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虽是生活必需之品,但我们好像也从来没有重视过它,觉得是一种重要但很简单的物品。整个博物馆逛下来,发现原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学问,光是看古时打井时所需要的工具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了。
博物馆里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模型,可以让大家更形象的了解挖井的原理,不管大人还是小朋友都对此兴趣满满。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够生动,有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喜欢,因为那里可以看到真正的制盐过程。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而现在我们的食盐分为海盐、井盐、盐盐等,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吃的大多数是海盐,其实不然,因为海盐杂质比较多,提纯成本较高,所以现在我们吃的盐以井盐为主。
燊海井,凿成于1835年,工程历时三年,井深100142米,它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法造成,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既产卤,又产气。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现如今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
这个木质的大家伙叫“天车”,为燊海井的井架,高184米,有几百根圆杉木从下而上捆制而成,它的作用就是从深1000多的井里打卤水上来。这个在如今看起来仍然是庞然大物的大家伙,想想在当年是多么的壮观。
在燊海井,可以看到这个超大天车是如何从千米深的井下吸取黑卤上来,听到它发出巨大的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穿越回了100多年前,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制盐场景,由衷的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竖起大拇指。
燊海井低压火花圆锅制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制盐工艺,制盐的主要原料为卤、黑卤、盐岩卤三种。燃料为燊海井自产的低天然气。制盐的锅灶型采用圆锅灶,亦称瓮笼灶。主要制盐工具有灶笼子、铁铲、烟子扁、磨盐扁等。
制盐工艺共分为四大流程一是提清化净,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随后把准备好的黄豆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分离出杂质,以提高盐质。二是提取杂质。三是下渣盐、铲盐。最后是淋盐、验盐。
现在的燊海井虽然没有了鼎盛时期的壮观场景,但仍然能看到整个房间内白烟滚滚,两位工人守着热腾腾的八口大锅,日产量仍然有2000公斤。
这两位师傅是相当的酷,可能每天都会见大量的游客,早已对我们这些好奇宝宝视而不见了,任你如何激动的请教他,都是惜字如见,面无表情的回应你。
不过再酷的人还是逃不掉被美女“骚扰”的命运,茶杯、水壶、暖水瓶一个都不放过,两位师傅依然保持专业的“面无表情”,完全可以颁发最佳男配角奖了。
燊火在木上烧,有生意兴旺的意思,三个火象征着生意红红火火,同时寓意天然气的源源不断;海寓意盐井如大海一般汲取不完,财源滚滚。燊海井是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载负着无与伦比的神秘东方古老文化和自然精华,以及精湛创新的技术。
非常开心在这里还能看到这么有历史感又无比亲近的生产场景,自贡人把这里保护的如此完整,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