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殿下好好考虑,绝对也能想的明白,目前咱们在明面上强攻已经不占任何的优势了,只有使用一些违背常理的办法才能找到突破之口来。”苏辞墨一双明亮的眼眸盯着拓跋恒说道。
“嗯,今日着实劳累了你,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户部的职差便不必回去了,下午在府中歇息便是,我自会使了陈风帮助你去户部说一声。”拓跋恒那俊朗的眸子上一双杏眸颇含着温情的对苏辞墨道。
苏辞墨微微点头,一双不厚不薄的双唇微微漏出一抹淡笑来。
“辞墨谢过三殿下了,那么辞墨便也不打搅了,就此告辞!”
苏辞墨拱手给拓跋恒拜了一礼。
拓跋恒点了点头,苏辞墨便快速的转身退出了三皇子府去。
苏辞墨走后,拓跋恒便立刻召集来了自己的一众谋臣。让他们在府中商讨起这之后该如何在朝堂上行事的计策。
针对苏辞墨之前提出的意见,拓跋恒大概给各位谋臣讲述了自己对于苏辞墨提出的捧杀太子之法可行的利弊性的看法。随后又询问了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谋臣们听完苏辞墨给拓跋恒提出了捧杀太子的法子,大家都一个个的面面相觑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有几位谋臣,脸色甚至有些难看的僵硬着。
“三皇子,请恕老臣直言!捧杀之法虽然听着十分的有效用,可是若是施行起来一旦失败,那可是不可挽回的错失啊。”一位老臣站起身来,拱手对拓跋恒说道。
此话一出,立马其他几位老臣也跟着纷纷点头,应和了起来。
“三皇子,他说的极其的对!如果此法不奏效,那么殿下您所有的心思也都白费了呀。你想想咱们已经潜伏在太子和七皇子身边如此多年,如若到了最后一步却还是功亏一篑,那岂不是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另外一位长着黑色胡须的大臣满脸犹疑之色,看着拓跋恒说道。
“对呀,殿下此法实在是太过危险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也不是十分的适用呀。”
拓跋恒听了各位老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见解之后,心中微微产生了一些犹豫之感,于是他开口询问道“那你们说说看,你们看来本殿下还有什么法子可以突破太子和七皇子的重围呢?”
拓跋恒脸色微微难看地看了大家一眼。
左思右想了一遍,拓跋恒还当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好的法子能直接应对这次的灾难的。
如若此时,拓跋恒和七皇子继续合作针对太子,虽然说能保一时平安,并且还能将太子拉下太子之位来。但是未必拓跋恒便能从此事之中全身而退出来,并且还能不惹起陛下对他的猜疑,实在是十分的难呀。
“一旦太子真的落下了太子之位。殿下,你可有什么打算让皇上不考虑你的出生,让你取代了七皇子继承那太子之位呢?”一位老臣有些犹豫的提到。
拓跋恒微微的咳嗽了几声。随后又紧接着开口说道“本殿下只是觉得此事实在是难解。用寻常的法子已经很难达到想要的高度了,除非用一些特殊的法子。而这特殊的法子便是苏大人提出来的捧杀之法。”
拓跋恒脸色审视的看着坐下的众位谋臣们。大家最后议论了一番,还是觉得苏辞墨提出的法子虽然危险,但却也是一步铤而走险的奇招,或许只有这样的奇招能救殿下与危难之中。
随后众人又议论纷纷了一阵子,针对这捧杀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随后拖把恒便请了那些谋臣们回去,有了谋臣们的建议,拓跋恒对于以后的行事更加有想法了。
他下发了人手到太子府去监视太子和府中的一众人的关系。随后又加派了一些人手,去接触太子和太子妃身边的人。
很快它派出去的那些人便收到了一些有用的情报,回来转告了拓跋恒。
那些人告诉拓跋恒很说太子和太子妃私下里的关系好似并不亲密,二人之间在府中经常发生争吵。
太子妃来自与拓跋姓氏世代有姻亲的马氏氏族。
马氏为开国元勋,只是在这一代皇后的选举上,马氏没有合适的女子所幸没有被选为皇后的氏族。但是皇上也答应了马王爷将其的小女册封为太子妃,而这马氏的小女马若安,便是本朝的太子妃。
太子府传说她与太子关系不和,拓跋恒微微感到有一些惊奇,但是很快拓跋恒便想到了一条可以帮助到自己的计谋。
他使人立刻去调查太子府内太子与太子妃关系不和的内幕。随后他派去的人观察到太子经常流连在自己的侍妾的寝屋内,而对于太子妃确实处于一种经常不闻不问的状态。
拓跋恒感到很是奇怪,于是他询问了自己的手下,致使这二人开始产生间隙的究竟原因到底是何。暗卫们又再行去仔细调查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太子对于太子妃家族背后是否支持他而感到了疑虑,所以跟太子妃发生了争执。
而最后的结果则是太子妃也对他突如其来的指责丝毫不为相让,这使得太子暗自在心中觉得这马氏家族是想要跟自己对着干,于是便冷落了太子妃。而他本人心中其实或许对于府中另外一位姬妾更为满意,所以才会更加喜欢流连与那位姬妾的屋中,造成了和太子妃更多的不合。
而那位姬妾则是礼部尚书府的嫡女李哲兰,她为人也十分的阴滑狡诈。至于她为何要博得太子的喜欢,拓跋恒不得而知,但是这位姬妾却是足足让太子妃在太子的面前失了颜面。
拓跋恒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立刻派遣自己的暗卫,让他们在那是马王爷的府邸外四处传信谣言。让府内的丫鬟下人们都知道太子妃与太子在太子府不合之事以及太子宠爱姬妾,故意冷落太子妃之事。
很快事情按照他所想的发展,马王爷得知自己的女儿在太子府受了委屈,顿时心生怨念。于是他写信询问了太子府内的女儿,是否太子一直在针对她与她发生争执,而这一次的询问结果却是真的,马王爷得知以后十分的生气,决定要跟那太子斗一斗,让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能够压抑一下。
翌日朝堂上,皇上与往常一般上着早朝。
有关于苏州传来了今年发了大水患的消息,导致农民们的良田被淹了数千亩,百姓已经吃不饱饭,请求皇帝能开仓放粮,救急百姓们于水火。
皇上很是无奈,询问各位大臣们,接下来这个问题该如何的解决。
太子如往常一般喜好表现,立刻在殿中向皇上表示到,通州今年粮产丰收,赋税也已经足额缴纳,不如就利用通州的大丰之年来抵御这一次苏州水患之灾。将两地的粮食平分了发放给居民,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不饿肚子的活过这一个年份。
本来此时大殿上也没有多余的人来回答关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太子的答案一出,众位朝臣们皆纷纷鼓掌,表示其对于百姓们十分的用心。
皇上却觉知微微有些不妥,但是碍于朝臣们都在夸奖太子,于是他的面上也没有摆出太多的颜色来。
但是很快,马王爷却在此时走了出来。
他大步向前叩首在皇帝陛下的面前,随后开口道“皇上!臣确实觉得太子的问题着实回答的不好!若是此时急于将通州的余粮分发给苏州的百姓,那么通州的百姓肯定会说皇上您偏心于其他之人,故意剥削了通州百姓的钱粮。如此这般对于皇帝您治国来讲属实不是一个大道呀。”
此话一出,正中了靶心一般,皇帝顿时也觉得自己心中亦是这般的想法,如若用通州百姓的余粮去救济苏州的灾患,倒显得自己实在是吝啬又小气,不能体谅民生之艰苦,百姓之不易呀。
皇上立马点头如捣蒜,随后开口说道“太子你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连这么拙漏的办法都能提得出,也枉费朕对你一番教导之心了。”
皇上微微表达了自己十分失望的心情,随后便立刻吩咐了退潮,他这件事还是决定要自己私下里再考虑一二再做决断。
太子当众被皇上表达了不满的心情,顿时那些看好他的朝臣们面上都立刻露出了不好的神色。大家纷纷在退朝后议论皇上是不是不喜欢太子之类的言论,有些声音甚至不慎跑进了太子的耳朵里。
太子听见了朝臣们议论纷纷的声音,也得知使得自己被骂全部都是因为自己的准岳父,马王爷的提议。他心中对于太子妃氏族更是不满了几分。
看了看日子今日还没有给皇后娘娘请安,太子心中十分的不悦,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不给自己的母后请安,否则她肯定会觉得自己懈怠了朝事。对于未来又是一次不好的影响。
太子想罢,立即转身去了皇后的宫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