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四十二章 江南道总督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当帝王回到崇政殿的时候,渐渐明白过来。御史大夫郑直言的话其实半真半假。要干掉一个名声很好的臣子,根本不需要三年,百姓们重点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其他的都只是茶余饭后吃饱了肚子有了好生活之后才会去关注的。如今要不是大宋百姓日子多数都过得可以,谁认识你李戎生,能知道个北军的建制就算不错了。

    而且,只要御史台这个象征着正义的地方,能够配合刑部一起对李戎生的一些‘劣迹’进行传播,那么就算三个月不够,六个月恐怕也就可以了。

    只是可能因为李戎生名声目前正盛,所以适当的延长,和用其他事来转移百姓注意的辅助。

    但不管怎么说,肯定不是像郑直言说的那样,要三五年。

    三五年,都已足够百姓忘掉一个英明的君主,更别说大臣了。

    郑直言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还是因为想保住李戎生罢了。

    李戎生之所以被百姓们重视,不只是在民间有很多拥趸,在朝中也有很多。现在若不是朝廷上有很多人都被换掉了,那么肯定朝会中吵嚷一片了。

    御史台这边暂时陷入了僵局,但刑部没有。

    刑部尚书把罪名罗列出来给了陛下过目,陛下看了后很是满意,褒奖刑部尚书说你很能干,不愧是朕倚重的人。而事实上刑部尚书本身并不擅长这种事。他是让刑部的一个小吏给他想的。

    那个小吏职位不高但能力很强,尤其是这些偏门的东西,做起来游刃有余。在刑部尚书还是侍郎的时候,就被收入他的门下,做他的谋士。如今随着高升刑部尚书,也有所升迁。这个小吏当然就更卖力的为尚书大人做事了。

    就算这次尚书大人是让他想罪名构陷大将军,他也毫不犹豫的去做。

    大将军在百姓们心中是个好人,但是大将军的很多建议和做法,也曾经让他们这些小吏少了很多捞钱的机会。

    比如大将军建议禁止所有官吏在私自会议上饮名贵的好酒,若是被举报把就得免官,搞的他们在聚会上得用普通的酒坛装剑南春。很是麻烦...

    在这个太平盛世,大将军还这样去搞他们,他们只不过混点吃喝,捞点小银子。大将军也不看看梁国魏国那些官吏们,谁个不是肚子都撑得装不下还在往里塞,我们大宋官吏混这么点也不行吗?又不是刮的老百姓受不了,刮的老百姓没日子过,刮的老百姓怨声载道,何必如此认真?

    有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在盛世下,人人都还像在苦难中一样去生活,去怎么怎么努力,那这样的盛世还有什么意义?大家还不如一起过苦日子。

    人就这一辈子,短短几十年而已,能在活着的日子里,过得舒坦舒心,只要不过分,不就行了吗。

    既然你大将军如此搞我们,那现在我们有了机会也搞搞您恐怕也无可厚非吧。

    陛下对刑部尚书给的方案很满意。在跟刑部尚书讨论的时候也说到了御史大夫讲的关于民心的问题。

    问刑部尚书怎么看。刑部尚书还是之前的意见。只要同时出来一个对百姓很大影响的政策,百姓的视线就会被转移过去。就不会在意北军李戎生被换了。

    然后陛下又单独把户部尚书叫来,想问户部能不能出点对百姓有利的政策,户部给的意见是对百姓好的要么就是对赋役的免征,或者少征。但如此一来就会减少国库的收入。对百姓影响不大的政策虽然对国库没什么影响,但转移不了百姓的视线。反过来能转移百姓视线的大政策,对国库影响大,平衡是个很难的事。

    陛下也明白,有些头疼了。

    ---

    这天,帝王在崇政殿里批阅奏折。

    忽然批阅到一封大宋江南道总督奏上来的。

    江南道总督,跟陛下的发小现在的丞相大人从小就关系很好,陛下上位后,丞相大人上去了,他也跟着就从县令提拔成了江南道总督。

    身为总督的他,大着胆子想了很久终于提笔给陛下上了一封奏折。

    内容就是关于对北军的整顿。

    在奏疏中,他首先批判了北军的各自为政不听朝廷。然后痛陈如此下去北军将会出大问题,可能会给大宋带来极大的危机。然后是陈述自己关于北军问题必须要解决的认识。从多个方面来向陛下痛陈,如果不解决,所带来的问题。他隐晦的提到了多年前的淮南王谋反之事,对大宋带来的麻烦。

    几万将士的牺牲,无论是淮南王叛军还是北军的伤亡,都是大宋的将士,有这么几万人,拎出去打梁国魏国也是好的。浪费在内耗中实在是极其不值得的。

    淮南王在先帝时,是绝对不能被提起的,谁要是提起就会被先帝一番呵斥。

    谁都知道先帝曾经跟淮南王的关系是多么的好,淮南王的反叛对先帝的打击有多么的大。

    现在先帝驾崩,新继位的陛下则没有这种逆鳞。江南道总督拿淮南王的事举例意思很清楚,北军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步淮南王军的后尘。

    当年淮南王叛军遇到了李戎生的北军,但之后如果北军反叛陛下还能不能有像当初李戎生这样的人来平叛那就不一定了。

    不管怎么说,总督大人力请陛下一定要尽快把北军的问题解决了。

    奏章中一通说之后。

    总督大人说起具体的做法。

    当然,他说自己只是有点想法,上书只是想把自己想的说给陛下听,自己自然是知道陛下或许根本不需要他的建议,毕竟朝中大员们的计谋就已经够多了。但身为臣子,臣心中有话,虽然明知道没有用,但臣还是要说出来,就算陛下觉得臣废话太多臣也要说。

    帝王觉得这个臣子说话很有意思,很直,很对自己的喜好。

    单凭奏折看到现在,帝王就觉得一定要见一见这位总督。

    忠心,敢说。

    他很喜欢这样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