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章 尚书台策令
    与张思城的烦闷、憋屈相比,坐镇尚书台的荀彧也不轻松,他昨天既然答应了皇帝,那就必须履行责任。

    要把伏典等人安置下来,虽然有刘协的圣旨在前,他尚书台又总揽天下政局,按说敲定这点事,对于他而言,只能算是毛毛雨。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仍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这一次,他还必须要帮着皇帝瞒过曹操的眼睛,那就更加复杂了。

    看着手中大汉的法典、策令,荀彧十分头大。

    大汉传承数百年来,虽然奇奇怪怪的事情没有少发生,奇葩案例也不在少数,可类似于眼下的安排,倒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陛下啊陛下,臣还真是不应该答应你,什么事只要有先例对照,就不难办,可是这一次,却要老臣,自己开创一个先河了!

    作为尚书台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控人,荀彧他拥有着对于国策、律法的使用以及最终解释权。

    这次的事情,既然没有先例作为参考,你他就从已有的法典和国策中,挑选出来几样,稍加组合就是了。

    想到这里,荀彧打定了主意,坐在房中奋笔疾书,足足半天过去,他才把条案策定。

    天子的意思,是要把伏典等人的惩罚,合理化,并且保证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屯田,那么首先一点,就必须是确定他们有罪。

    比试的失败,不能算是罪责,所以思考之下,荀彧决定给那些人头上,按一个军纪散乱的罪名,这个帽子不大不小,处理起来可轻可重,而且无论是官司打到哪一个衙门口,都存有斡旋的余地。

    有了罪名,之后才能是处罚。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荀彧基本上搞清楚了刘协的用意,让他们种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储备军粮,因为无论大汉天下哪一个地方,哪一个衙门上缴的粮食,最后都必须如数奏报尚书台。

    尚书台在查点之后,才能封存入册,所以他这么做,一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帮着他做假账!

    不得不说,天子的计划很不错,可是过于理想化了些……怕是没有多大可能实现。

    然而这一切还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要给那些“待罪者”,安排一个合理的身份,屯田兵肯定是不行,但如果把他们打成罪犯的话,也行不通。

    无论是什么犯人,一定都会有看守,相同的,如果把他们贬为百姓,那他们又失去了在许昌城外种田的资格。

    最后,介于这些条件和因素,荀彧深思熟虑,几番修改,最终针对那二百多人,下达了尚书台策令……

    遇事从速,荀彧丝毫不敢耽误,策令制定完成,立刻派遣自己信任的手下,赶往许昌城外南部,宣读策令。

    这就是荀令君的派头,也是他荀令君的至高权力,曹操许诺,但凡是国策国政方面,只要是荀彧拍板的,都不必告诉他,全国上下,统一遵从执行就好。

    这是莫大的信任,当然也是荀彧一直于他合作的关键。

    被荀彧派遣出来传令的人,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传说——杜袭!

    他是被荀彧举荐踏入仕途的,而在此之后,一路上官位飙升,最后还随着司马懿征讨西蜀,拜中大夫,勋平阳乡侯。

    死后又被追赠为少府,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杜袭带着策令,一路上速往目的地,到达之后,正看见伏典在和令狐浚摔跤,那二百多甲士,围成一圈,加油叫好。

    看来,这位国舅爷还是挺心宽的嘛,一点都没受影响啊!

    心中一声感叹,杜袭用手捋着三撇小胡子,一仰头,就有人靠上去通报,他清楚看到,当伏典和令狐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二人脸上那完全不同的两种神态。

    令狐浚一脸无奈,苦笑摇头,倒是伏典,竟似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异样。

    伏典的反应太过怪异,杜袭心头疑问丛生,不过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去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伏典等人既已来到身前,杜袭扫空了心绪,笑眯眯的和他客套起来“国舅爷、令狐先生,请了。”

    “杜大人请了!”

    身为国舅,伏典就是个小灵通,别看他没什么职务,可是朝廷上这些官员,他个个脸熟,一拱手问道“不知道军师祭酒大人,到这来,是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吩咐不敢。”

    杜袭一笑“下官此次前来,不过是替尚书台,宣读策令的。”

    “是什么策令?!”

    令狐浚对于这一点十分在乎,此刻看人的眼神,都变得凌厉起来,要不是伏典挡着他,他都能把策令抢过去看。

    原本他就是个性情中人,这一次又背了这么大个锅,虽然伏典已经和他沟通过了,但要心里一点不舒服没有,那绝对是假话。

    对于他的冒失,杜袭并没有在意,而是顺着他的意,掏出了策令“尚书台策令,滋受天子圣谕,责处伏典、令狐浚,及其一众,许昌难耕之罚,以谢其过失,同又昭示天子利民重农之意。自策令宣读之日起,暂至谷作成熟为限,若其有失,另行议罪。”

    宣罢,杜袭把策令文书折好,交给了伏典,同时笑眯眯的关照起来“国舅爷,下官来时,荀令君曾说过,这一次的处罚,看似处罚,实则为兴农之要,我大汉朝廷既要平复停下,必须重农,农为四民第二位,而您与令狐先生,又是入仕之氏族,正是一段美谈,二位还要多多用心才好。”

    说完,杜袭略微欠身,拱手作别。

    瞧着他离去,伏典在心里对于荀彧的佩服,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是真能啊!

    生生把处罚,延伸为“为人师表,佯做表率”,还给自己带了一个兴农的帽子,如此一来,不管是谁都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即便是看出了破绽,可是又有谁会把天子头上兴农的帽子摘下去呢?

    那可是最能收买天下人心的头衔,便是曹操也绝不会触这个霉头!

    神操作!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许昌城外南坡上,突然构建起了拦路的哨卡,同时能够看到有一百二百人,昼夜不停的忙碌开垦。

    他们各个精壮,干起活来也痛快利索,在配合上尚书台张贴的说明檄文,一时之间这一道风景线,竟在许昌内外百姓中口口相传,而刘协也的确成为了百姓心中,善于兴农的好皇帝!

    荀彧真的高明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