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朝做为华夏有历史记载,最为硬气的王朝,信奉不割地、不赔款、不合亲、不对外妥协,将华夏人的骨气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是开拓疆域最广的王朝之一。
说起大明朝最为神秘之人,并非是开朝皇帝朱元璋,也非神机妙算的军师刘伯温,更非是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而是风水玄学、堪舆之术都达到神乎其神的汪藏海。
关于汪藏海,人们的评价就是神秘,他就好似凭空冒出来的,无人知晓他的出处,但鲜有人知,他其实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而做为华夏最难统合管理的地域,非福建莫属了。
然而,事非无绝对,福建这片地域,在大明朝统治的期间,大明完整地控制了这片地域,这一切,皆归功于一个人,那就是汪藏海。
汪藏海在大明统治期间,他左右逢缘,在权贵中游走自如,权力一度达到了巅峰。
汪藏海利用大明的军力,对福建地域实行统一管理,那是源于他对何家的忌惮。
当时的何家家主何坚,觉得汪藏海天资聪颖,学习能力极强,非常看好他,认为他能为何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着他当时的一丝私心,他传授了汪藏海一篇基础的修真要义,又将山海藏神决上篇授予了他,和一些太古辛秘,希望他能如发丘、摸金一样,成立一个派系,为何家寻找乾坤鼎。
然而让何坚没想到的是,他费劲心力培养的的人才,竟是个叛徒。
彼时天下连连战乱,何家预感天下将出明主,于是何坚就顺理成章地派汪藏海下山,令他辅佐明君,将来功成名就之时,他们行事就便利多了,这是何家一贯作风,如发丘、摸金等派,都是如此。
汪藏海从何家,得到了不少真正的辛秘,也学到无数知识,他膨胀了。
他天生野心极大,不甘心区人而下,于是阴奉阳违,暗中辅佐朱元璋,借他的权力成立了“鬼盗门”,这是一个专为朱元璋快速敛财的盗墓组织,由他担任首领,这个组织只有他与朱元璋知道。
“鬼盗门”成立之后,汪藏海也确实为朱元璋解决了军饷问题,同时他在盗墓的同时,也不忘乾坤鼎,然而他并非是真心寻找乾坤鼎上交何家,而是打着据为己有的念头。
而汪藏海的行踪至今成迷,有人说他参与了明祖陵的建制,为了明祖陵的隐秘,建成之后,他被朱元璋秘密暗杀了。
也有人说汪藏海早已预料,参与明祖陵建设会被灭口,所以在明祖陵即将建成之际,装死躲过这一劫,当然也还有许多说法,但无一例外,他最后的结局是彻底消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武夷山做为华夏四大自然遗产之一,历来就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之一。
武夷山的天游峰海拔四百多米,相对高度二百多米,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约一百多米落泉,峰上名木古树众多,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
天游峰是武夷山标志的景点之一,然而就这么个景色怡人的景区内,半山腰有一处被人挖空的洞穴,刚与汪远通话的神秘人,就在这处洞穴中。
这处洞穴,就是鬼盗门的据点,里面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像是宫殿般,这就是汪藏海在大明鼎盛时期,借助权贵势力,秘密打造的。
此刻挂完电话的神秘人,被一片阴影笼罩在其中,他打开电脑,调出了卫星地图,当他看到雁门山脉那一片空旷的沙海后,他沉默了。
雁门山脉呈围绕之势,中间是开阔的平原一览无遗,想要进一步探查何家人动静,非常之困难,更何况那里被誉为死亡沙海,谁会知道沙海中隐藏着什么。
“他们怎么会去那里,那里究竟隐藏着什么?难道与乾坤鼎有关?”一连串的疑问在神密人脑海中浮现。
思考了半响,神秘人最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事关乾坤鼎的秘密,而那片死亡沙海是解开乾坤鼎秘密的一处地方,否则何家没有理由前去那里。
二是,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们,也许是关于乾坤鼎,也许是另有他物,总而言之,一定是与乾坤鼎有关的,否则以何家人的宗旨,哪怕是再好的宝物出世,他们也未必会动心。
想到此处,阴暗中的神秘人,立刻拿出手机,手指翻动,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了出去,短信的内容也非常简短,也就是立刻召集几个人,和他外出一趟。
发完信息后,他也不多耽搁,立刻起身,朝洞外走去。
这时候的他,终于暴露在阳光下,只见他抬头望了望远方,一副惆怅之态。
他约五十岁上下,长着一张马脸,一双阴沉的眼睛,透露着岁月沧桑,但更多的是阴狠,若细细注视,会从中这双眼睛中感到阵阵寒意。
这人就是“鬼盗门”门主汪正,是汪藏海的嫡系后人,同时也是一名华夏为数不多的修士。
“六百多年了,何家你们终于要有所动作了吗?先祖您当年费尽心思,究竟想得到什么?这乾坤鼎难道真关乎着成仙之秘吗?”汪正注视远方,良久之后才喃喃自语道。
原来汪藏海在见过乾坤鼎的图画后,被上面那玄奥的纹路深深吸引了。
以汪藏海的所学,一眼就看出了鼎身问题,那看似如繁星般的纹络,实则是种文字,而且是非常古老的文字,至少可以追朔到远古时代,或是更为古老,被誉为起源的太古时期。
有了这一发现后,汪藏海果断背叛了何家,想独得这个秘密,表面上他还效忠何家,但实则所做一切,暂是为了自己。
这“鬼盗门”就是他一手创立的,为的就是先一步何家得到乾坤鼎。
但他所做的一切,最终被何家发现,最后他不得不诈死,来躲避何家的追杀,汪藏海可是深知何家底蕴的,六百多年前,何家人才济济,还不曾没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