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乡约大会
    第四十三章            乡约大会

    周梦臣心中暗道“防疫,贷款,工程,这三桩大事。总是要好好商议一番了。”

    周梦臣想了想,看着地图,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个圈里,都是地震重灾区。疫情爆发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地方,对于其他地方,周梦臣只能一次又一次发公文,要各级县令重视这个问题,派人下乡掩埋尸体。防范瘟疫。

    而这一圈之内,这三项大事彼此重叠。

    周梦臣决定亲自参与进去了。

    他心中暗道“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随即他找到了韩邦奇,说道“此次,有这么多事情,要麻烦关中父老,我总要见一见关中父老,才能安心。”

    韩邦奇大喜过望,说道“好,贤侄有这个想法,我岂能不支持。不知道贤侄什么时候有空?”

    周梦臣说道“随时都有空,就在朝邑吧。韩师叔准备好了,通知我一声就行了。”

    韩邦奇说道“贤侄放心,我定然将关中父老给你请过来。”

    其实韩邦奇一直拿乡约说事,很多人都感觉,乡约就是很普遍。实际上,乡约屡兴屡废就知道,乡约推广并不顺利。关中作为第一分乡约,也就是蓝田乡约的诞生地。乡约自然是有所保存的。但是遗留下多少,就不大好说了。

    韩邦奇虽然在关中德高望重,但是毕竟不做官了,名声都是虚的。有了周梦臣的加持。却给韩邦奇很大的助力,如此一来即便是一些没有组织乡约的村落,非要弄出一个乡约来不可。

    韩邦奇动作很快。当然了,这也有周梦臣关注地震区域不大有关系。

    很快各方乡里的领头之人,纷纷而至。有数千人之多。

    可以说,这数千人身后,能够将这几个县管到每一个人。

    周梦臣也叫来李时珍,请李时珍在这一次大会之上,讲解防范瘟疫的办。直接督促各地百姓,清理人畜尸体。又叫来张家兄弟,并让张家兄弟宣布贷款之事。要他们统一在大会上签订文书。周梦臣为他们用印。这既是保护银行,也是保护百姓。保护银行就不用说了。有了官府大印,各村就不会赖账了。同时,有了官府的确认,银行也不能做手脚了。

    只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韩邦奇对这个大会还有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周梦臣,拿出了自己乡约。韩氏乡约。

    韩氏乡约大部分都是仿照南赣乡约。组建乡约会。推举乡约长,与副乡约长,乡正什么的。

    组织很严密。

    韩邦奇说道“关中各乡约年代久远,条约不全。我这是有所损益,准备在这一次大会上公布,统一关中乡约的规格。贤侄你看看行与不行?”

    周梦臣看出来韩邦奇眼睛之中的小心翼翼。

    人只要有所求的时候,就会这样。

    韩邦奇只要能做出这一件事情,不仅仅巩固了韩家书香门第,也算是韩邦奇对自己儒学的一次实践。只是周梦臣觉得乡约还是太简陋了。

    在周梦臣看来,乡约太过务虚了。

    注意是劝民息诉。解决乡里纷争云云,再加上协助官府防范盗贼等等。似乎而今又加了承接工程,还有其他方面一些事情。

    都是因为周梦臣的要求,而临时增加的。

    在周梦臣心中远远不够。

    无他,在周梦臣看来,所谓的乡约,其实就是乡一级别政府。比如朝廷规定,与客观现实,都不允许派出那么多脱产的官员。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师叔,我觉得乡约能不能增加这几条?第一,承接赋税。官府征收赋税,让乡约百姓自己投柜。第二,乡约要有自己的财政,可以做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比如修建河渠,整理道路等等,第三,乡约应该负责一些教育。尽可能让百姓儒学,第四,乡约固然要处理一下乡下的纷争,但是出了人命,已经大案,却不能自专。必须上报官府。”

    韩邦奇大吃一惊,说道“这怎么可能?”

    周梦臣说道“怎么不可能?”

    韩邦奇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承接赋税就不行,如果仅仅让人投柜就好了,如果要运输到外地,那可是要人命的,谁肯过去?再说,乡约的钱从什么地方来?再者,没有钱还好一点,如果有了钱,那才是不得了了。你是没有在乡下过过日子,你不知道乡里百姓为了三瓜两枣能搞出数代血仇。如果让乡约管钱,这事情绝对办不成的。”

    “至于办学,更简单,没有钱。即便有钱,士绅更多原因让孩子读私塾,读得起书的人不会去读,读不起书的人,更是不会去读。”

    大明赋税征收,是派小吏下面催逼,拿这纳税单子,下去一家一家的问。只是,大明黄册早就不能用了,这里面就给小吏上下其手的权力。而百姓多不识字,很多时候,大明朝廷免了赋税,下面的百姓都不知道。

    让小吏依然征收,中饱私囊。

    而地方官员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又出了一个新规定,那就是不派小吏下去征收,而是在一些地方设柜,张贴告示,让百姓自己来投递。

    因为告示上,都写了谁要交多少,百姓自己来交就好,其中就少了很多情弊。当然,还有小吏在上面上下其手,比如踢斗,就是满满一斗,衙役一脚踹上去,一斗粮食就洒了很多。地面上的粮食就是衙役的,百姓就要自己再加才行。还有用大斗换小斗的。

    总之,各种情弊。

    在周梦臣看来,如果让百姓团结起来,以一个村,或者几个村联合交税。这些衙役就不敢搞什么手脚了?什么,还敢?看看打不死你。

    乡村之中,很多地方都好保持原始的暴力手段。衙役再厉害也不敢惹,比如南方一下村落斗殴,能出好几千人,让知府出面,都没有什么办法。更不要说一些衙役,这些衙役说起来狠,但其实都是纸老虎。真要被数百人一并动手,打死了也就打死。难道县令还要为他出头吗?

    只是周梦臣忘记了。大明奇葩的赋税制度,有一项要百姓长途押运粮食的义务,关中多送粮食到边关,从陆上走要好几百里的。每一次都有可能要人命。

    怎么可能有人想承担这个义务。

    至于关于钱财的事情,周梦臣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差了。

    他心目之中的乡村,是田园牧歌,人情淳朴的。奈何,这真是他想多了。乡村百姓穷得多,富得少吗,就拿关中来说,很多百姓一辈子没有见过银子,因为他们的财产,根本达不到需要使用银子的地步。乡村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每一个人的资源都固定的,很少有新增。为了一点点钱财,真有人能做到得很决绝。

    比如,吃绝户。难道百姓不知道,这其实是很残忍的。知道。一方面是百姓愚昧。另外一方面,就是实在是太穷了。绝户之后,即便不吃,这一家没有男人也未必能活下去。

    同样的道理,一点点钱,都能赔上数条性命。

    真以为胥吏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乡约会有了钱,这些掌管乡约会的人,就会是一些好东西了?

    周梦臣一时无语,但是他依然觉得,应该在乡约上增加一些改变,他说道“师叔,小侄以为万事决于众议,治国当如此,治家也当如此,而乡约更是应该如此。”

    这一点,韩邦奇却是承认的,他有些好奇的说道“贤侄的意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