工人说。
当时,秦淮茹直接晕倒在了工位上,并且在晕倒后还在不断叫着贾张氏的名字。
……
一天后,贾张氏的手术在有些简陋的无菌病房开始了。
这是整个四九城,或者说整个大夏第一例冰锥手术。
是否能够成功,也就看这一刻了。
陆兴邦带着白手套,手中拿着一根早已消毒的特长无菌针管。
在一种医生的观察下。
那针管从贾张氏的左眼上方穿透,并抽出一些白色物质。
那是大脑前额叶。
手术很成功。
在结束手术的那一刻起,贾张氏那暴躁的眼神彻底的平静下来。
就像是一团湖面上的死水,安静却又死寂。
……
等陈阳知道这个消息时,已经是三月二十号了。
因为陆兴邦的副院长身份,这场手术在第一时间便被封锁到只有神经科的几位医生知道。
到做完手术,直到贾张氏恢复行动后。
这次手术的细节才被披露出来。
只是在陈阳知道的那一刻,他的火气便冲了上来。
冰锥手术,20世界诺贝尔之耻。
真不知道他陆兴邦是怎么想的,让 西方的耻辱在来大夏的这片土地上刮上一次风暴吗。
而且,这个时间点不比其他时间。
一旦这个手术被上面承认。
届时,风波刚起,那么会有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
到时候,可不是牛棚不牛棚的问题了。
而是这个人,当场便废了。
现在的人民医院,神经科在五楼。
而中医科则是在一楼的左半侧,那里几乎没有什么人过去。
医科主任是一个四十多的坐堂老中医,陈阳几次接触下来。
只能说这老中医的药方,有效却甚微,有小功无大过。
勉勉强强的在陈阳这算合格。
但是那脾气可是一点都不小。
每天都想要指使陈阳干这个,做那个。
直到蒲辅周又一次在会议上从侧面的说了一下这事,这老中医才收敛了一些。
这让陈阳想到了后世里,中医的一些窘境。
有能力的人,就是被这些喜欢用明面身份的败类打压下去了。
弄得后世,闻中医而骂街。
就在陈阳想要跑出去是,老中医悠悠的说道。
“陈副主任,去食堂给我打一份柿子炒鸡蛋,记住告诉打饭的,我要少西红柿多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