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七章邺城禁军
    天还未亮,王琳早早便起身,在侍女的服侍下洗漱更衣。正堂对着一座荷塘,几株枯荷伫立在清冽的池中,一眼可以望见水中倒影出来的凉凉月色。在这北地,极少能看见这般江南风韵,很对王琳的胃口。

    这座府邸并不是他原本就有的,这原本是一个勋贵的府邸,因为参与琅琊王谋逆一案被问斩,高纬又将这座地段极佳的府邸赐给了王琳。

    皇帝昨日和王琳深谈将近三个时辰才出宫,据说,陛下对王琳印象极佳,评价颇高,于是王琳一夜之间就成为了邺城勋贵世家子弟们眼里的宠臣新贵。

    昨日他刚刚回府,便收到了十几分请帖,邀他赴宴,这也算是邺城里的勋臣阶级对他的拉拢和认可,这让王琳忍不住心怀大畅,从前他虽然实力、势力都不弱,但是在邺城的那些六镇勋臣的眼里,还是属于不入流的乡下人,他有心结交也没有那个去正眼瞧他。但是风水轮流转,没有想到他王琳也有如此风光得意的一天。

    怎么说呢……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

    王琳似乎将自己在淮南的根底忘了个干净……

    在淮南,终究都是被看成寄人篱下,就算有实力也得乖乖的夹起尾巴做人。但是现在不一样,今日,他王琳将正式登入大齐的权力舞台,成为头面人物之一!

    在淮南当一个军头,自己是没有什么,但是为子孙计,这岂是长久之道?王琳虽然舍不得,但是这笔帐他又如何会算不清楚。人往高处走。安心于当个军头,整天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划拉,那是没出息的表现!

    他对着铜镜精心的梳理了胡子和头发,端正衣冠,将一套珍藏的铠甲穿戴好,后来又觉得是不是太过于鲜艳了……,从传闻和昨日的观察来看,陛下是个喜欢简洁的人,看了这套显得有些花哨的行头会不会心生不喜?

    王琳犹豫了一下,将已经穿戴好的衣衫脱下,“去,给老夫挑一件玄色的袍子来,那件……云织锦缎的……,把这件扔了……!”他对着铜镜又是整理了一番,现在觉得稳重多了,这才系好仪剑准备出门。

    还没有迈出门去,门外就跨进一群人,短衣劲装打扮,严肃脸,个个杀气腾腾。王琳刚想拔剑,就见一个水蓝色襕衫的少年郎从门外踏进,不满地看向王琳:“干什么呢,半天不见你来,还要朕来请你不成?还有……”高纬指了指,用看奇葩的眼神看着他,“你这身行头是打算去干啥?上朝?”

    “陛下……,臣这是为了显得郑重一点……”王琳心里苦笑,这位陛下太超乎常理了,他的逻辑思维根本无从理解。王琳狐疑地看了看高纬,这不像是去巡视的皇帝,倒像是去踏青的纨绔公子。皇帝出行的仪仗、随行官员他一个都没带,只带了一个小内侍,“陛下这是……?”他疑惑的看向高纬。

    高纬叹了一口气,随后道:“朕想出个宫不容易呀……,还要通报前朝、后宫,等他们挑选吉日,准备仪仗、安排禁军大营接驾,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太麻烦了,还是一切从简的好……”王琳明白了,皇帝这是白龙鱼服。心里不由得苦笑,一切从简……可你这也太简了一点吧……

    “而且朕不想只看到些表面功夫,更不想把那么一件小事搞得太大张旗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还是就这样吧……”

    “先把这身换了再说话……花里胡哨的……穿着这身谁都知道你是大官……快一点儿。”

    王琳:“……”

    高纬传过来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巡视自己的麾下的打手们——邺城禁军。这是北齐最重要的三大军事力量体系之一。

    有了邺城禁军在,北齐朝堂才能保持权力两极化,皇帝不至于被六镇勋贵给架空。

    高欢身份特殊,是怀朔六镇鲜卑化汉人,也是渤海高氏一员,所以在六镇和河北世家两边都吃得开。两边对他都是大力支持,在高欢还活着的时候,东魏高氏集团的矛盾被高欢的个人手段和魅力一力镇压。但是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

    高欢死后,高澄虽顺利继承权位,但并没完全的接过帝国的权力,娄太后接手晋阳,晋阳六镇屡屡将手伸过来,操控朝政。高澄高洋等兄弟自然不愿意当一个傀儡,因此训练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来与晋阳相抗衡,摆脱晋阳的掣肘。这,就是邺城禁军。

    就这样,北齐分裂成了晋阳六镇、邺城禁军和河北坞堡三大军事集团,晋阳和邺城的矛盾,汉人和鲜卑的矛盾,世家和勋贵的矛盾,等等等,将国家陷入了无尽的内耗之中。

    这是后来北周可以迎头赶上北齐的重要原因。但即便是这样,高纬现在也无可奈何,他不能解散邺城禁军,更不能撤销晋阳六镇的权力,他只能一步步壮大邺城的力量,凭着绝对的势来压服晋阳六镇和河北世家。终有一日,将晋阳、邺城、河北这三方松散的军事力量集中起来,为他所用。

    他并不是高欢那样打天下的皇帝,所以对内改革并不能大刀阔斧,只能用小刀一点一点将这个国家的弊政剔除。况且,晋阳势大难制,即使是高欢也不得不向六镇妥协。这些年来,禁军虽然依旧保持着独立性,但是已经被六镇的力量渗透的非常严重。高纬借琅琊王谋逆一案,给禁军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换血,彻底掌控了邺城禁军,他还实行了兵制调动制度,目的就是掺沙子,将邺城的力量一点点的往晋阳渗透。

    现在他已经确保了禁军绝对服从于皇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壮大禁军的力量!

    高纬和王琳身边,数百人装作普通人散开,无形之间拓开了一条通道,将这对君臣隔绝开来。

    高纬和王琳很低调的进入了北大营,北大营作为禁军大营之首,最先扩张兵员。近月,不断有壮丁从江淮还有泰山被输送过来,因此,现在的北大营,与其说是军营,不如说是更像一个难民营。

    王琳心里吃了一惊,不是为这个看上去破破烂烂、不成建制的军营,而是因为,他发现这个军营里貌似绝大部分都是汉人。鲜卑人和汉人混杂。

    这么大规模的汉人成军,在北齐很难见到。东魏、西魏的军队体制大体沿袭北魏,其军制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夷汉分兵制。

    高欢起事,赖以成事的都是鲜卑或鲜卑化了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人。因此,东魏的军队主体是鲜卑兵。高欢所采取的是以鲜卑人打仗,汉人务农纳粮的作法。

    当时,虽然也有汉人兵,但与鲜卑兵分开,单立一军,由汉人统率。高洋在位的时候,挑选鲜卑兵中勇力绝众者组成精兵,号称百保鲜卑。同时,又简汉人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士,镇守边塞。

    后北齐又正式以汉人服兵役,仍取高欢时作法,以汉人兵单为一军。高欢曾于相府内设内、外二曹主管兵事,内曹是骑兵曹,掌中兵鲜卑兵事;外曹是步兵曹,掌外兵汉人兵事。

    后来北齐代东魏,将丞相府的制度照搬改进,大权收归于朝廷,很多职位发生了变动,但是内外二曹的职权依旧存在。北齐兵部(这时候称为五兵部)也将汉人和鲜卑士卒分开管理。

    高纬似乎是察觉到了王琳的吃惊,于是道:“朝廷从江淮、豫州、泰山、河北、还有燕州并州鲜卑部众中抽取了大量壮丁,送往邺城训练成军,总共大概在六万人左右……兵员比之前还多了至少一半……”

    斛律光、高长恭出征,高纬并不想过多依赖晋阳的力量,这是高纬展示肌肉的好机会,所以对他们大力支持是必须的。但是这样一来,邺城的军事力量就大大的缩水,邺城禁军原本就只在三五万之数,在斛律光、高长恭、高延宗、段深接连抽调之后,只剩下八千余人。还好征兵原本就是高纬赈灾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能顺利成章的扩充兵力。

    “在邺城,还有河北其他地方,朝廷手里还掌握着一些官田,我们效仿对面的制度,让他们半日屯田、半日练兵,尽快实现自给自足……南朝答应的百万石粮草已经到达秦郡,朝廷手里还有一些钱粮,足够支撑到年底,那个时候,我们就算是熬出头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效仿宇文泰,实行府军制?”王琳想了想,问道。

    “对……,但是也不对。”高纬道:“朕这个府兵制,和他们的可不一样……”

    “宇文泰的府兵,仅仅为拉拢汉人豪族,壮大国力而生,但是,他们并没有完整的编制和制度,漏洞百出……朕不光要实行此制,还要将府兵编入户籍,编入各军编制,将他们,彻底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早期府兵包括鲜卑兵、关陇军户、关陇豪后所领乡兵,没有一般民户。府兵另附军籍,不编入民籍,不负担赋税,平时半月训练,半月宿卫,战时出征。北周武帝时,将府兵征召对象扩大至上等民户,后又扩大至一般民户。由于府兵可以免除赋税,人们纷纷应召,北周府兵也由此直线上升,至灭北齐时,已有府兵四十万人。

    宇文泰靠着投靠元修西奔的鲜卑势力难以和高欢抗衡,所以在西魏的鲜卑力量几乎被东魏消耗殆尽的时候,宇文泰不得已起用了汉人豪族的势力,八柱国也运势而生,形成了势大难制、皇帝轮流坐的关陇集团。

    但不管怎么说,府兵制大大的壮大了北周的军力和国力,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此消彼长,北周灭亡北齐成为了必然之事。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是比府兵制更能在短时间壮大军力的政策。至于北周怎么看……呵,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你申请专利了没有?

    本来,府兵制就是根据北魏军制演化而来的,高纬自己也可以根据它做出调整,“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将年满退役的军士裁撤回家,就……十七到四十二岁吧。服役期间,军士免除其他徭役,免除赋税,军资、武器、粮食,皆由朝廷负担!”隋唐的府兵制,军士要自备衣物,自备干粮武器。

    “军士不得随意出入驻扎地界,平时务农,农闲练兵,若有战事,准备出征!”

    “还得立出个法度……”高纬沉吟道:“参照前制及周制,将府兵分为十六军,就以国都为例,禁军宿卫换防……百里外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个月……,两千里外九番,每番两个月……”

    意思就是各府内兵士分组,五人一组,轮流在邺城宿卫,以此类推。

    “十六军,分为内外两府,内府四军必须番上宿卫,其余州郡……可纳资代役……”

    “府兵镇将,由朝廷直接任命,由十六卫将军统帅,调遣时,必须拿到皇帝及枢密院下发文书,还有……兵部发放的鱼符,战争结束,则归于朝……”

    这样,就避免了手下将领拥兵自重。

    北周壮大并不是没有道理,抛开他们的内政远比北齐更加清明不说,他们的制度也要超过北齐。一个国家强大或者是衰落,其根本缘由,永远都是制度和内政,制度先进,政治清明,国家就能强大,凡之,就会有各种矛盾内耗发生。

    为什么要变法?因为过去适用的法令已经不适合当前,穷则变,变则通,这是亘古不变的强国之道。

    北齐的上上下下,从朝廷到地方,这个时候的政策和体制,在高纬看来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大筛子。但他的这个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够开展从下至上、彻彻底底的改革。而从上而下,又有太多的局限性,所以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保持朝堂上的平衡,如同走钢丝一般,细水长流,一点一点将国家的弊病剔除。

    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可是他别无选择。

    “但是府兵也有其局限性……”高纬想了想,接着补充道:“其一,府兵训练方式单一,且还要务农,不够专业,不能将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你看看,周军虽然战斗素质不错,但是碰到晋阳,精锐,很容易就会被打败,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事打仗之人……注定了发展会有极限……”

    “再有,若是战事频繁、防御线过长、兵役繁重,兵士往往被强留下来……逃亡不可避免……,其次,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阻止土地兼并,若是可用于屯兵种田的土地越来越少,那么府兵就会失去经济基础,那样的话,朝廷想要征兵就更加困难了……”

    “虽然在朕有生之年内,天下还不至于到这一步,但是,朕以为,很有必要提早做准备……”高纬说:“朕打算,在开展府兵制的同时,再行募兵制度,就是,花钱,招募自愿参军的人来当兵,不种田,专司训练和打仗……!”

    高纬又笑了笑,“当然,朕现在就是想,也没有那个经济基础,朕的私库空的都已经可以跑耗子了,要是现在跟郑宇说,朕会让他的唾沫给淹死……”

    高纬颇有沧桑之感的一叹,“且等来年吧……”

    而王琳早已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个问题如果是他来想,大概也就是如何布防,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训练这些兵,但是高纬,他是站在制度、站在国家根本上考虑问题。这就是皇帝和臣子的差距?

    高纬回头对王琳道:“这禁军完全是由朕在掌控,你可以放心操练、布置,不会有人来掣肘,这兵事……说实话,朕不是很懂,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王卿你这种专业的人去做……”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有朕给你顶着呢……还有,朕给你安排了一个下属,就是刚刚袭爵的燕郡公,慕容三藏……,呵呵,开国功勋之子,明日会来你这里点卯,他还年轻,你多管管……”

    慕容家这些年逐渐势微,慕容三藏的兄长慕容士肃参与谋反,想推翻高澄,结果被诛杀。结果就是慕容家的状况雪上加霜,还好有慕容三藏在,可以撑起门户。一个逐渐式微的勋贵家族根本不介意抱一抱皇帝的大腿,……这个年轻人又能力不俗,武略出众,高纬觉得自己可以用他。

    一来,钳制王琳,另一面,也是爱惜人才。皇帝都这么客气的说了,王琳还能拒绝吗?皇帝的面子他得给,于是王琳点头道:“臣明白了,请陛下放心……”

    “你办事,朕自然是放心的。”高纬客套话也是张口就来,“行了,看也看过了,朕先回宫了,你记得明日上朝,正式上任。”

    “……”王琳半晌无言,感觉自己接手了一个麻烦的烂摊子……

    果然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五六万人的操练、整合……,这是要累死他老王的节奏!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