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温芸萱刚嫁人,就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徐夫人。这对于温芸萱和徐夫人来说,都是很难熬的日子。温芸萱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徐夫人的身边,徐夫人也从来没有这么久不见温芸萱过,过些日子相见,徐夫人肯定和温芸萱有很多话要说。为了避免到时候徐夫人没了精神,香菱现在劝说徐夫人好好休息。
“也好,这件事情等老爷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再去询问一番。这女儿刚嫁出门,想来晚上魏予惠定然会以思念女儿为由把老爷叫过去。我要是想要去找老爷,怕是还要跑到雪院去瞧魏予惠那幸灾乐祸的神情。算了,且让她先得意几天吧。等谦王府的高侧妃出手对付温雪儿,等我的萱儿在询王府站稳脚跟,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徐夫人心中笃定,谦王府的高侧妃和温雪儿是万不可能和睦相处。
“夫人说的极是!”香菱附和着徐夫人,瞧着徐夫人入睡。
新婚第一日,新妇是要去给长辈请安。温雪儿自然也不例外,她和沈奕北的长辈们都在皇宫内,自然也是要进宫才能去请安。所以,温雪儿即便再困顿,也不得不坐在妆台前,由着人给她梳妆。
好在,身旁不缺伺候的人手,这些事情不用温雪儿去亲力亲为。她也能趁此机会,再闭上眼小憩一会。
“王妃,王爷让人来问您收拾好了没有。今日可要快些,要去给皇上,太后,太妃和皇后请安。回来之后,高侧妃带着各个院子的姨娘会过来给王妃敬茶。时辰有些紧凑,还望王妃可以快一些。”来的是王府里的丫头,是被高侧妃安排过来伺候温雪儿的。
身为王妃,温雪儿身边伺候的人自然不能少了。不过按照规矩,温雪儿只能陪嫁过来两个丫头,所以这剩下的人,都是谦王府的人。温雪儿初来乍到,连自己院子里的人都还没有认全,就要去认王府里的诸多女人,这对她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不过,到底是丞相府出来的,虽然一直跟着姨娘生活,但温雪儿的规矩也不算差劲,朝着面前的小丫头挥了挥手,告诉她“本妃已经收拾好了,马上就过去,还请王爷稍等片刻。”
昨日沈奕北自然是在新房中休息,不过上朝之人素来起的都早。虽然如今休沐,但沈奕北也没改变自己的习惯,早早的就起来了。以至于温雪儿还在梳洗打扮,沈奕北就已经在门外等她好久了。
“走吧!”由着人服侍穿上了属于王妃的朝服,站在镜前温雪儿还有些恍惚,甚至有些不可思议镜中的人竟然是自己。终究是理智在前,知道沈奕北还在等着自己,温雪儿也不敢再多耽误,带着芸儿就出了门。
今日进宫,温雪儿就带了芸儿一个人进宫。
高太妃的头上还有太后,皇上和皇后,按照规矩沈奕北要带着温雪儿给另外三位请完安之后,才能去给高太妃请安。
沈奕北带着温雪儿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宁寿宫,温雪儿从前也来过几次皇宫,不过那时候都是以温家小姐的身份过来。且是个庶出的小姐,根本没什么人在意,更别说这宫里的丫鬟和公公了,都只认识徐夫人和身为大小姐的温芸萱,压根没人知道温雪儿是谁。
可如今不一样了,温雪儿以谦王妃的身份入宫。这些丫鬟和公公非但要对温雪儿恭恭敬敬,还要放下手中的东西,跪下给温雪儿行礼问安。这些待遇,从前温雪儿可是从来都没有享受过。一时间,温雪儿又以为自己在做梦了。
宁寿宫外,沈奕北规规矩矩的让人去禀报太后,自己和温雪儿在外头等着传召。
“太后,谦王和谦王妃到了。”太后用膳的时候不喜欢人在一旁伺候,所以就连苏木也不会打扰太后用膳。只是沈奕北和温雪儿到了宁寿宫来给太后请安,苏木怎么着也是要告知太后知道。
至于让不让那两人进来请安,还是全凭太后定夺。
“这么早就过来了,哀家还以为他们两个会在皇帝下了朝之后再进宫来请安呢!估计他们两个还没有用早膳呢,正好请他们进来,陪着哀家一起用膳吧。”虽然不喜欢人伺候自己用膳,但太后还是喜欢儿孙陪着自己一起用膳。
只是,这个时辰皇上和沈阳熙都在上朝。皇后在永宁殿受着众嫔妃的礼,都没有空闲过来陪太后。刚好沈奕北和温雪儿过来请安,也算是赶上了陪着太后用膳,太后自然是高兴,赶紧让苏木请他们两个进来。
虽然太后对沈奕北娶了温丞相的女儿这件事情非常不满意,对沈奕北也颇有微词。但只要能有人陪着自己用膳,这些过节就暂时被太后忘在脑后了。
“儿臣沈奕北给母后请安,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儿媳温氏温雪儿给母后请安,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奕北和温雪儿进来之后,温雪儿连太后是什么模样都还没有看清楚,就被沈奕北拉着跪了下来给太后请安。
“快起来吧,怎么今来这么早,也不说让王妃好好休息休息。用过早膳了没有?”太后脸上堆着笑容,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个人,轻声询问道。
“回母后的话,儿臣本来也想着让王妃多休息一会,只是王妃惦记着要来给母后请安,这才让儿臣带着过来。不成想母后竟在用膳,儿臣打扰了母后,还望母后恕罪。王妃催促的急,因此还未曾用过早膳。”沈奕北客客气气的跟太后说话,丝毫没有亲近的意思。
不过,话里话外都是在维护温雪儿。倒是让温雪儿略显震惊的侧目瞧了一眼沈奕北,也把功劳都推到了温雪儿的身上,好让太后明白温雪儿的孝心。
一时间,温雪儿心中一股暖流划过。她还从来没有在旁人口中听到如今夸赞自己的话呢,就连温雪儿的母亲魏姨娘,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