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谋的行动为何如此之快?按照我的估计,徐州附近的诸侯至少可以拖住楚子谋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解决四周诸侯带来的威胁。”
关中,咸阳城,赳赳老秦收到楚天战胜四方强敌的消息,在惊讶之余,认为自己势力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加快。
他的布局也要更快了。
“我等已经彻底拿下和巩固司隶七郡的右扶风和左冯翊两个郡。文和,董卓已经活得足够长。只有董卓死了,我这个司隶校尉才能接手京兆尹。占领三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伊),再东取弘农郡、三河(河东郡、河内郡、河南尹),坐拥七郡之地,便可以超过徐州楚子谋的六郡国。”
赳赳老秦投靠董卓以后,逐步成为董卓信任的部下。如果不是赳赳老秦年纪较大,董卓甚至会考虑收赳赳老秦为义子。
目前没有多少个诸侯拥有六个郡国或者六个郡国以上的地盘,袁术算一个,还有徐州牧楚子谋。
赳赳老秦企图吞并司隶的七个郡。
如果占领司隶七个郡,或许可以和楚子谋匹敌。司隶七郡,人口不少于楚天占领的徐州再加上一个泰山郡。
这也是他与楚天逐鹿中原的唯一机会。
占领司隶,向西可得陇望蜀,向东可进入关东地区。
在董卓麾下担任军师和校尉的贾诩拜访咸阳城。
重建的咸阳城此时已经是中型城池,毗邻长安城。经过赳赳老秦的治理,咸阳城成为关中仅次于长安城的经济、文化中心。
蒙恬、蒙武、李信等武将正襟危坐,听候他们主公的战略计划。
赳赳老秦开始布武关中,成为关中之主!
“主公,在下已经说服三个关键人物,一旦董卓一死,利用他们,可以控制并州军团和西凉军团。”
贾诩作为董卓的臣子,却称呼赳赳老秦为主公。原因也很简单,在异人将贾诩推荐给董卓之前,贾诩已经认擅长于计谋的赳赳老秦为主公。
贾诩是赳赳老秦很早就安排进董卓势力的一枚棋子。因为贾诩的推动,董卓才会按照进度占领洛阳、认吕布为义子,同时赳赳老秦成为董卓势力的重要人物之一。
“王允和吕布既然都已经同意行事,那么董卓的死期很快就会到来。而我们一旦吞并西凉军团与并州军团,势力将会大涨。”
赳赳老秦对董卓的西凉军团和吕布的并州军团觊觎已久,所以才会精心布局。
“陇西郡那批领主,应该不会给我们添加麻烦他们已经占领陇西郡、金城郡,正在攻打汉阳郡,无力插手长安之事。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除了考虑长安城内的权力斗争,赳赳老秦将他最大的敌人,陇西郡那群权贵,同样考虑进入布局之中。
陇西郡领主们与徐州牧之间有互市条约,是楚天牵制赳赳老秦的重要盟友。
陇西郡领主拥有两个郡,目标是统一凉州,与关中的赳赳老秦是地域上的敌人。
李信疑惑:“董卓麾下有诸多精兵悍将,吕布、郭汜、李傕、张济、牛辅等等,一旦董卓一死,这些武将失控,又当如何?”
赳赳老秦不以为意,看向贾诩:“军师,你且为李将军解释。”
贾诩答道:“此事还要着落在第三个关键人物身上。”
辽西,公孙瓒率领三千白马义从、数万骑兵,与结拜兄弟燕太子汇合,争夺辽西走廊。
幽州疆域辽阔,又有大量优良的产马地,如果有人可以统一幽州,其势力不亚于徐州。
领主里,关外的人口比历史上更多,因为不少领主和玩家选择的出生点是关外,他们建立村庄的同时,带来大量的初始人口。
关外最重要的区域为辽东和辽西走廊,控制这两块地方,便可以控制半个幽州,随时可以入关。
如果占领整个幽州,那么声势可以和历史上的辽国一样,在中原弱小时,辽国甚至拥有压制中原的力量。
燕太子身边跟着狄青、范仲淹二人,率领骑兵与公孙瓒汇合。
公孙瓒麾下有严纲、田楷、单经、邹丹等武将。
因为燕太子曾经击退乌桓部落,帮助公孙瓒解围,因此公孙瓒与之结成结拜兄弟,效仿刘关张。两股辽西的大势力汇合,称霸辽西,乌桓部落不能与之争锋。
仅仅一个公孙瓒,就可以令乌桓部落头疼,更别说还有燕太子的武将狄青、文臣范仲淹。
“我们的敌人是辽东太守明关,他的强大,兄长难以想象。”
燕太子对辽东太守明关非常畏惧,尤其是他得知明关的头号猛将是号称“常十万”的常遇春。
如果给常遇春将十万众,足以横行天下!
普遍认为,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仅次于徐达的第二名将。
公孙瓒不甚在意:“不管对方如何骁勇,面对我的白马义从,都要饮恨!”
“不得不防。此次我已经胁迫数个乌桓部落出兵。我们一共有八万骑兵、三万乌桓骑兵。十一万骑兵,只要调配得当,运用骑兵的机动力,也许可以击败明关。”
燕太子调用尽可能多的兵力,这才有勇气与明关交战。
他与公孙瓒各出四万骑兵,同时迫使被他们打败乌桓部落出兵相助。乌桓骑兵好斗善战,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明关是前所未有的前敌,任何力量都要考虑用上,方可获胜。
公孙瓒安抚自己的结拜兄弟:“我听说明关威震辽东,但这里是辽西,只要他敢前来,一定让他有来无回。等与义弟你击败明关,我们一定要去杀了幽州牧刘虞。到时我是幽州牧,而义弟你将是长史和太守,我们同享富贵。”
“但愿可以击败明关,否则我们都会成为俘虏。”
燕太子有公孙瓒相助,却依旧如履薄冰。
辽东太守明关的领土排名在东汉跌出前五,但领土排名不代表着真实的军事实力。尤其对关外的领主而言,他们可以调用大量的骑兵,比一般的农耕地区领主更加尚武。
蓟县,幽州牧刘虞的治所之所在。
作为一个仁慈的诸侯,刘虞也卷入乱世的征战。他麾下有十万幽州军团,不久前曾经和公孙瓒在右北平郡交战,结果大败而归。
“公孙瓒前去辽西与辽东太守交战?”
幽州牧刘虞听说强敌公孙瓒离开右北平郡,进入辽西走廊,不禁暗中松了一口气。公孙瓒是一员猛将,刘虞无法与之交锋。
刘备出于与公孙瓒的交情,又出于防备袁绍的需要,因此没有介入刘虞与公孙瓒的交战。
从事鲜于辅对刘虞建议:“刘玄德此时正与袁本初在巨鹿广宗县一带交战,那里曾经是张角病亡之地。如果主公趁着两个人交战时挥师南下,可取渤海郡、河间国和中山国,乃至整个冀州。到时主公拥有幽州、冀州两个大州,可以争夺天下。”
刘虞对部下野心勃勃的计划却不感兴趣:“朝廷任命我为幽州牧,我应当保境安民,岂能有二心?”
鲜于辅对于无心争夺天下的刘虞无可奈何。
幽州是一个大州,又有最好的产马地之一,仅仅是目前刘虞麾下的军团便带甲十余万,有争夺天下的资本。但刘虞的性格注定他不会成为一方霸主。
“报,刘玄德遣使前来求援!”
刘虞因为公孙瓒去辽西帮燕太子打仗而放松,刘备派遣异人前来向刘虞请求援军。
“刘玄德和袁本初都是朝廷命官,无论出兵帮助哪一方,都有违仁义。”
刘虞最终决定袖手旁观,难以有作为。
巨鹿郡,刘备势力陷入苦战,袁绍凭借自己的名声,招募大量冀州的人才,武将如云。
冀州被冀州牧袁绍、中山相刘备瓜分。袁绍占据魏郡、赵国、清河国、渤海郡,一共四个郡国。刘备占据常山郡、中山国、河间郡,安平国,同样是四个郡国。
袁绍势力和刘备势力围绕第九个郡国,巨鹿郡进行争夺。
谁可以抢下第九个郡国,便可以多出一个郡国的领地优势。
关羽、张飞奋力鏖战,于敌阵中出没,一骑当千!
猛将史万岁持枪与张飞交手,竟然没有落于下风。
颜良文丑同时统帅兵马夹击关羽。
张郃率领的高阶重步兵“大戟士”冲锋陷阵,猛攻刘备的中军!
鞠义的先登死士重装弩兵齐射,打击刘备侧翼!
刘备麾下的武将数量还是不多,袁绍部下的二三流武将陆续出击,让刘备不堪其扰。
高览率领轻骑兵试图切断刘备的粮道、偷袭刘备后方的营地,被埋伏的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击败,刘备军得以士气上涨。
刘备顽强抵挡袁绍军团的攻势,他得知高览被阿史那社尔击败,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一些。
“高览竟然被刘大耳麾下名不见经传的武将击败,该如何治罪?”
袁绍身边跟着他信任的异人领主赵龙,还有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谋士。
高览战败,令袁绍火冒三丈。本来只要高览破坏刘备在巨鹿郡的粮道,刘备大军军心动摇,则胜负已分。
最令袁绍火大的是高览输给一个无名的武将阿史那社尔。袁绍根本没有听过阿史那社尔这个人。
作为异人领主的赵龙却知道阿史那社尔是归降唐朝的突厥王子,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敢冲锋陷阵,同时擅长使用骑兵,屡立战功,其眼界和能力要胜于高览。高览在使用骑兵上败给阿史那社尔也很正常。
“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武将,他可堪重用。”
赵龙对高览败给阿史那社尔一事,无动于衷,他敢支持袁绍,便有对付刘备的把握。
袁绍已经将颜良、文丑、张郃、鞠义等武将派上战场,听闻赵龙还有大将,立即说道:“赵龙,只要你帮我击败刘大耳,我可以上表你为幽州刺史。”
赵龙对一将说道:“刘备一定难以想到,我们还会派出骑兵前去袭击其粮道。韩擒虎,你统帅骑兵,与高览前去。”
韩擒虎,隋朝猛将,参与灭南朝陈国,结束南北朝乱世。
“末将领命!”
韩擒虎整顿兵马,抢了高览主将的位置,高览只有资格担任副将,他们的目标是切断刘备的粮道。
“楚子谋,你压制了曹操,而我压制刘备但我知道,你才是最大的敌人。”
赵龙面对刘备,还没有感到畏惧。他畏惧的是地盘在不断扩大的徐州牧楚子谋。
所有诸侯都以六个郡国或者更大的领土为目标进行扩张。
汉中郡,领主张道准备大量的农民军和粮车,用以南下攻打巴蜀,将巴蜀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汉中的土地虽然肥沃,但终究只是一个盆地,只有占领巴蜀,才能逐鹿中原。从现在开始,进攻巴蜀,一定要将天府之国拿下来!”
张道早早占领汉中郡,在汉中郡屯田以后,筹备足够的粮草,终于拥有资本讨伐巴蜀。
只要占领汉中和巴蜀,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蜀汉帝国。
大量的农民军被征集,为的是用人命打开进入巴蜀的通道。
长沙郡,转战此地的长沙太守孙坚与荆南其他几个太守产生矛盾,双方大战不止。
庐江太守铜雀在攻打丹阳郡和吴郡这两处江南重地,与江南的领主们开战。
南海太守王德发试图统一交州,然后南下大越国。
豫州汝南郡,袁术的地盘,却活跃着黄巾军残余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
在袁术讨伐徐州时,一个领主趁机占领汝南郡,自称汝南太守,他的部将一枪将龚都刺死,威震汝南、颍川黄巾军!
“袁术已经失败,他不过是冢中枯骨。豫州牧该让位了。”
青州平原郡,第一次国战时,曾经在楚天的第二军团麾下效力的平原郡领主田齐,此时已经是平原相,唤来门客:“一旦赵公子被楚子谋吞并,同样处于青州的平原郡也不能幸免,这是唇亡齿寒的局面。你去通知赵公子,请赵公子前来与我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