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怡本来就是项目合作组的乙方组长,在甲方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她有权代表整个项目组对外开展活动,再加上获奖项目是以昌达集团的名义申报的奖项,除了乙方管理人员主动放弃了在成果上署名,童伟建议由叶佳怡代表双方出席颁奖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要跟记者互动,叶佳怡同意跟童伟的试验团队出席颁奖会,但没想到童伟建议她干脆作为这次活动的全权代表,让叶佳怡代他们上台领奖,叶佳怡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奖是颁给你们的,我们当初决定放弃成果署名权,就是为了不跟你们参合这种事,我认为最好还是你们亲自登台领奖。”
既然关云天和叶佳怡把成果署名权都放弃了,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这种荣誉,让叶佳怡全权代表双方出席颁奖会,并上台领奖,童伟觉得这要求有点过分,他收回了自己的建议。
省级政府的年度科技成果颁奖会,在科技会堂隆重举行,颁奖会颁发了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一等奖空缺,还颁发了十多项单项奖,童伟和他的助手上台领取了科技进步二等奖。
颁奖结束后,主办方在会场组织了一场新闻见面会,邀请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获奖单位,跟省城的新闻媒体见面,叶佳怡作为获奖单位的代表,跟第一获奖人童伟一起出席记者会。
一场精彩互动即将开始!
主持人刚说完开场白,台下一位四十多岁,看上去颇有资历的记者第一个提问:“我是省报‘科技与工业栏目’的记者,从历年评出的奖项和今年的获奖情况看,年度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单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类国营企业,即使曾经有那么几家民营企业获奖,获得的也是单项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天获奖的昌达集团,是第一家获得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民营企业。我的问题是,作为民营企业,你们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是出于何种目的?”
“这个问题,请昌达集团的代表回答。”主持人道。
虽然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省级媒体的记者,但以叶佳怡的经历,她见过的场面,恐怕好多记者也未必见过。高中三年的学生会主席,还有在杜克大学读mba期间,那些几乎每堂课都有的课堂讨论或辩论,早已将她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的炉火纯青。
叶佳怡调整了麦克风的位置,然后说道:“民营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甚至能否获奖对我们都不重要。不管企业所有制形式如何,即使目前企业状况再好,企业再有钱,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也只是个暴发户,这样的状况是难以持续的,更谈不上企业实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企业就是逆水行舟,今天市场还好的产品,一觉醒来,明天就不知道面对多么严酷的环境。”
“按照你这意思,企业有了技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储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体制内的企业我不了解,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任何时候都没有高枕无忧的权利,除非企业不想继续经营下去了。不过如果有了自己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储备,面对明天的严酷环境,起码可以做到从容应对,不至于惶恐不安。”
“看来,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完全是自发的,你们有没有寻求政策支持的愿望呢?”省报记者继续问道。
“民营企业科研投入的目的,决定了他的动机,实际上,大多数民营企业对政策并不了解,当知道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后,我们当然愿意寻求政策支持。”
“据我们了解,个别民营企业编造虚假项目,骗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扶持经费,请问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不愧是省报记者,提的问题相当尖锐。
“记者先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不太适合我来回答,但是,既然当面提出来了,权且当做探讨吧。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我们在基层也听说过,但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三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出现这种情况,属于监管不力,职能机构篱笆扎的不紧不密,让那些人有空子可钻;第二,企业经营者本身没安好心,不像个干企业的样子,利用关系采用非法手段糊弄一笔钱,根本就没想做什么技术开发;第三,绝大多数大企业不会干那样的事,那种一锤子买卖,会坏了企业的名声。”
叶佳怡的回答,赢得了几位记者的掌声。
“这位老总,我是‘全省经济周刊’的记者,你们昌达集团是闻名全省的民营企业,这一点我早有耳闻,好几次我想去昌达集团采访,都被你们企业的公关部门婉拒了,而且在媒体上很难见到昌达集团的新闻,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叶佳怡莞尔一笑,“包括我们当地媒体宣传部门也有这样的疑问,其实没有什么原因,主要跟昌达集团董事长的性格有关,因为我们的董事长是个非常低调的人。说实话,包括他自己,昌达集团对当地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但无论做了什么,他总是拒绝对他个人和企业进行宣传报道,还有多项社会荣誉,都被他拒绝了。”
“你们这位董事长真够低调,社会上好多企业老板不把精力放在经营管理上,企业做的一塌糊涂,搞歪门邪道却很有一套,他们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章上有名,千方百计沽名钓誉,给自己弄了一大串头衔。”
“嗨,人各有志,我们的关总认为,他本来就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是历史给了他做企业的机遇,没想到他对经营管理这一行还有些兴趣,便决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名利就看得很淡了。”叶佳怡侃侃而谈。
“好一个人各有志!可惜,这样的企业家太少了!在我了解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中,无论哪种所有制企业,这样的老板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提问记者感叹道。
“如果有机会,请你去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司跟他当面聊聊,我们的董事长是个有故事的人。”叶佳怡道。
“我倒是希望有这样的机会,只不过你们的董事长有再多的故事,他那么低调,我怕他不愿跟我见面呀!”
“哈哈哈......”
“这位老总,我是省广播电台的记者,你们的成果获得了今年的科技进步二等奖,请问昌达集团今后打算如何利用这项成果发展自己的企业?”
这场见面会,记者们把焦点集中在了企业上,毕竟昌达集团这家闻名全省的民营企业,外界一直对其知之甚少,今天终于逮着机会,媒体记者们总算可以撩开她的神秘面纱,一观究竟。
“毫无疑问,企业开发的科研项目,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企业发展服务,高能蓄电池这种储能装置,在新能源日益普及的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昌达集团打算将其产业化。但是,大家从获奖项目情况简介中也许已经知道,我们这个项目是工业化试验成果,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继续完善工业化试验条件,为将来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叶佳怡道。
“当初决定开发这项技术,你们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也就是说怎么想到开发这方面的技术?”
“昌达集团由于自身需要,以前曾经配套有自备发电厂,几年前因为环保政策的要求,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关闭了自备电厂,集团公司决定脱离传统产业,在进行产业升级过程中,我们决定进入高端制造业,在已经考察实施的几个项目中,跟新能源有关的项目,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某个时间节点,我们的童博士正好推荐了高能蓄电池这个项目,经过考察调研,最终决定跟新材料研究院合作开发这一项目。”
“如今,工业化试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来进行工业化生产也是必然,请问昌达集团对这个项目有没有长远目标或最终期待?”
“从已经取得的工业化试验成果来看,电池的各项性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今后努力的目标,当然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技术方面的期待。至于工业化规模,我们的第一个市场目标,是成为乘胜汽车公司电动车项目的唯一动力配套系统,一旦这个目标得以实现,就能在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名列前茅,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有开拓其他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拓宽高能蓄电池应用领域的计划。”叶佳怡道。
“刚才叶总谈到你们的产品要成为乘胜汽车公司电动车项目的唯一动力配套系统,都知道那是个不小的市场,难道没有企业跟你们竞争吗?”这些记者,见惯了社会上那些自吹自擂,王婆卖瓜的老板,他们的怀疑可以理解。
叶佳怡点了点头,“市场经济,哪有不存在竞争的市场?何况还是那么大的一个市场。实不相瞒,目前跟昌达集团的产品同时进行实测的高能蓄电池,就有四五种品牌。”
(本章完)