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
“满清乾隆禅让,嘉庆继位,已是穷途末路,朕意与满清龙战于野,彻底复我汉家河山。”
听着刘昊的话,满朝文武齐声说道:
“吾皇圣明!”
刘昊微微点头:“外教部,拟一道讨满檄文,大军动时即昭告天下。”
“诺!”
......
大汉元始四年春,满清嘉庆元年。
在大汉皇帝陛下刘昊的指示下,军事院参谋部发起了与满清决战的战略指令。
第一目标,就是河南!
大汉第三军军长永顺候左玉刚率第三军六万将士入河南,对整个河南的清兵进行清缴!
一时间河南烽烟不断,各府县苦满清久矣的百姓是纷纷箪食壶浆喜迎大汉王师。
左玉刚是个刚烈如火的性子,统兵作战向来是猛冲猛打,第三军与河南的清兵作战时,很少进行阵地战。
以第三军配属骑兵团,加上从各军征调而来的骑兵团,组成的第五骑兵师,成为了左玉刚的主力部队。
作战开始,往往是六个炮兵团开火,三刻之后开始火力延伸,同时步兵发起冲锋02,骑兵两侧夹击,以正面攻势强行击溃当面清兵。
河南的清兵本来就不怎么能打,而且士气颇为低落,面对冲杀起来宛如天崩地裂一般的大汉第三军,河南的清兵往往支撑不了多久就自行崩溃。
说起来,他们没在大炮开火的第一时间炸营,就已经让河南的清兵军官感觉诧异了。
大汉王师真的凶猛无比啊!
河南各府县的百姓可算是见识到大汉王师的战斗力了。
六个炮兵团,三百余门大炮连续不断的轰击,隆隆炮声宛如雷震一般,即便隔着数十里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而第三军当面的清兵,更是被这可怕的炮火吓得走不动路,这才是清军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炸营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想跑,是被吓傻了!
三百多门大炮的轰鸣,这样的场面他们这些绿营兵什么时候见过?!
而大汉第三军的骑兵师,上万骑兵举着马刀骑墙冲锋,河南这平原地区为大汉的骑兵纵横提供了完美的场地。
当上万汉军举着马刀,排列整齐,宛如惊涛一般一波波冲来时,那迎着阳光,一片刺目雪亮的马刀,真的把河南绿营给吓到了,吓蒙了!
大地在震颤,马蹄在奔腾,在六个炮兵团的火力掩护下,骑兵发起的冲锋简直势不可挡!
头顶是不断落下的炮弹,眼前是铜墙铁壁一般冲过来的骑兵,河南绿营啥时候打过这样的仗?
大汉第三军好好的教育了河南绿营,什么叫做战争。
充足的后勤补给下,第三军的炮火就没断过,完全就是炮火开路,把对面的河南绿营犁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说原本河南绿营军官对汉军战斗力还存在什么误解,那么现在他们算是明白为什么大汉天兵威不可当了,这样的阵势,谁能挡得住啊?!
河南绿营见到汉军的军旗就跑,主动丢弃了一座又一座的县城,而这些县城的县令也是前脚清兵一走,后脚就挂起大汉旌旗,带着百姓出城箪食壶浆喜迎大汉王师。
但是大汉王师也忙啊,清兵在前面跑,汉军就在后面追。
河南的百姓往往是看到大批骑兵骑着战马带着隆隆马蹄声从城边飞驰而过,随后是一队队排列整齐的汉军将士列队而行,身后则是一门门黝黑的大炮,一眼望不到头...
河南的局势彻底崩坏了。
眼看大汉王师所向披靡,满清绿营羸弱不堪,河南的绿林好汉们,也感觉到了时候了,这些绿林好汉一个个是揭竿而起,鼓动着乡民,百姓是举起造反,迎接大汉王师。
往往大汉王师还没到呢,这些绿林好汉就开始进攻县城了。
而县城也是苦,清兵一走,他们也没抵挡能力啊,哪怕是城门外只有几百拿着粪叉锄头的所谓起义军,县令也是选择降了。
降吧降吧,反正大清国指定是完蛋了,投降不丢人。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左玉刚的第三军长驱直入,横扫河南,各地义军纷纷揭竿斩木响应王师,不过半月时间,河南全境便被光复!
而大汉的讨贼檄文,也是传遍天下。
紫禁城内,乾隆阴沉着脸坐在皇帝宝座上,嘉庆则坐在一旁的小座位上,台下,是一个大臣念着大汉的讨贼檄文:
“先哲有言曰:有德受命,有功受赏。”
“又曰:唯命不于常,善者则得之,不善者则先哲有言曰失之。”
“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华夏,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
“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
“熟察满清氏之近状,人主暗弱,宫廷弄权,官吏鬻职,军国渎货,治道衰颓,纲纪不振...不本公道而循私论,不凭信义而事诡骗,为内外远迩所疾恶. ..”
“我华夏神州自古圣主明王世之继出...今满清为祸,徒自尊大,悖德背义,莫甚矣”。
“是以上天厌其德,下民倦其治,将卒离心,不肯致心,故败于闽浙,歼于云贵,溃于江南,溺于东北...”
“每战败衄,取笑万国,是盖满清氏之命运已尽,而天下与弃之因也。大汉应天从人,天兵长驱。以问罪于满清朝廷,将迫清主面缚乞降,重换汉家天下,光复神州华夏...”
“大汉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百姓也;所愿爱新觉罗氏,不及耸从士卒也。”
“汉家百姓同宗、同种、同文理,有偕荣之谊,无与仇之情也...”
“切望尔等谅我徒之诚,绝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势,唱义中原,纠合壮徒,革命军,以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
“...故船载粮食、兵器,约期赴肋。时不可失,机不复来,卿等当顺应天意速起复汉...”
“勿为明祖所笑!”
听着大汉外教部编纂的讨贼檄文,乾隆当即瞠目怒吼:
“刘昊小儿,欺我大清无人耶!”.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