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96 华山论剑
    此次西夏招亲,虽然是李秋水阴谋,但李清露已经二十岁,早就到了适婚年龄。只因眼光太高,那么多青年俊才,都入不了她的眼。

    直到这次,包拯来到西夏。

    包拯三掌定西夏,李清露三分感激、三分仰慕,衍生出四分女儿痴情。

    李清露是个有主见的,此番安排,也是她向西夏皇帝主动提出。

    “公主再见!”

    “驸马保重!”

    西夏皇宫中,温存十天,包拯终究重新踏上旅程。

    李清露是西夏公主,如今西夏皇室的唯一血脉,不可能随便离开,出城之后又送了十里,这才和包拯依依惜别。

    包拯也频频回头,此番分别,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见。

    “西夏定矣!”

    “四三三”

    见包拯和李清露如此,使团其他人面带笑容,暗暗点头。

    包拯成为西夏驸马,看似机缘巧合,但实际上也是两国有心安排。

    李清露是西夏公主,包拯是大宋重臣,两人结合,一定程度上类似两国和亲。

    西夏刚刚经历叛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抱上大宋这根粗腿,好处不言而喻。

    而对于大宋来说,也不必再担心西夏边境,可以抽出更多力量对付辽国。

    “唉!本王子千里迢迢赶来,没想到被你占了便宜。”

    吐蕃宗赞王子和包拯同行,一个劲的唉声叹气,接着又是两眼放光。

    “银川公主身边的侍女晓蕾,你没一并收入房中吗?”

    “晓蕾姑娘……”

    包拯笑笑,接着摇摇头。

    陪房丫头,倒是并不鲜见。尤其是公主出嫁,往往由贴身丫鬟打前站。不过,晓蕾既然成了虚竹的梦姑,也就算了。

    “对了,你说银川公主和王姑娘什么关系,两人长得那么像?”

    思维跳跃实在太快,宗赞王子又是一通八卦。

    “王子殿下,你就不能学学贵国国师,安静一些?”

    包拯被这货聒噪的耳膜疼,指了指队伍中安静的鸠摩智。

    此番招亲,虽然和原著偏离极大,但有些事情还是发生了。比如鸠摩智,最终还是被段誉吸干功力。

    也正是如此,鸠摩智大彻大悟,开始真正一心向佛。可以预见,今后必是一代高僧!

    “哎!国师这是心如死灰了。”

    “我看是大彻大悟。”

    “你不知道,国师对武学的执着。”

    跟在包拯身边,宗赞王子又是一通嘚卟嘚。

    包拯两眼一翻,索性闭了听觉,落个清净。

    至于为何和宗赞王子同行,自然是因为顺路。

    此番出使,除了西夏之外,还有吐蕃、大理两国,都是与大宋接壤的国家。

    离开西夏之后,正好进入吐蕃国,恰好他们王子在这,那就一起走喽。

    原本是想提前打好关系,但这才走了没一天,包拯就后悔了。好歹也是王子,哪怕是土鳖王子,尼玛也太话唠了!

    原本是想提前打好关系,但这才走了没一天,包拯就后悔了。好歹也是王子,哪怕是土鳖王子,尼玛也太话唠了!

    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包拯的耳膜饱受蹂躏,直到九月底,队伍到达吐蕃都城匹播城。

    “欢迎大宋使团!”

    说起来,虽然一路上煎熬,但确实跟宗赞王子打好了关系。尤其是包拯现代人的思想,以及花样百出的手段,已经彻底折服宗赞王子,立即化身包拯的小迷弟。

    由于总赞王子的关系,此时到达匹播城,吐蕃皇室显得极为热情。

    接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仍旧是吃吃逛逛玩玩。在吐蕃皇室的热情招待下,尤其是宗赞王子极力挽留,一直待了十多天,大宋使团这才离开。

    “有点意思。”

    离开匹播城,包拯不禁嘴角轻笑。

    通过这段时间相处,他发现宗赞王子并非世人眼中的大草包,不过是藏巧露拙而已。

    相比西夏,吐蕃皇帝子嗣众多,其中几位王子要么母系背景强大,要么自身才能出众。在这么一群兄弟之中,宗赞王子如此伪装,乃是一种并不高明但极为实用的自保手段!

    “草包吗。”

    回头望一眼匹播城,吐蕃皇帝年纪也不小了,对于宗赞王子,包拯不禁有几分期待。

    接下来不再多想,从吐蕃境内穿过,队伍径直前往大理...

    之前在西夏,也曾遇到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以及木婉清、钟灵两位郡主。

    由于虚竹的关系,包拯又从山洞救出段誉等人,加上本就仰慕英雄,段誉对包拯印象极好。

    相比包拯,段誉一行人离开的要早些,当时还带走了王语嫣。看来虽然并非原著剧情,但一些安排还是一样。

    知道包拯要出使大理,段誉极为兴奋,约好在大理恭候。

    “总算快结束了。”

    大理也是此次出使的最后一站,队伍又走了一个多月,已经进入十一月,终于来到大理都城。

    正所谓人离乡贱,不论如何,还是故乡最好。想想终于快要返回大宋,包拯心中也不禁有几分急切。

    “进城!”

    一声高呼,队伍进城,想要快点结束这次出使。

    “诸位大宋使臣,实在抱歉,我们陛下如今不在大理。”

    大理皇宫之中,接见包拯等人的并非皇帝段智兴,而是镇南王段正淳!

    这个世界,是一个杂糅的时代,大理国也是如此。

    如今皇帝是段智兴,也就是五绝之一的南帝!

    历史上辈分更高段正明和段正淳,反倒都只是亲王。之前鸠摩智挑战天龙寺,段正明为合练六脉神剑,已经在天龙寺出家。0.2

    所以说,如今大理,只有段正淳这一位亲王。

    段正明无后,巧合的是,此时的段智兴也没有子女。只有段正淳,有一个世子段誉。

    也就是说,如果哪天段智兴也出家了,还是和原著一样,段誉当大理皇帝。

    不过说起来,这个国家的皇室也怪,怎么都喜欢出家当和尚?

    “不知贵国陛下去了何处,如此着急。”

    大宋使团来访,两国之间早已通信,段智兴此时离开,实在有些不合适。

    “说起来,我们陛下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大宋。”

    段正淳摇摇头,叹口气说道。

    “陛下痴迷武学,此次前去大宋,正是为了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