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时间,郑靖良才从郑荣泽的死讯中缓过神来。这两天里,除了郑瀚洋召见之外,他再也没跟谁说过话,包括李衍。
丧子之痛并没有减慢郑瀚洋的办事效率,他当天晚上便安排并出席了郑荣泽的葬礼,下令皇宫上下吃斋三日。待到丧事一了,就册封孙明诚为郑国供奉。
蒋华生,是孙明诚的化名。根据岳亭川那边送过来的资料来看,孙明诚的爱侣被韩泰清看上后,强征入宫。后来二人私会被韩泰清发现,孙明诚身负重伤逃得性命,而他的爱侣则是被打入冷宫,郁郁而终。
李衍合上了资料,摇头一笑。韩泰清既然能干出这般事情来,看样子类似的事情也没少干,自己当初是错怪凌寒宇了。
李衍虽然说不上正义,但变成如今这样,起因便是楚吟风见色起意。若是将自己放在凌寒宇的位置上,可能不光会杀了韩泰清,还会想办法让他在死前感受一下恐惧和痛苦。
郑瀚洋这么大张旗鼓地册封孙明诚为郑国供奉,挑衅意味十足。韩国两边的政权少不得要装腔作势和郑国起点小摩擦,以祭奠先王为名拉拢人心。当年这件事情,本就是韩泰清理亏在先,只要韩国敢来挑事,郑瀚洋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发兵。
很多李衍当年不懂的事情,现在都已经找到了答案。黑莲想杀马卫邦,就一定要逼马卫邦违逆楚国法律。得道多助,没人会管你的“道”是用什么手段得来的。只有什么事情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才能做到上下齐心,长治久安。
加入军队,有人是为了报国,有人是为了建功,有人则是只图饱饭。若是没有理由就向韩国动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将士会心生不满。厌战情绪是会传染的,最好的办法是让所有人从内心接受这场战争,认为这是一场“仁义”之战。
李衍微微一笑,心底对郑瀚洋的手段愈发佩服。这看似简单的决策,绝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几经权衡才定下来的。李衍不再去想怎么攻打韩国的事,那是郑瀚洋才需要操心的。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和郑靖良一起参与到进攻打韩国的战争,并扩大一下双方的伤亡比例。
嗯……看样子得叫点帮手过来了……
对了,还得麻烦岳老大一下,扫除郑瀚洋的后顾之忧,让这场战争足够惨烈。
……
韩国,丞相府内。
丞相沐白珏望着不久前才送来的情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情报从郑国送到自己手里,已经过了一天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后天,孙明诚就将被郑瀚洋正式册封为郑国供奉。皇后手里应该也拿到了这份情报,这将会是相当棘手的一件事。
不表态的话,若是被皇后那边抢了先机,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会有不少尚在摇摆的大臣站到她那边去,那对沐白珏掌控局势来说非常不妙。但若是采取行动,哪怕是一些小小的举动,他都怕真的惹恼了郑瀚洋。
如何把控表态的度,成了沐白珏如今头疼的问题。
……
后宫之内,皇后夏伊墨同样在为这件事忧心。她不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女人,这点从韩泰清死后她再也没有梳妆打扮,一门心思想要接管朝政可以看出。
她的儿子,也就是并不被沐白珏一派所承认的太子韩玄裳正在背后为她锤背。
韩玄裳满脸惧色,建议道“母后,不如我们先看沐白珏那边怎么办吧。就算这次被他拉拢了一些人,也不至于能只手遮天。
“况且他一直打着匡扶皇室的幌子,就算真的成事了,也不可能明着动我们母子两个。实在不行,我们带着钱隐姓埋名跑到楚国去算了。如果他惹恼了郑瀚洋,那就借郑瀚洋的手灭了他。然后我们割去大韩一半的土地求和,总比现在这样要好。”
确实,夏伊墨、韩玄裳两人真要比起算计,自然是比不过在朝堂上混迹多年的沐白珏。两权分立以来,两人没有享受到权力带来的一点便利,反而是吃东西都得让太监先尝,等一个小时确认无毒后,才敢去吃早已冷掉的饭菜。
夏伊墨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她也明白一味被动容易错失先机。但她终归还是缺少了一点魄力,举棋不定。夏伊墨最终缓缓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
泉阳城,封禅台上。
封禅台建设的初衷,是作为郑国交替皇权的地点。然而上百年以来,郑国所有的供奉,都是在这里受封的。只是一个高一点、华贵一点的台子而已,既然它有拉拢人心的价值,为什么要拘泥于那些毫无作用的规矩呢?这是郑国历代皇帝的共识。
郑瀚洋身着金色皇袍,皇袍之上印着数条五爪金龙,威风凛凛。他表情庄重而肃穆,身子站得笔直,完全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丧子之痛。
在他身后,孙明诚巍然挺立。见不得光的日子,他已经忍耐了许久。能以自己的本名重新站在阳光之下,用最痛快的方式进行复仇,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
封禅台周围早已挤满了围观群众。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郑国会不会因为多了个供奉而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只是想亲眼见一见玉花境修者的真容而已,俗称看热闹不嫌事大。
远处司仪对郑瀚洋比了个手势,郑瀚洋知道时辰已到,正步上前,双目环视四方。封禅台周遭很快就安静下来,郑瀚洋提气朗声说道“今日是大郑的大喜之日。孙明诚孙先生,正式加入大郑国籍。”
“除此之外,朕宣布,今日再册封孙先生为大郑第七位供奉!”
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境并没有稳定下来,燕国和梁国皇帝看起来对郑国一团和气,谁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包藏祸心。就算现在没有,若是知道了郑国边境空虚,那他们也会马上生出祸心。
郑瀚洋选择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册封孙明诚为供奉,除了稳定住孙明诚之外,也做了各方面的考虑。
阎罗王、卞城王还有都市王同时在针对合欢宗,梁国皇室一直在提防着十殿阎罗下一步的动向;燕国国教元溪派在宋帝王、五官王的统治之下,点燃了燕国与赵国的战火,燕国皇室应该不敢再横生枝节。从西北边境抽调三分之一的军力出来,应该不至于产生什么动荡。
韩国两权分立,皇后那边显然更好诓骗。到时候私下与之议和,里应外合之下,击破丞相这一派不算太难。等到韩国大势已去,就算单方面撕毁诺言,皇后也没处伸冤了。
至于灵音寺的人是一些硬茬子,背后还有四圣之一的地藏王渡空撑腰,没有必要和他们对上。许诺日后让灵音寺在郑国境内传教,他们应该会很乐意保持中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