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话是不错,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十分愿意支持。”
“但问题是,这么大的科研项目,需要的资金至少是上百亿,而且还不一定有结果。”
“一旦失败的话,那么所有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时间就全部打水漂了,一般人能接受得了吗?”
开口的是沪旦大学一名电子信息方面的教授,他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心声。
有人愿意出钱给他们做研究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个研究项目实在太大,不仅是体量大耗资大,风险也是极高。
“我理解,科研毕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坦白地说,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已经做好了这个项目失败的准备。”
李晋坚定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所有人,坚定地说“1年时间内,至少200亿的资金,全部到位,而我需要的,是国内所有这个领域的尖端技术团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研发国产光刻机!”
200亿!
这个数字出口,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在坐的都是顶尖专家不错,但在经济上,他们可都是拿着月薪领工资的普通人,或许薪酬比其他家庭要高很多,但是面对200亿这个数字,还是让他们心神颤动。
“200亿,把这个会议室塞满都不成问题吧。”有人压低声音说。
在议论纷纷中,上官洵转头看向李晋,开口问道“阿晋,这笔资金是你自己出,还是有其他融资?”
李晋说道“晋晴一力承担,不涉及任何融资,所以整个项目只需要对我一个人负责就行。”
“而且在整个公司内,科研团队的优先级是最高的,资源和资金全面倾斜,并且不被任何行政事务所干扰。”
李晋的话,让上官洵也挑了挑眉毛,“阿晋,你考虑清楚,这是200亿,一旦研究失败的话……”
“如果失败的话,晋晴会有破产的风险。”李晋接着上官洵的话说下去。
“不瞒各位说,晋晴目前现金流很紧张,虽然正常经营不是问题,但要是突然负担起这么大的一个科研项目,必然会陷入到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
李晋略作斟酌,而后道“但是在我看来,公司和人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事情,不管多难,就趁早做好,眼下的困境,对晋晴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李总,你没考虑过等一段时间等公司的财务状况稍微缓解,有一定的现金流之后才进行研发吗?”一名宏观经济学的教授问道。
李晋轻笑一声,说“从一般经济学规律来说,的确应该这么做,但是我这么一等,要等到什么时候?”
“时不我待,我们已经等了太久了,实在没有时间再等了,总要有人第一个冲上去!”
“别人不上,我上!晋晴上!”
李晋还有一些话没说出来,要是可以的话,他真不想现在冒着拖垮晋晴的风险强行上这个项目。
但是,现在已经2000年,马上智能手机的元年就要到来,平果的新一代智能机必然已经在研发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