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14 世子登基
    “您可算出来了,总管大人。”赵安对着包拯笑到。

    “哦?赵安,这是发了什么事情,感觉你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包拯盯着赵安一会,接着张口说道。

    “当然有事,而且还是件好事!”

    “保定帝驾崩了,又没有子嗣,众大臣们知道主子回来了,于是决定立主子为新的大理皇上!”

    “保定帝驾崩了?”包拯的脑海中嗡的一声,凭直觉他知道这应该是段誉的手段!

    “该死,居然动手这么快!”包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为了掩盖表情,他只好接着问道,“主子登基了高兴的应该是主子,你干嘛怎么高兴?”

    “当然是因为如果主子登基,我们这些随他一起攻下了镇南王府的人至少都会被授予个一官半职吧!毕竟我们可算的上是功臣啊!”赵安笑的更开心了。

    “段誉登基之后,恐怕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你们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处理掉。”包拯暗自腹诽道。

    “朝堂之上就没有什么人阻止吗?”包拯询问到493,“毕竟这么多年,主子也没有回来过朝堂之上,肯定没有人向着他这一派的啊。”

    “这么说可就不对了。主子武功超绝,又怎么能是其他的派系可以比拟的呢?主子不仅会我们大理段氏独有的六脉神剑,而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种不亚于六脉神剑的武功,名字叫做生死符,种在人身体上之后人就会痛苦不得,难以忍受,必须去取得主子的解药。”赵安解释道。

    “像我们这样实力较弱的,还不值得主子种下生死符,所以你并不知情。不过有些实力的高手都会被种下生死符之后再收归麾下。”

    “生死符?那不是天山童姥和虚竹的武功吗?”包拯心中微微吃惊,“也不知道段誉究竟经历了什么。”

    “凭借着身怀多种武功,实力超绝,又精通兵法,又是镇南王的后裔,和段家的其他血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既然如此,看来我这边也耽搁不得了。”包拯说道,“赵安,给(adbj)你个任务。”

    “大人有何吩咐?”

    “我会离开这里一些时日,这段时间内暂时就由你来管理这镇南王府,希望不要出岔子,而且记住,要好生待镇南王等人,毕竟那是主子的父亲,若有怠慢等主子回来拿你是问!”包拯厉声喝道,接着解下腰上的玉牌,递了过去,“这是主子赐给我的总管玉牌,有了它,就代表你总管的身份。”

    “多谢总管大人!”赵安心中一片喜色,虽然自己的总管只是暂时代理,并不是长久的,不过这就证明了眼前的这个家伙对自己还是有些好感的,说不定日后主子封官这个马龙封得比自己更高还会提点自己!

    包拯快步离开了王府,接着使用遁地术,急急的赶往皇城。镇南王的王府位于大理的南方,离皇城有一段距离,若不使用遁法的话恐怕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抵达。

    皇城之中,众位老臣齐齐跪下道:“恭迎世子陛下回朝。”

    “诸位免礼。”段誉拱了拱手,“我既然重新回到了大理,就要为大理国做起一份责任,既然各位敢于推举我作为大理的新皇上,那我也必然不会辜负众人所托,必然将大理带上一个新的征程!”

    “诸位免礼。”段誉拱了拱手,“我既然重新回到了大理,就要为大理国做起一份责任,既然各位敢于推举我作为大理的新皇上,那我也必然不会辜负众人所托,必然将大理带上一个新的征程!”

    “陛下英明!”其他人皆是异口同声,“有陛下在,我大理必将焕然一新!”

    “陛下,登基大典已经准备好了。”一旁的侍者走上来禀报道,“这次的登基大典与以往不同,我们模仿了大宋新皇登基的制度,祭祀山和五岳,天地社稷。”

    “很好。”段誉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就是我要带领大理做的第一步!”

    “我们要和宋朝平等交往,不要再做他们的附属!我大理一国作中原的附属很久,诸位也是心知肚明。在我看来,我们大理人不必屈居于其他人之下!我们要立自己的皇帝,以我们大理自己的民意做事!还大理一份自由!”

    “陛下英明。”诸位臣子应声附和道,他们倒是丝毫没有想到和大宋断绝附属关系的后果。

    “既然如此,本世子的登基仪式即将开始!”

    “报!”突然一位军士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报告诸位大人,报告世子陛下,大事不妙了!”

    “何事如此惊慌?”段誉厉声喝问道。

    “有一个人手提一把剑站在城门外,我们这些兄弟本来想拦住他盘问一下,结果对方直呼陛下您的名号,问您在哪。我们这些兄弟们见他如此无礼,想把他擒拿下来,谁知这个家伙是个怪物!”

    “他随手一剑,就把城墙劈成了两半!”

    “这…这怎么可能!简直在胡说!你听说过有人能把我大理皇城的城墙直接劈成两半吗!”一旁的老臣突然喝问道。

    “这,这全都是小人亲眼所见啊!在陛下面前,小人不敢有半点虚假!”那位军士跪伏道。

    “倒是真的有人能做到。”段誉突然面色阴冷了下来,散发着淡淡的杀意,“听说那位包拯七武屠龙之时,引动天雷轰击对手,其威力强到根本不是人类可以理解的。我想大概是谁走漏了风声,朝廷又知道包拯数次马踏江湖,我作为江湖武士,应该是专门派包拯来对付我的吧!”

    “该死!他大宋为何如此欺凌我大理国界!”有不明事理的老臣这样说道。

    “这样可就不妥,我大理初定的时候,周围国家围攻大理,民声载道。也是多亏的大宋我大理才能成功立国,历史上我国每逢灾厄也都是宋朝来使为我们想办法提供钱粮物资。对方既然帮助了我国,那么我们附属于他们也是应该的。”

    “不管如何,宋人就是宋人,不能插手我大理国事!”大殿之上,群臣的意见越来越统一,那就是想办法对抗包拯!

    “刷”的一声,又是一剑直刺刺入皇宫之中。包拯从城外一剑杀到城内,无人能阻挡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