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汉各地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了。
土地改革和全国进行的官吏考试,让大汉各地吵翻了天。
这两样着实触及到了许多人的痛处。
不少人都说政务院那些大臣误国,蒙蔽皇帝。
不然怎么会弄出土地改革和官吏考试这种事?
这让他们这些占据了大量田产的士绅豪族和那些只会读书而当官的读书人怎么活?
不学圣人的经义,不去研读四书五经而是学这些奇技淫巧,这天下还是读书人的天下么?
读书人多占点地怎么了?
读书人占地的事,那能叫占~地么?
各地的秀才、举人老-爷们纷纷不满了。
而高居皇宫的刘昊,对这些所谓的“民怨”都是嗤之-以鼻。
现在叫的厉害,日后有他们受的!
官吏考试的试卷是已经准备下去了,接下来就是下发各省府了。
但是土地改革一事,却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各府县的士绅豪族对此非常抵抗,甚至有严重的对峙出现。
自古皇权不下乡,是读书人、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
眼看这皇帝要把手伸进他们的地盘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反抗?
各地矛盾频发,暗潮汹涌,府县的文书不断上发,而各省的奏折再发到政务院,连政务院这边,都感受到了那庞大的如山一般的压力。
孙士毅看着这些奏折,叹了口气,他决定去找皇帝谈谈。
针对土地改革,他没意见,他又不是靠土地过活。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工商业才是未来,靠着工商赚钱不比土地收租来的金山银海要多?
而且土地改革对王朝稳定作用那是不用说的。
可眼下各地矛盾太多了,孙士毅需要皇帝的意见,准确的说,需要皇帝拿出一个态度,是继续进行,还是暂缓矛盾,徐徐图之。
御书房内,孙士毅坐在刘昊对面,垂头不语。
而刘昊则批阅着一份份奏折,整个御书房内,气氛非常沉默。
一旁的侍者端上来茶水,孙士毅接过茶水也没喝。
刘昊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说道:“喝茶啊,怎么感觉压力太大,茶都喝不下了?”
孙士毅苦笑着说道:“陛下,您应该清楚,现在各地针对土地改革一事,弄出的矛盾太多太多了,现在各地民怨沸腾,一不小心,就会激发民变啊。”
“臣也不怕陛下笑话,臣的老家,有不少人都写信来骂臣,觉得臣误国呢。”
刘昊笑了笑:“你堂堂政务院院长,钱塘郡公,被人骂了,只能到朕这来诉苦?”
孙士毅也不感觉丢人,反而很直接的说道:“臣还真就是来诉苦的。臣今日来,为的就是土地改革一事,这件事,臣需要陛下明确一个态度。”
刘昊说道:“朕的态度不够明确么?”
孙士毅说道:“陛下,如今各地群情激愤,国朝隐隐有不稳之事。如陛下决意进行土地改革,那必须授意各地官吏有临机应变之权。”
“陛下一方面要进行土地改革,一方面又要官吏以劝说为主,对那些士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安抚怀柔,那些士绅如何可能把土地交出来?”
“土地改革,涉及全国,一不留神就会造成国朝动荡,若陛下以安抚怀柔为主,当徐徐图之,若陛下想尽快进行,应当机立断啊。”
孙士毅这番话说完,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这当面指出皇帝的问题,可是大不敬。
原本孙士毅都打算认罪了,可刘昊却笑了:“到底是政务院院长,孙爱卿,你看朕,可是年少可欺之人?”
孙士毅一愣,看向刘昊,这个年轻的皇帝,他不同一般的皇帝生于皇宫,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帝位。
从举兵造反到立国称帝,不过一年席卷南国半壁江山,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是年少可欺之人?
刘昊虚按一下,示意孙士毅不要害怕。
放下笔,刘昊正色说道:“土地改革,肯定是要进行的,不仅要进行,而且要彻底落实下去!”
“现在有人觉得土地改革太快,容易激发民变,朕这里,收到了不少这样的折子。”
“可朕认为,现在不仅不快,还太慢了。”
0 ··求鲜花···· ·····
“若是真等天下一统,那再去做,才是慢。”
说着刘昊问了孙士毅一个很诛心的问题:“孙爱卿,你说,大汉的将士,忠诚于朕么?”
不待孙士毅回答,刘昊说道:“忠诚。朕可以回答你,他们忠诚于朕,他们愿意为了大汉而战。将士们敢于用命,各地百姓踊跃参军,我汉军从最初不过五万余人如今坐拥百万雄师,为何?”
“真当他们是为了所谓的推翻满清,是为了朕这个皇帝,为了恢复汉家山河?”
“不是,他们是为了土地,为了家眷!”
“将士们的待遇,孙爱卿应该知道,军部的军费,每年大头都在这一块。将士们为何敢拼命?”
... ........ ...
“那是他们没后顾之忧,他们是为了自己去拼。他们为了土地,为了家里能多分一块地,为了能给家里更好一点的生活,这才是他们去拼的理由。”
“他们有盼头,才会勇于拼杀,朕只是给了他们这个盼头而已。”
“这天下,读书人占多少,寻常百姓占多少,那些佃户、农奴、流民又占多少?”
“朕不在乎那些士绅。”
说着,刘昊自信的笑了:“朕可以覆灭天下所有士绅,转而扶持起另一批士绅,朕可以让一个人今日还是农奴,明日便高居庙堂,成为国之重臣。”
“朕依靠的是什么?是士绅豪族?都不是!”
“朕依靠的是将士们效忠,是百姓们愿意跟着朕。”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朝廷对地方的治理,仅限县,到了乡镇,便是士绅的天下。”
“这个情况,从今以后要彻底扭转,以后朝廷对天下的治理,必须普及乡镇,普及家家户户。”
“士绅往日高高在上的好日子,到头了。”
“土地改革,就是第一步。日后那些退役的将士,军官,还有那些参加了考举之人,会遍布我大汉每一个县的乡镇,他们会为朕看住这汉家山河。”
“那些士绅交不交土地,朕不在乎,朕给他们机会了。”亿.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