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贫、富、分、化!”
    ……

    王淹等外地官僚也想有所作为,他们曾经都是主导朝堂的存在!如今编辑史书,则落差太大,心气不顺!

    为了上位,于是揣摩朝政,思想进谏,以为上位之资!

    他们以前主导朝政,为增加朝廷收入,所用的手段,并无什么创新,不过是历史上历朝历代惯用的手段。

    而炎国的新政,则高出了他们的一个档次!

    王淹等对新政十分敬佩!

    仔细的研究新政的内容。

    意图从中找到破绽,展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他们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群策群力、绞尽脑汁之下,倒还真让他们找到了“把柄”。

    他们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是大益于皇权、大益于百姓、大益于国家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问题由他们提出来,如果要解决,势必也将任用他们!

    他们将得到重用,摆脱被拘束在修史上的困境。

    而这个要命的问题,说起来也不神秘,也是老掉牙的问题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历朝历代,之所以不能长久,内乱不绝,病根就在这里了!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贫者经济破产,直到典妻卖子卖身,沦为奴仆!

    富裕的大地主不仅占有土地,而且占有人身!

    国家从小农自耕经济、租佃制经济,掉落到领主农奴制经济。

    地主与领主为了利益最大化,向佃户、农奴进行严酷的压迫搜刮,最终逼得佃户、农奴造反,成为乱贼,天下大乱!

    王朝财政依赖地主、领主交纳,站在了他们的一边。对乱贼进行镇压!

    官民矛盾极端化!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  众  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而那些贫民,多如蝗虫,官民干仗的最终结果,无不是旧的王朝灭亡!

    随着旧王朝灭亡的,是新的王朝在它的废墟上新起!

    ——

    炎国的新政,做大了“蛋糕”,能掩盖、缓和这个问题,却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炎国的佃户人口,庞大无匹!炎地在三成以上,吴楚蜀五六成,齐晋秦三地更是高达八成!

    新政做大蛋糕,这蛋糕谁吃了?

    哪怕特许随机,抽签决定,那前提也得是有地啊!

    没地的话,你就是抽到了种棉花的特许权,你种哪里呢?只能卖给地主!——归根到底,还是地主啊!

    对棉花等进行生产加工,这些又是谁在做呢?

    仍旧是富裕阶层啊!

    是他们在投资,建工厂、建商号!

    蛋糕的大头,是被他们吃掉了!

    他们只会在新政越来越富裕!

    而庞大的佃户阶层,在这其中,能吃到什么?顶多是因为富裕阶层的需求,而成为雇工,赚的一点钱。

    可是,物多则贱,雇工也一样会,那么多的佃户,那么多的劳动力,能赚几个钱呢?

    工厂里的雇工,工钱看似高,但是,用度也大啊,尤其是住这个方面!

    老板多住城市繁华之地,工厂也在城市,而城市房价极高,雇工们哪里租住得起?

    一间房的租金,抵得上工钱的七八成!

    租住不起怎么办?

    一则合租,多人共同出钱,合租一室,聚集而居,平担房租。

    人越多,单个人的负担就越轻,但同时也就越拥挤、环境越恶劣!

    要想住的好,担负的房价就越贵!

    一则在无主郊外,找些破板破席囫囵的搭个栖身之处。形成贫民窟!

    织工一年到头不知生产多少布匹、丝绸,可是,一年到头,有谁舍得买一匹布过新年?更不用说丝绸了!

    他们舍不得买,那么,新政要兴工商,大力推动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去卖给谁?主体只能是占人口少数的富裕阶层!

    而大多数人口,消费占比其实是极少的!

    这里面,有个危机啊!

    王淹等人认真研究之后,发现了这个隐藏的危机!

    ——贫富分化→消费不足→生产过剩→大失业!

    ——无地失业的雇工,没吃没住,造反,天下大乱!

    当王淹等人,集中精力,揣摩趋势,得到这个结果之后,又惊又喜!

    震惊的是,这未来的危机,与以往朝代都不一样!

    以往的天下大乱的危机,是起始于城外、乡下!

    而新政推行之后,危机的爆发地点,却是城市!

    喜悦的是,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自己能耐的体现啊!

    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能未雨绸缪,发现这个危机,岂不是能耐?

    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又思索着如何解决。

    主旨思想,只有四个字均衡贫富!

    若是没有解决之道,只把问题提出,丢给皇帝,毕竟低了一筹。

    他们知清流倾向平民,张瑜为政地方时,打击豪强,退田还民,政绩昭著!

    便又与清流,私下里进行会商!

    最终,他们拟定了一份奏疏!

    ——《请均衡贫富疏》!

    王淹主笔,高洁、周成、张瑜等人具都署名!

    成与不成,这都是刷名声的好机会啊,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十一朝会。

    首辅高洁出班,启奏此事!

    王淹将这功劳让给了他,他也不吝啬,作为回报,大表王淹等人之能力、之功劳!

    奏疏呈现到了刘玄的御案前。

    此时此刻,刘玄的心头,是十分的震惊的!

    ·贫富分化!

    ·生产过剩!

    ·新形式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

    ·这个王淹,竟然能看出这个问题!

    ·不简单啊!

    ·绝不能因为他们是古人,就小觑了他们的智商!

    ·在智商上,他们并不落后于人!

    奏疏刘玄并没有细看,只扫了开头的两百来字,眉头紧皱,合上了奏疏,说道“兹事体大,此事待后专门议论!”

    朝会上,礼部又有是启奏。

    经过各地方的筛选、推举,有国旗国徽样式,各3634种,送到了朝廷!

    刘玄嗯了一声。

    国旗、国徽象征帝国,可以提高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件事,十分重要!

    点点头,说道“很好。既然送来了,朝廷就按章程进一步的筛选吧,先由你们礼部组织下在京三品以下官员,选个十分之一出来。”

    户部尚书道“是。”

    ……

    很快,朝会完毕。

    刘玄回到天宁宫,花了十几分钟,把《请均衡贫富疏》看了,传召王淹、高洁、张瑜三人。

    须臾,三人到了宫门前求见。

    刘玄命宫人宣进。

    三人进殿,躬身行礼,刘玄道“坐吧。”

    三人谢恩,坐在一旁。

    刘玄的目光,往王淹瞧去,说道“高爱卿说这奏疏上的内容,主要是你想出来的?”

    王淹微欠身子,恭敬的回话,他既没有否定,却也没有把功劳独揽在自己身上,也说了其他人,说是食君之禄就要担君之忧,一起想出来的。又说高洁等人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属于群策群力的成果。

    他回答的小心谨慎,因为与炎帝并无多少接触,并不了解他的脾性。

    对于这件事,给新政“找茬”,他的心底,还是有些担忧的。

    虽然看炎帝向来的言行,是个圣明之君。

    高洁、张瑜等人,也都认为当今圣上是千古难得的圣明之主!

    这样的圣君、明君,你给找出问题,他必定是不会不满、报复的,只会欣喜,高兴还来不及,会得到重用!

    高洁、张瑜等人,当然也知道王淹穷尽心力搞这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不甘寂寞、不想在修史书中荒废了这一生呀!

    就是想有所作为呀!

    自古以来,这样的能臣,是不少见的!

    翻开史书,那是历朝历代都有!

    但是,他们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却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在帝制之下,核心的人物,是皇帝!

    皇帝的个人的性格、喜好、觉悟、智慧,决定着他们的命运、帝国的命运!

    遇到圣明之主,你提出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皇帝会大喜,重用你,进行变革,你能火箭冲天般迅速升官!

    皇帝的性格如果强硬,那么变革就能持续的推行下去!

    但是,皇帝的性格如果软弱的话,那么,政策推行一段时间,遭遇反抗之力后,皇帝就会坚持不住,最终半途而废。

    皇帝如果昏聩的话,你提出问题,那就是找死!

    ·朕御天下,还能有问题?

    ·明明是天下太平好不好!

    ·你丫居然说有问题!

    ·朕看你丫的才是有问题!

    ·你丫的诽谤君上,是想找死啊!

    ·来人!拉出去,砍了!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能臣建功立业,那也是要冒风险的!

    王淹也是看炎帝有明君之象,才敢不甘寂寞、有所谋求,如果炎帝是个昏君的话,那他就绝不会冒这个险!

    与其冒险被砍头,不如低调了修史书,太太平平过一生呢!

    故而虽然有所担忧,但心里却更有六七成的把握!

    炎帝是圣明之君,必会高看自己、重用自己!

    刘玄点点头,说道“朕早就知道你了。你在楚国的时候,朕就对你的名字如雷贯耳了。你是个能臣,朕是知道的。能看出这个问题,就足见你的才能了。”

    王淹听皇帝这样说,心头暗喜“有戏啊!老子又要飞起来了!”嘴上连忙谦逊,连道惭愧。

    “贫、富、分、化!”刘玄眉头起皱,一字一顿的说道,顿了顿,轻叹一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刘玄的脑海之中,浮现出前世在学校时,课本上的许多诗词句来。当年为了背诵这些,可是没少吃苦头啊!滴水穿石般的学习,令这些句子,深深的刻在了脑海深处。

    王淹、高洁、张瑜三个人,忽见今上露出悲悯之色,神情恍惚,吟诵出这些从来也没听过的诗句来,不由的震惊!

    三个人都悄然从座椅上滑落,跪倒在了地上。

    所谓君忧臣辱!

    这些诗句他们虽然从没有听过,听起来格调不连,似也不是一首。但是,却都蕴含着一个调子!

    这个调子,这是奏疏中提出来的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句话,出于汉书,说的却是秦时的事。

    商鞅在秦国变法,“除井田”,分田到户,土地私有,“民得买卖”,导致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成风!

    富裕的、有权势的,兼并得田连阡陌;贫困的则无立锥之地!

    秦国数代明君,坚持变法图强,虽然内部有土地兼并问题,但是,在军功爵制度下,立功就有赏,其赏赐极高!

    军功爵制,把军功分为二十级,最低一级叫做[公士]。

    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岁俸五十石。

    一顷为一百亩。

    (秦时一百亩,约为炎国此时的七十亩。秦时一石,约为炎国此时六分之一石。)

    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重!

    而这,还只是最低一级的爵位的赏赐!

    最高级的是[彻侯],那待遇,简直就要升天了,岁俸千石、田百顷、宅百处,还能食邑万户!——此即所谓的万户侯!

    这样的军功赏赐之下,内部的矛盾就向外转移了,与其内斗,不如参军去抢外面的别的国的财富!

    这也是秦队犹如虎狼,战斗力爆棚的原因!

    然而,吞并了六国之后,秦国以小体量,吞并数倍于自身的地盘、人口,不好好的消化吸收,却马不停蹄,仍旧对外扩张!

    当时炎地所在的岭南这两路,还是蛮夷所居,秦朝派了五十余万大军前来开疆辟土!

    秦朝此时已经停不下来征伐吞并的脚步了。

    庞大的军功集团,等着建功立业,发家致富呢!

    他们绑架了朝政!(这一现象,与前世漂亮国的军火集团问题极像。)

    秦制在六国推行,土地兼并的问题,又迅速蔓延!

    秦朝也不能停下脚步了。

    一旦停下,矛盾不向外转移,就会向内卷——内爆!

    更可怕的是,始皇帝还在大兴土木造长城、造陵墓……

    秦朝命短,一统六国不过十四年,土地兼并的问题,其实还不甚严重。

    汉承秦制。汉朝寿命绵长,土地兼并问题才发展为一个要命的大问题!

    这一问题,如附骨之疽,纠缠神州两千年,像一张黑手,左右着列代王朝、天下苍生的命运!

    两千余年来,不知多少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个问题,又不知想出了多少办法,想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命运的车轮,从未停止,无形的手推动着他,一切意图阻挡他的,最终反被他碾压的粉身碎骨!

    ……

    ——————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