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8章 官绅一体(求月票~~)
    但时代的车轮是挡不住的,等到玉米番薯马铃薯今年在一次的丰收,就算李登云再不允许,他家中的佃户怕也未必会再听了。

    放下这个话题。

    朱慈烺询问徐标对匪乱和国家财税的看法。

    见陛下微笑,似乎有认可,对李登云之事也不为意,徐标渐渐放开了,拱手道“陛下,自古都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如今天下无恒产者众多,不说他地,只说这保定府周边的土地,大部分都为大户所有,满城小户的田地,加起来不到三成,更不用说,那些没有田地的人。此等人丰年尚能勉强果腹,一遇荒年就无以为继,流离失所,最终变成乞讨四方的流民。”

    “这些年,西北河北中原等地,夏秋干旱,冬春苦寒,气候异常,灾情不断,朝廷却无力赈济,以至于流民越来越多,很多人因此铤而走险,加入流贼,此正是流贼屡剿不灭,一呼百应,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

    “卿可有解决之道?”朱慈烺望着徐标。

    徐标所说,乃是大明官员的一般见识,倒也没有什么出奇,何况徐标还是总督。

    徐标却不回答,只是看向吴有性。

    吴有性明白,立刻告退。

    等吴有性退出,徐标斟酌了一下,缓缓说道“臣以为,土地兼并,赋税不均,乃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朝廷财税不继的根本原因,也是流贼再起的隐患,因此,要想天下太平,非的解决赋税不均和土地兼并不可。”

    朱慈烺眼睛一亮。

    赋税不均,土地兼并,正是历代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二,朱慈烺清楚知道,私下里,他和蒋德璟堵胤锡也多有讨论,但并没有在朝堂议过,原因就是有点敏感,他暂时还不想触动这根神经,想不到徐标今日却是提出了---徐标身为总督,宦海多年,显然不会是心血来潮,临时提出这两个问题,他既然说了,那就说明他应该有一定的准备,就赋税不均和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否则绝不敢在御前贸然提出。

    徐标继续道“先说土地兼并,我朝的土地兼并,和唐宋却大有不同,唐宋都是实质拥有,大地主大豪强,都实实在在拥有那些土地,因此,朝廷每一次想要治理土地兼并,都如同是割他们的肉,效果甚微,甚至掀起动乱。而我朝不同,我朝并非实质,大部分乃是挂名,就比如李登云前侍郎,他名下有八千多亩的土地,但其中真正归他所有的,不过三成,另外七成,皆是城中佃户挂在他名下的。”

    “哦,为什么挂在他名下?”朱慈烺明知故问。

    “回陛下,自辽东战起,朝廷加征辽饷,其后又征剿匪饷,田赋越发沉重,百姓不堪负荷,因此,很多人就将田地挂在读书人的名下,我朝优待天下读书人,减免税赋,但是李侍郎名下的土地,朝廷都不收赋税。如此,佃户只用向李侍郎缴纳田赋的一半,以为田租,就可以继续播种这些田地。民间管这种做法叫投献。”

    “投献,朕听闻过。”朱慈烺脸色肃然“只是先帝在位时,就已经减免辽饷,去年更是完全废除了辽饷,剿匪饷也早不存在,如此情况下,佃户们还要将田地挂名在王侍郎之类人的名下吗?”

    “这正是臣要说的。”徐标拱手“将自己田地,挂在读书人名下,成祖皇帝时就有了,神宗皇帝时越发泛滥,现在朝廷虽然废除了辽饷和剿匪饷,田赋基本回到了合理,但徭役依然沉重。人都是逐利的,自从朝廷减免废除辽饷之后,李侍郎也将田租减免了一些,如此一来,向李侍郎交租,还是比向朝廷交赋合适,因此,他家的佃户,一个也没有少。”

    朱慈烺脸色沉沉,心说李登云这个老顽固,朝堂之上说的大力凛然,想不到收起钱粮来,却是一套一套的。

    徐标提高声音“六千多亩的田地,原本都应该向朝廷交税的,但因为这些佃户将土地挂到了李侍郎的名下,结果他们只用向李侍郎交租,但李侍郎却不用向朝廷交税,朝廷白白损失了一大笔税银,而天下之大,又有多少李侍郎?”

    “此正是赋税不均、朝廷财税不继的一大原因啊。”

    徐标说的沉重,朱慈烺对他也越发敬重----徐标也是读书人的一员,同样享受减免税赋的待遇,而且他并不是自己的宠臣,第一次见面,就能出卖自己的“阶级”,直接指出其间的弊端,不能不令人敬重。

    “卿因为,该如何因应?”朱慈烺深深望着徐标。

    徐标抬头“臣以为,时至今日,严厉稽查、打击假卖假买,将自己田地,挂在官绅名下的行为,怕已经是不济事了,即便朝廷有圣旨,这些人也会有办法应对,最终无果而终。因此,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如何抽?”

    “陛下,我太祖高皇帝,明定了对读书人的优免之策,但其时优免不一,看人而定,没有固定的制度,世宗皇帝以后,士绅的优免幅度越来越大,免税的田亩,也越来越多。有鉴于此,神宗三十八年,朝廷出台《优免新例》,做出明确规定,京官一品优免一万亩,二品八千,以下递减,未仕进士优免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优免八十亩……”

    朱慈烺脸色凝重。

    这些情况他当然知道的,更知道在实际执行中,各地对官绅的优免,已经远远超过了万历三十八年指定的《优免新例》,很多举人优免的田地,都超过了三千亩。前年到去年的追缴逮赋的过程中,揪出了一大批官绅勾结,私自减免,想方设法,偷税漏税的案例,只可惜当时是周延儒为首辅,这些人最后大部分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朱慈烺虽然知道,但也无可奈何,去年继位之后,他责问周延儒和刑部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缴逮赋查出来的那些窝案,继而进行了追究。

    从那时起,各地官绅扩大优免,蔚然成风,偷税避税的习惯,才渐渐收敛。

    但顽疾犹在。

    “臣以为,《优免新例》的额度太过庞大,已然是违背了太祖高皇帝的本意,以至于到处都是像李侍郎这样坐收租金、却不配合朝廷政策、不愿种植玉米的的官绅。国弱民穷,国家财税越收越少,他们却趁机兼并土地,越来越富,要想彻底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就就是废除《优免新例》!”徐标道。

    朱慈烺深深望着徐标,一字一句“废除《优免新例》,那官绅又如何优免?”

    “不再优免。天下官民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有多少田,就纳多少粮,当多少差。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无田者不纳,如此,赋税不均、土地兼并的两难自解!”

    虽然已经有所预料,但听徐标说完,朱慈烺眼中还是露出了惊异之色,难道徐标也是一个穿越之士,不然何以能如此大胆,居然敢直接提出官民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个几乎是解决了农业社会,千年税赋难题,但现在却难以推行的政策?

    朱慈烺盯着徐标。

    但徐标却已经拜伏在地了。

    朱慈烺望着他,缓缓问“如果朕没有记错,你是天启乙丑年(1625年)的进士,对吗?”

    “是。”

    “你也是官绅,也享受着官绅优免的待遇。”

    “臣是官绅,但更是大明的臣子,攸关大明兴亡,臣不敢有私心。”

    “你是山东临清人,你家中多少田?”

    “薄田八百亩。”

    “你知道不知道,你提这样的谏言,会被天下官绅恨死?”

    “臣知道,但臣并不惧,臣只所以没有直接上疏,要是要面谏。担心并不是他们的攻讦,而是消息泄露,为陛下平定内外,增添烦恼。”徐标道。

    朱慈烺点下头,心中无比喜悦,那种喜悦,就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之中,终于碰到了一个同路人--想不到在堵胤锡之外,居然还有人能理解,而且不用他提点,就能悟出官民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之策。

    心中喜悦,但朱慈烺脸上却依然冰冷,他冷冷道“你知道就好,今日的话,到此为止,不要再说了。本朝虽然不是宋朝,和士大夫垂拱而治,但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我大明即优待天下读书人,减免税赋,到今日已成惯例,如今却要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不说天下的读书人,就是朝中的官员,就是不会同意的。此议一旦提出,必然是天下哗然,群情鼎沸,你必然成为官绅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即便是朕,怕也是保不了你!”

    像是早有预料,对隆武帝的话,徐标一点都不意外,他叩首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还有一句话。”

    “说。”

    徐标抬起头“陛下乃天子,奉天承运,但是陛下心志坚定,乾纲独断,官绅优免,又是不平不义之事,朝臣何能阻挡?但是陛下同意,臣愿在保定先行试行!”

    朱慈烺望着他,脸色冰冷,但心中的欢喜却越来越多,就大明王朝来说,政策的制定,其实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执行,身为皇帝,即便执拗如嘉靖万历,和文官们斗了一辈子,临了临了才发现,他们其实还是输给了文官,虽然他们有生杀的大权,可以将一个又一个的文官送入大狱,但文官是无穷无尽的,在道义的大旗之下,文官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对皇帝的命令进行推诿和

    反驳。

    所以,和摊丁入亩相比,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更为困难,在朱慈烺的谋划里,是要摆在最后的,想不到今日被徐标提出来了。

    “下去吧。”

    朱慈烺闭上眼睛。

    马车停了。

    徐标三个叩拜,然后下车。

    等他走了,朱慈烺睁开眼睛,转向田守信“立刻派军情司和锦衣卫调查,朕要知道,徐标所有的过往,以及他平素喜欢和什么人往来?”

    “是。”

    田守信领命,出了车厢,唤过于海吩咐,于海急急去传令。

    车厢里,朱慈烺静静沉思,徐标的话,仿佛还在他耳边萦绕……他隐隐知道,徐标今日你敢如此说,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殿试之时,对学子们的那一番话,已经明发天下。但是有些见识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他除弊革新、急于振作朝廷财税的殷切之心。

    保定距离京师最近,是最先看到明诏的,徐标从中读出他的心意,并愿意响应,这令他欣慰。

    如果朝中多一些徐标,有些事,或许就不用等那么久了。

    “陛下,保定府到了。”

    田守信报。

    朱慈烺掀起车帘向往观望,发现保定虽然是一府之地,但街道却非常萧索,行人极少,街道两边的店铺也都是灰暗,心知这个京师南面的大城,还远远没有从连续数年的灾情和疫情之中恢复,保定府如此,周边的州县就更不用说了,京畿河北地区,要想恢复过往的繁华,怕需要数年的时间。

    入夜,朱慈烺就宿在保定原宁王府。

    ……

    襄阳。

    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和蒙古对峙时,曾经在这里争战几十年,蒙古一直不得入,其间,襄阳俨然就是南宋的生死门,后来,襄阳陷落,南宋就再也难以抵抗蒙古人的铁骑了。

    今时虽然不比南宋,但襄阳南下可达江汉平原,东面可接随州和汉口,西进可达关中和长安,北上可抵洛阳和中原的地理位置却并没有改变,因此,但是左梦庚在襄阳作乱,不论杀向河南,还是杀向陕西,都足以在现在的乱局中,再添上一把熊熊大火。

    但乱与不乱,左梦庚一直都在犹豫。

    去年,他中了骆养性的诡计,在蒲圻袭杀太子,加上在这之前,他就犯了误军的大罪,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太子也就是现在的隆武帝绝不会放过他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只要他放开兵权,变成孤家寡人,隆武帝的屠刀就会落到他的脑袋上!

    每想到此,他就无比的恐惧,也因此,他就更加无比的想要紧握手中的兵权。

    但是兵在,隆武帝就绝不敢动他……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