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三章、费利克斯德意志之行
    前线的战败,加剧了伦敦政府的内斗,加上前段时间的政治丑闻,约翰-罗素首相被迫辞职。

    辉格党在新的大选中失利,皮尔派和保守党联合组阁,乔治-汉密尔顿-戈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新政府新气象,对乔治-汉密尔顿-戈登政府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近东战争。

    退缩是不可能的,这关系到了英国的国际地位。现在是英俄两强时代,要是伦敦政府这个时候退缩,就是对俄国人认怂,相当于承认俄国人的世界霸主地位。

    不要说利益上的惨重损失,光精神上带来的打击,英国民众都不能够接受。

    作为反战派的领袖,乔治-汉密尔顿-戈登理解了约翰-罗素的难处,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

    纵使伤亡再大,都必须要打下去。如果现在不遏制俄国人的扩张,未来大英帝国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唐宁街10号

    “诸位,现在轮到我们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了。巴尔干战场上的局势对我们非常的不利,根据前线发来的战报,联军随时都可能一败涂地。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继续开辟第二战线,或者说是第三战线。”乔治-汉密尔顿-戈登问道

    看得出来,乔治-汉密尔顿-戈登首相的内心并不平静,眉宇间夹带的几条皱纹,已经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

    海军大臣詹姆斯?格雷厄姆回答道:“首相阁下,从战略上来看,在克里米亚半岛开辟第二战线没有任何问题。

    俄国人的实力雄厚,不过受限于他们国内的交通,制约了力量的投放。因为早有准备,俄国人才有能力,同时支撑起高加索战场和巴尔干战场。

    实际上巴尔干战场,俄国人就严重依耐奥地利的后勤补给,不然他们早就打不动了。

    如果我们再开辟新的战线,很快就会超过俄国人的承受极限。就算战场上无法彻底胜利,我们也可以耗死他们。

    现在俄国人的黑海舰队已经完了,我们随时可以发起进攻。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把乌克兰沿岸和克里米亚半岛全部变成战场,让俄国人疲于奔命。”

    内阁换届,不过政府中的高层并没有大换血,和战争相关的陆海军大臣都留任了。

    海军大臣支持这项计划并不奇怪,如果不能开辟第二战线,怎么能够体现海军的重要性呢?

    权利斗争无处不在,与世无争是不可能的。尽管皇家海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死死的压制了陆军,他们也要不时跑出来刷存在感。

    “开辟第二战线可以,不过克里米亚半岛的情况有些复杂,岛上的气候和国内差距有些大,要是冒然发起进攻,非战斗减员会很严重。

    不如先在乌克兰沿岸登陆,从背后切断克里米亚半岛同大陆的联系,困死岛上的俄军。”陆军大臣斯坦利提议道

    “斯坦利先生,这次进攻的主力不是法国人么?”海军大臣詹姆斯?格雷厄姆问道

    ……

    进攻路线之争,已经变成了陆海军的主导权之争。

    事实证明,在英国海军比陆军牛叉的多,所以这场主导权之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巴黎

    拿破仑三世早就按耐不住了,这场战军事上输的起,政治上却输不起;法国输的起,他个人输不起。

    接到英国人的通知,法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决定,出兵二十万发起克里米亚战争。

    经过一番磋商,185年2月12日英法两国达成一致,共同出兵三十万,在克里米亚半岛开辟第二战线。

    这个时候巴尔干半岛上的大战,已经逼近了尾声,在俄国人不计伤亡的攻击下,联军还是没有能够守住斯利文地区。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成功的让奥斯曼人背了黑锅,表面上看来是俄国人从奥斯曼人的防线突破,然后完成了包抄。

    见大势已去,185年2月14日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下令法军突围,早有准备的法队轻而易举的冲破了俄国人的包围圈。

    他们是跑的顺溜,联军就被坑苦了。奥斯曼军队不要说了,直接被出卖了,三十多万大军战后跑出来的不足三万。

    英国人也悲剧的中枪,他们正忙着整编部队恢复战斗力,结果毛熊从背后杀过来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打的落荒而逃。

    清点损失的时候,奥立弗少将直接被气的说不出话来。这次战役失败确实和他们没关系,可是战场上的损失就糟心了。

    没得说,他这个远征军司令官降级了,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师长吧,好歹也保留了九千多部队不是么?

    剩下的自然是被打散了,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些人有多少战死、有多少被俘、又有多少跑丢了。

    君士坦丁堡联军总指挥部

    奥立弗气势汹汹的咆哮道:“佩利西耶,你个混蛋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大英帝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然不可能罢休,英国远征军损失这么惨重,要是连一个说法都没有,怎么给国内交代?

    “奥立弗将军,先冷静一下。阵地突然被敌人攻破,我们就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中,根本就没有能力通知你们。”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强行解释道

    “杂碎,这样的借口糊弄小孩去吧!俄国人就算是突破防线,也不可能马上完成迂回包抄,你派人通知的时间都没有?

    如果不是你们拿我们当替死鬼,恐怕法军也不可能撤回的这么完整吧!”奥立弗少将冷笑着说

    “这恐怕怪不了我们,贵国政府承诺的五万援军,在二十天前就该抵达,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影子。如果不是这支部队延期,这次会战根本就不可能输。

    现在走到这一步,你们也是难辞其咎。正是你们提供的错误消息,直接误导了联军的军事部署,才造成了这次失败。”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针锋相对道

    ……

    甩锅谁不会啊?危机关头,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没有联军部队殿后,阻挡了俄国人的追兵,法军能够这么完整的撤下来么?

    真要是提前通知,让英国人跑路了。他们挡住的那部分俄军,从侧翼包抄过来,法军搞不好要全军覆没了。

    就算是法军开挂,在前有敌军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能够跑出一半部队,那都是上帝保佑。

    现在就好多了,法军不过付出了两万多人的伤亡,就把主力部队全部给捞出来了。

    有海军的火力掩护,这些法军都可以守住君士坦丁堡了,从法国人的利益上来看,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的决策没有错。

    只不过后遗症相当严重,除了一直划水的撒丁人外,巴尔干半岛上的联军主力,就只剩下法国人了。

    奥斯曼帝国成为了最大的输家,直接把裤衩都赔进去了。收到了消息过后,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直接被气晕了过去。

    偏偏奥斯曼政府有气还没地方发,他们和奥立弗不一样,背后没有一个大英帝国撑腰。

    现在巴尔干半岛是法国人说了算,惹急了眼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也是会杀人的,难道还指望苏丹政府出头不成?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这口黑锅都背定了。法国人只要守住君士坦丁堡,伦敦政府就会默认这个结果。

    利益永远比真相更重要,即便是被坑的吐血,苏丹政府还不得不继续依耐法国人。

    奥斯曼帝国七层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巴尔干半岛,大半的工业都聚集在君士坦丁堡周边。(伊斯坦布尔地区)

    丢了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的实力还比不上瑞典、比利时,这个后果不是苏丹政府能够承受的。

    ……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做法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政治上却给巴黎政府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当然这种麻烦,拿破仑三世本人是愿意面对的。两全相害取其轻,国际政治上的麻烦,影响到的是法国利益;总比战场上输了,动摇他自己的统治基础要好。

    吃一堑长一智,奥立弗少将现在非常佩服前任的先见之明,他现在坚决反对和法国人联合行动。

    伦敦政府同样不满法国人的做法,向拿破仑三世施加政治压力,要他们给个说法。

    有英国人带头,奥斯曼帝国自然也跟着抗议了。迫于盟友的压力,拿破仑三世做出了让步。

    在接下来的巴尔干战场上,法军独立承担挡住俄国人,守卫君士坦丁堡的重任;英国人和撒丁人负责搞定希腊和黑山;奥斯曼人损失最大,作为安抚他们可以划水了。

    战争经费,毫无疑问这是英国人承担大头50,法国和奥斯曼各自分担25,没钱英国财团会提供贷款业务。

    明确的作战任务划分,解决了联军的内部矛盾,同时也为即将开起的克里米亚战争蒙上了一层阴影。

    ……

    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费利克斯首相跑遍了德意志二十多个邦国,现在来到了联邦议会所在地——法兰克福。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外交努力,费利克斯首相还是有收获的,起码几个自由市都旗帜宣明的表示拥护“神圣罗马帝国”。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些自由市是受民族主义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他们的政府本身又受民意影响最深。

    剩下的邦国,要么表示反对,要么犹豫不决。总之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在找借口拖延,没有谁傻乎乎的表示反对德意志地区统一。

    普鲁士王国也没有闲着,他们的代表往往先费利克斯一步抵达,提前和各国政府沟通,共同反对重建“神罗”。

    高层的情况民间是不清楚的,大部分德意志民众对和平统一持乐观态度,理由非常的简单——还没有那个邦国政府直接反对。

    民众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可是邦国政府不敢乱说话啊,总不能说因为“神罗”不靠谱,用武力统一才能让德意志地区真正的合并吧?

    奥地利准备了这么久,弗朗茨都不敢竖起武力统一的大旗,这些小邦国政府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被统一的对象,反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支持呢?甚至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还不能将重建神罗的路堵死。

    万一统一不可避免,重建神罗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道路,因此大部分德意志邦国统治者们的态度都很复杂。

    想要反对重建神罗,又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期待有人当出头鸟,搅乱奥地利的计划。

    到了现在,“重建神罗”的口号已经响遍了德意志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费利克斯每到一地,都会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如果这么下去,费利克斯很有可能被后人成为“国父”,屠夫首相的名声都没有人叫了。

    这一刻,他成为了和平主义的代言人,未来没准还会变成铁血首相,反正弗朗茨是不会出来抢风头的。

    忽悠人可不轻松,尤其是忽悠一群老狐狸。费利克斯不断的向各个利益集团许诺,统一过后的各种好处,不时还要回答大家的疑问。

    向资本家们吹嘘大市场的好处,向贵族们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向民族主义分子兜售强国梦……

    总之就是一个字——吹,不管他们信不信,也不管能不能兑现,费利克斯首相一路上都在尽情的吹。

    引用一句话说:“每一名政客都是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吹得口干舌燥,实际上带来的作用,仅仅只是降低了大家的抵抗决心。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中立,重建神罗他们可以接受,想要他们出力就免谈。

    大家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有看到收益之前,就不要指望他们投入。

    这种结果,费利克斯是满意的。本来就只是想要他们中立,现在能够忽悠一部分支持者,已经是赚到了。

    这次公关的重点是南德意志地区,这里才是奥地利影响力最大的地区,还有很多利益共同体存在,拉拢这些人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