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零七章 鸣金!
    甘奇又在城墙之下坐了一个下午,战事依旧没有开始,今天停战了,意料之外,却也不那么意外。

    辽军大营之中,情况显然不怎么稳定。

    到处都在议论纷纷,故事随着人言传播者,甚至也开始有了添油加醋的版本。

    十几万人的大营,犹如一座城市一般,无数的营帐排列得漫山遍野,人与人聚在一起,没有鼓声,便也只有相互谈论之声。

    南院枢密使被太子快打死了,南院枢密使的侄子差点拔刀把太子给杀了,四千南院兵马也差点哗变了。

    为什么?这是重点。

    至于到底为什么,兴许也不那么重要,底层的人,最喜欢听的故事自有一个版本,不论这个版本与事实的出入是大还是小,人们都更喜欢这个版本。那就是下层的人被压迫了,被冤枉了,被不公正对待了。

    唯有是这样的故事,才是人们喜欢听喜欢传的故事。

    所以故事的版本虽多,但是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那就是好人没好报,所有人都亲眼看见了耶律乙辛奋勇攻城的模样,也见到了那些南枢密院的兵马奋勇攻城的模样,尸山血海去了,回来落得这个下场,这种事情越是让人愤怒,便越是传播甚广。

    皇帝耶律洪基也有应对之策,那就是把各部大小军将召集来,说上一些语重心长之类的话语,也暗示一下众人要管制一下麾下之人,不要以讹传讹之类,当皇帝,也难。

    这一天,皇帝都在做救火的事情,军心不稳,还谈什么打仗?

    打仗就得众志成城,心无旁骛,一个个前仆后继往前冲。精气神最重要,思想就是精气神,一旦士卒们脑袋里有了多余的想法,问题就大了。

    皇帝到处救火,安抚人心,却在傍晚时分,忽然听得有人来报“陛下,北院枢密使回来了!”

    “啊?”耶律洪基有些意外,他之前甚至都不不确定耶律仁先是否还活着,因为一直都没有确切的情报证实耶律仁先还活着,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不免如此。

    “陛下,北院枢密使已然到得大营,要不要召见与他?”

    耶律洪基环看中军大帐,点了点头“快快召来。”

    不得多久,耶律仁先就走进了大帐之中,白白胖胖的,衣衫也干干净净,看起来没有受到什么虐待。

    只是耶律仁先自己低着头,不敢抬头见人。

    耶律洪基却哈哈大笑起来“仁先回来了,好,极好,仁先一回来,朕便是如虎添翼,仁先快快一旁落座。”

    耶律仁先,本来是真正有罪的,他是实打实葬送了十万大军的败军之将。耶律乙辛还有借口,借口说是乃蛮人与达密里人带了许多部落临阵脱逃了,但是耶律仁先却没有丝毫借口能解释他的失败。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皇帝却不能发火,也不能开口治罪了。这种情况,让耶律洪基都觉得有点憋屈,不是滋味。

    如果没有耶律乙辛昨天的那一档子事,此时耶律洪基必然是要大发雷霆的,把十万大军葬送了,岂能不治罪?

    耶律仁先倒是自觉,头往地上一磕“臣有罪,臣死罪!”

    皇帝又看了看左右,尴尬一笑“如今大战当前,且不谈什么罪不罪的,既然你回来了,那当一心为国,你我君臣一心,定要把宋人赶出燕云。”

    耶律仁先眼泪说来就来,他是真感动,他以为自己回来之后肯定要获罪,没想到皇帝这么宽仁。

    北院枢密使,本就是宰相高官,帐内也有许多他的亲信官员与军将,特别是军将,如今大军之中多是北院人马,军将里都是耶律仁先提携之人,见得耶律仁先回来,倒是有许多人高兴不已,见得皇帝这么说了,立马有人上前去招呼耶律仁先。

    “枢密使快快起来,这边落座。”

    “枢密使不必过于自责,怪之怪宋人背信弃义,突然背盟起兵,实在教人措手不及,此番咱们众志成城,只要把燕云重新夺回来就是。”

    “枢密使,您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耶律仁先却不起身,接着磕头“拜谢陛下圣恩,臣知罪,臣该死!”

    又是这一套,皇帝耶律洪基看着满场众人,却还是笑脸“莫要说那么多,朕岂能不知你心中忠义?落座落座。”

    耶律仁先受宠若惊,在几个人的搀扶之下,慢慢站起,却还连连拱手。

    有人搬来座位,有人送上来茶水,这待遇与耶律乙辛回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耶律乙辛回来的时候,这里就只有一万多南院残兵败将,而当耶律乙辛回来的时候,满场大多都是他的旧部。

    耶律仁先也是个倒霉催的,好好的北院枢密使,非要到燕云去领南院之兵打仗,还打了一个大败仗。

    皇帝就这么看着耶律仁先受着众人的优待,也不知心里想着什么,只等着众人把耶律仁先前后安排一番之后,放开笑着开口说道“仁先,宋人可有让你带什么话语回来?”

    耶律仁先连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简短说道“陛下,宋人想求和。”

    书信在手,皇帝看了片刻,微微皱眉,又问“仁先,你觉得宋人求和之语,可是有诈?”

    耶律仁先立马答道“必然有诈,臣过关口之时,亲眼见得宋人铁甲无数,精锐非常,军械粮草之物也准备极多,还多了无数的马匹,显然是做好了大战的一应准备,此搬情况下求和,其中定然有诈。”

    这是耶律仁先真心所想,他甚至都不知道大同那边的事情。

    只是耶律仁先这话一出,满场众人面色皆变,因为耶律仁先越是说宋军准备得多么充分,也就代表了这场攻坚之战多么难打,已经打了这么久了,那城头之下已经死伤了好几万人,而今宋人依旧还有如此实力,这仗还这么打下去,还得多少人上去死伤?

    众人麾下,这个两三千,那个一万多,一部一部上去消耗,还能坚持多久?如何舍得?

    耶律洪基也是眉头紧锁,又问“依你观察,宋军还有多少精锐?”

    耶律仁先还认认真真回忆着,他过关口之时,是真的留了心,观察沿路宋人的所有情况,此时严肃认真答道“宋人当也有十万之众,古北并无大城,只有一座小小瓮城,臣一路而来,所见的营帐规模,并不比咱们的小。粮食等物,更是堆得到处都是,有些甚至都来不及堆进避雨之处,就这么堆在路边,一看就不是求和之态,而是准备了一场持久大战。”

    宋军还真有十万左右,这话是不假的,只是真正堪战之兵却没有这么多,充其量在五万之内。

    耶律洪基皱眉点头,又问“诸位觉得宋人求和,何处有诈?”

    耶律仁先兴许知道该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立马说道“当是想假借盟约之名,待得我军后撤回去的时候,再出兵来追击掩杀,如此偷袭。除此之外,宋军倒也没有什么可乘之机。”

    耶律洪基想得一想,说道“头前宋人把乙辛放回来了,此番又把仁先放回来了,宋人当真是下了血本了……”

    “嗯?乙辛?乙辛怎么了?”耶律仁先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了。

    旁边立马有人与他简短说了前后之事。

    耶律仁先面色大惊,口中怒骂“草原之贼,当千刀万剐!屠尽杀绝也不能解我大辽心中之恨。”

    众人连连点头,此番都把败兵之原因归结到了那些临阵脱逃的草原人身上,若非那些人临阵脱逃,此时这关口也不至于这么难攻。牵一发而动全身,归根结底都是乃蛮人与达密里的人错。

    耶律仁先又问“乙辛呢?怎不见他来议事?”

    耶律仁先这一问,问得众人有些尴尬,皇帝当面,自然不好上前再与他说,唯有都默不作声。

    “怎么了?乙辛怎么了?”耶律仁先开口再问。

    尴尬是尴尬,但是皇帝陛下还是得说,所以他摆摆手,说道“都是朕那个不孝子做的好事,他怒火上头,动手把乙辛给打了,乙辛……正在养伤。”

    耶律仁先却还说道“那稍后臣当去看看他。”

    皇帝也不多言,看一眼就看一眼吧,说不定是最后一眼了。

    事情还得接着议,皇帝说道“宋人求和,想来是假的。这仗还得接着打,诸位回去各自安抚麾下人马,明天大早,继续攻城。”

    “遵命!”

    众多军将,面色各异,慢慢转头出得大帐。

    这般的军帐议事,每天都有,却是连皇帝自己都能感受到今日气氛与往日不同了。

    头前大军汇聚于此时,满场军将,一个个义愤填膺,一个个喊打喊杀,请战之声不绝于耳,那时候士气如虹,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誓要重夺燕云不可。

    今日,再也没有了喊打喊杀之声,也没有了昔日的气势,唯有一个个眉头紧锁,虽然不是垂头丧气,但是一个个都满怀心事,憋着的那股劲头,似乎去了不少。

    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却又无可奈何。

    说人心散了?倒也不至于,但是人心肯定出问题了。

    第二天大早,号角与鼓声按时想起。

    辽军再次开始排列阵型,攻城军械也开始运送发放。

    许多事情,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却在内里,早已不同。

    军将们头几日上阵,那都是打了鸡血一般,不断鼓动着麾下士气,誓要一战夺关,铸就一番天大的功勋。

    今日却不见以往打了鸡血一般的军将,只见到一个个军将都是眉头紧锁。

    士卒们排着队列,面色依旧紧张,只是紧张之余,还有心思左右去看,甚至还有人交头接耳。

    鼓声紧密而起,军将带着士卒们前进。

    云梯车又有了十几具,投石机更多了,床弩嗡嗡发作。

    程序还是那个程序,弓弩先起,投石机再发,然后前两者停止,云梯车靠上,开始奋勇爬城。

    只是今日这云梯车靠上去之后,爬城的士卒却显得有些懈怠了,畏畏缩缩,一步几抬头,上去之后也还回头看一眼同伴有没有上来。

    后阵依旧有督战队,手中也拿着大刀,只是督战队似乎也不太积极了,驱赶几番,也不见有人拿刀打人。

    这是泄气了,这些小小的变化,若不认真仔细观瞧,其实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大军也是蜂拥往前,看起来也是前仆后继。

    将台上坐着皇帝与耶律仁先,皇帝连续看了许多天,自然看出了今日与以往的不同,耶律仁先却没有发现什么,只是紧攥着拳头,期待大军攻上去的那一幕。

    大战就这么打着,观战之人也这么看着。

    忽然皇帝转头问道“昨夜可去看了乙辛?”

    耶律仁先先陪了一个笑脸,然后点点头“看了。”

    “他怎么样了?”

    “医官说他伤势过重,生死难料,不过乙辛倒是能与我寒暄几句,想乙辛以往身体还算强健,说不定能熬过这一遭,希望他真的能好起来,若论战阵运筹,乙辛比臣要强,他若是能活过来,定是陛下股肱之助。”耶律仁先答着。

    君臣之间,似乎总有哪里不对。皇帝能感觉到,耶律仁先与以往有些不一样了,非要说哪里不一样,就是不如以往那般亲近了,就如耶律仁先脸上的笑,笑得就不由衷。

    耶律洪基微微点头,又道“但愿他能活下来,都怪朕那个不孝子,待得战事结束,一定要好好惩戒与他。”

    耶律仁先不说话,这句话他接不了,毕竟那是太子,他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唯有不说话。

    皇帝又道“仁先,你对这战事可还有看法?”

    耶律仁先看着远方攻城之势,听着隆隆快鼓,在想。

    皇帝也不着急,在等。

    许久之后,耶律仁先答了一句“陛下,要不……撤了吧?”

    “嗯?”皇帝出了一个鼻音。

    “此乃以退为进之策,宋人多是步卒,即便如今有了许多马匹,却也没有几个宋人真正会骑马打仗。宋人想从关口追出来是不现实的,若是他们真的追出来,反倒成了我军胜战之机,到时候只要我军以精锐皮室骑兵转头一战,必能把宋军打得丢盔弃甲而逃。宋人和谈,若是真心存此诈,不若引蛇出洞将计就计,也为上策也。”耶律仁先态度转变得这么快,不是没有原因的,重点就在于耶律乙辛之事。也在昨夜众多北院军将来见他,说了许多。

    “继续说。”皇帝真在听。

    “若是宋人真心和谈,也无不可。而今之局,宋人重兵防守关口,看这攻城之景,也听得众人说了最近攻城之局势,想来是难以攻陷此处了。不若假作和谈一番,撤军而去,让宋人也放松警惕,待得宋人大军散去,各归驻地,到时候再来雷霆一击,当容易很多。”耶律仁先昨夜一夜未眠,都在想这些,也等着今天皇帝发问,口中还有话语“关键还有一事需先做。”

    “何事?”皇帝问道。

    “草原之事,而今大军粮草,多半靠草原供应牛羊等物。而且士卒减员甚多,也要靠草原之兵来补。撤军而去,当先攻草原,把草原彻底屠戮一番,一来绝了后患,而来可补军中物资与兵员。只待大军纵横一番草原,补个二三十万大军,到时候再来攻宋,必能破之。”耶律仁先是个狠人,这是准备把草原彻底打死,把草原的男人都强征入伍,把草原的牛羊都变成粮草。

    这个计策,狠辣毒绝,但是对于此时的辽国来说,见效最快。

    “嗯。”皇帝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耶律仁先再说一语“此时与其在此空耗实力,不如先把草原横扫一遍,把实力加强,如此……”

    皇帝把手一抬,不置可否,却起身说了一句“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